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心脑血管相关

电脉冲刺激治疗中风的研究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6年03月31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7美国俄勒冈州健康与科技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控制运动功能的大脑区域施以微小电脉冲刺激,可以使得嵌合性中风患者的受损手臂重新恢复部分功......

点击显示 收起

2006年03月31日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7 美国俄勒冈州健康与科技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控制运动功能的大脑区域施以微小电脉冲刺激,可以使得嵌合性中风患者的受损手臂重新恢复部分功能。但是,医生们认为,联合运用脑皮层刺激疗法与高强度恢复疗法,将是逆转损伤、治疗中风的主要手段。

“对于中风,这是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所见过的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神经学副教授与俄勒冈州中风中心副主任Lutsep说。在一项检测脑皮层刺激疗法安全性的研究中,Lutsep与其同事共同研究发现,中风患者在接受电脉冲刺激疗法之后,手部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测试功能获得显著改善,这些都比单独接受恢复疗法的患者效果要好。”

“每位患者的病情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因为甚至对于接受些许恢复治疗的患者都观察到病情有所缓解,”Lutsep说,“但研究资料表明,接受脉冲刺激疗法的患者,其病情改善的更明显。”

这项研究发表在3月《神经外科学》杂志上。同Lutsep一起的其它研究人员包括,WAYNE州立大学的Jeffrey,底特律亚利桑那大学的MartinWeinand以及加州大学的StevenC.Cramer。

嵌合中风发生于血管被血凝阻塞,从而阻断了携氧血流进入大脑,结果导致半侧肢体严重瘫痪,即偏身轻瘫。这是一种典型的运用恢复疗法治疗的病症。据美国中风协会报道,每年七十万的中风患者中有88%的是属于嵌合性中风。

在脑皮层脉冲刺激疗法中,外部脉冲发生器,形同心脏起搏器装置,通过线路将低电流传至安放在硬脑膜顶部的电极上,并用纤维膜敷覆于脑部。电极放置于控制手部功能的脑运动皮层。外科医生首先运用脑部探测技术譬如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探测刺激区位,然后去除直径4cm的脑壳以接近硬脑膜。该技术与治疗帕金森症中的脑区深部刺激疗法(DBS)相似,DBS是对放置在脑内部的两根电极施以电脉冲,用以阻断导致运动功能丧失的信号通路。Lutsep强调,除了不能深入大脑深部之外,该技术很像DBS,但脑皮层刺激疗法被认为是更为安全和创伤更小的治疗手段,但另一方面,它仍然需要介入大脑内部放置电极。

共有8名年龄在33-74岁的患者参与并完成了此项神经外科研究,每位患者都伴有中风所致运动功能缺损病症,且病程都至少持续了4月之久。8位患者随机分为2组:积极治疗组,接受脑皮层刺激疗法并辅以3周恢复疗法;另一组为对照组,单独接受恢复疗法。对于前者,刺激疗法装置只在恢复阶段开启。

研究发现,第一组患者病情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在接下来的3周治疗阶段一直到第4周的随访评估阶段其病情持续得到改善;而且积极治疗组患者在第16周的研究当中,病情仍有所改观。相比较而言,对照组患者在前2周的研究当中其病情改善程度有限,且随时间减低。

研究人员相信,脑皮层受刺激后,将诱导神经元发生重新分布交联形成神经网络以应付中风所致的损伤。塑造和恢复疗法进一步促进这一重新交联过程。Lustep认为其中的原理是机体自身诱导大脑的可塑特性,这种可塑特性一旦被激活,就可以撤去外部刺激装置了。其中一名参与者juneWallace是来自波特兰的77岁中风患者,她认为这种刺激疗法有助于她右臂运动功能的恢复。自从2002年5月患上中风后,juneWallace的右臂就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参与该项研究之前,我曾尝试了常规的恢复疗法,在此期间我尝试着将身体右边的物件移到左边来,你知道我的右半侧身体在这方面表现非常的差劲。”June回忆道,“自从参加这项研究之后,我可以非常棒地做著身边每件事情了。这种变化并不是瞬间发生的,但它就是这样发生了,就如同有一天你看到,喔!我真的那样做了,就这样!”

OHSU是本国16个参与名叫EVEREST随访研究的机构之一。这项研究将调查一大群中风患者(172位)用以确定以上神经外科研究中提到的脑皮层刺激疗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EVEREST试验关注的是年龄在21岁或更年长的群体。该群体在诊断时至少已有4个月的嵌合中风病史并伴与一侧手臂瘫痪体征。
作者: 2006-3-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