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眼科

研究报告称基因疗法有望“照亮”先天性黑蒙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2008年05月09日中国医学论坛报莱伯先天性黑蒙(LC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视网膜营养不良中最严重的一类,通常在婴儿出生起即有视力障碍。近日,美国和英国的学者分别报告,通过基因疗法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NEngl......

点击显示 收起

2008年05月0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莱伯先天性黑蒙(LCA)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视网膜营养不良中最严重的一类,通常在婴儿出生起即有视力障碍。近日,美国和英国的学者分别报告,通过基因疗法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N Engl J Med 2008年4月27日在线发表)。

  LCA:基因突变导致的视网膜营养不良

  LCA是由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导致的视网膜营养不良,可导致视网膜变性、视力受损。其中,包括RPE65在内的一系列基因突变可导致LCA患者从出生起视力受损,在30年内完全失明。LCA2即与RPE65基因突变有关。目前尚无治疗LCA的有效方法。

  RPE65名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基因,编码视网膜色素上皮中一个分子量为65 kDa的重要蛋白质,参与视黄醛等物质循环、视色素视紫红质再生等关键步骤。人若缺乏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则11-顺式视黄醛缺失,视杆细胞对光照刺激将不起反应。视锥细胞功能不依赖RPE65编码的蛋白质,因此部分LCA患者在儿童时期会存有一些通过视锥细胞维持的视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锥细胞变性,最终这部分视觉功能也会丧失。

  治疗LCA的基因疗法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Bainbridge等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aguire等近日同时报告,用包含RPE65互补DNA(cDNA)的重组腺病毒伴随病毒(AAV)载体对LCA患者进行视网膜下注射,能够改善部分患者的视功能。

  此前有动物研究显示,以重组AAV作为载体,将包含人RPE65编码序列和启动子区域序列的cDNA片段导入,从视网膜下注射入天然模型动物瑞典布里犬(Swedish Briard dog,该种犬有天然RPE65突变),可以改善该动物的视功能(Genomics 1999, 57: 57)。

  Bainbridge等的研究纳入了3例因RPE65突变导致早发性严重视网膜营养不良的患者,年龄17~23岁,接受治疗眼的视敏度均低于20/120。研究者给患者视网膜下注射携带RPE65 cDNA的AAV载体,观察治疗后第2、4、6个月时的效果。结果发现,没有患者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所有患者的视敏度和外周视野均没有显著的临床改善。通过视网膜电图没有检测到视网膜反应。只有1例接受注射后12个月的患者,在微视野仪和暗适应视野仪下显示出视功能显著改善。在主观视觉动感测试上,该患者也显示出了改善。

  Maguire等为3例年龄在19~26岁之间的LCA2患者注射了携带RPE65 cDNA的AAV载体,观察注射后5个月的疗效。

  结果显示,每例患者都在主观视敏度检测中显示出了视网膜功能改善。瞳孔光反射测试显示,治疗后患者对光刺激的反应加强。有1例患者发生了无症状的黄斑裂孔,被认定属于不良事件,但该患者视网膜功能仍得到部分恢复。

  该疗法有待更多研究验证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Miller医师在述评中提到,目前已经发现7种基因突变与LCA有关,其中RPE65基因与6%的LCA有关。在动物实验中,单次注射携带RPE65的AAV可以改善视功能,效果可持续8年。此次两组研究者均采用了这样的基因疗法,但是视敏度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改善并不一致。Miller认为,视敏度的检测本身比较主观,因此这样的不一致并没有实际意义。另外,Maguire等还检查了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这是一个衡量视网膜功能的客观指标,对于考察所用方法的疗效更有意义。有1例患者出现了黄斑裂孔,虽然没有临床意义,但有待更深入的研究(N Engl J Med 2008年4月29日在线发表)。

  两组研究者和Miller均认为,该基因疗法治疗上述LCA患者在短期内比较安全,也有一定效果,但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更长时间的随访。注射更大剂量的AVV是否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并发症、视网膜未完全变性的年轻患者接受该疗法能否获得更好的效果、是否能发现效果更理想的基因载体或基因片段等,都是有待解答的问题。
作者: 2008-5-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