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心脑血管相关

瓣膜性心内膜炎患者从手术治疗中获益最大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6年02月23日国际循环6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经药物治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死亡率高于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然而,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药物治疗患者的病......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02月23日 国际循环 6 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经药物治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患者的死亡率高于经手术治疗的患者。

然而,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药物治疗患者的病情比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倾向,较年轻的有中度至重度病情或没有全身并发症的患者经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

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并不很常见,但它是心脏瓣膜置换的严重并发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疾病的患者发生死亡和并发症的危险特别高。

在迄今为止对该疾病最大规模的单中心研究中,Muhammad Sohail(美国明尼苏达Mayo医学院)及其同事调查了5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的院内死亡率。

总的来说,其中经药物治疗的23例患者中有48%死亡,而经手术干预治疗的32例患者中有28%死亡,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

在年龄为50岁或50岁以下的经药物治疗的患者没有出现死亡,7例病情严重的患者中只有1例死亡,病情严重是指他们在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评分系统中处于IV级。

所有4例经药物治疗的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死亡,有心脏并发症的患者的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但是还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该研究组指出,接受药物治疗患者的年龄比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大(66 vs 55岁),他们的病情也更严重,病变至少累及一个瓣膜的比例较高(31% vs 69%),所有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上报告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指出:“在我们的分析中,与经手术治疗的患者相比,经药物治疗的人群中不成比例地纳入了这些患者,使得该组的总死亡率升高。”

他们接着说:“对于年龄在50以下的患者亚组,他们的ASA分级为III级,没有心脏、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它全身的并发症,他们经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 2006-2-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