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眼科

盲人“看”世界不再是空想

来源:新闻晚报
摘要:这是近年来突然爆发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这些研究的目标都是让盲人视物。”科学家们称,他们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计划,要让盲人能读书,写字和识别面孔。我们已经让很多盲人自己走路了。...

点击显示 收起

  芭芭拉·坎贝尔在青少年时期就因罹患眼疾开始逐渐失去视力,到了近40岁时,她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如今,凭借一台发声电脑和一根具有纽约市导航系统的拐杖,56岁的坎贝尔居然拿看以“看”到一些东西了。这让她激动得发抖。这是近年来突然爆发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这些研究的目标都是让盲人视物。  



  人工视网膜初见成效  



  坎贝尔参加的是一项已经进行了3年的项目。参加该项目的病人共有37人,除了来自美国的,还有墨西哥和欧洲。  



  病人们在眼睛内植入了人工视网膜,戴上安装了微型摄像机的眼镜,并在腰上栓上了视频处理器。摄像机摄取的影像通过视频处理器就会被解码成一系列光影点,通过人工视网膜上的电极转化成物体的轮廓和亮度等信号,并转化成脉冲通过视神经元传递给大脑。  



  目前,坎贝尔已经能够分辨出哪里是厨房的炉子,自己的眼镜放在哪里,以及电脑屏幕是否开着。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部分病人将能凭借“眼睛”区分出盘子和杯子,草坪和人行道,窗户和房门,甚至还能分辨出袜子的颜色是白色还是黑色,字母的大小等等。尽管无法看清别人的相貌,但能  “看到”他们所处的位置。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林达·墨福特现年65岁,已经失明12年了。但是现在她已经可以投篮了,还能追着9个孙子孙女到处跑。去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她也能准确地知道牧师在哪里。  



  项目负责人之一安德鲁·P·马里亚尼说:“对那些完全失明的人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能恢复部门‘视力’了。  ”  



  科学家们称,他们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计划,要让盲人能读书,写字和识别面孔。遗传学、脑科学、和生物学等各个领域]的进步已经让以前遥不可及的目标——恢复视力——变得可行。  



  美国抗盲基金会专家蒂莫西·J·舍恩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家和医学家都很保守。但有时候,他们也需要走出实验室,看看在病人身上进行的临床实验,那里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我们已经让很多盲人自己走路了。  ”  



  多个领域成果爆发  



  根据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透露,全美已经有330万人眼睛失明,或是视力退化得用眼镜、药物和手术都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一数字在未来30年内还可能翻一番。  



  在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进行视觉神经研究的迈克尔·D·奥博多佛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眼科将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  



  奥博多佛说,跨领域的合作研究很重要,因为不同的技术可以应对不同原因导致的失明。例如,基因疗法可以为一些先天失明的人改善视力;干细胞研究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被视为是最有前景的方向;还有移植感光蛋白和视网膜等研究,也都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此外,还有研究者在猴子的脑部植入芯片,看他们能否直接刺激视大脑视觉皮质区,从而最终实现让失去眼功能的人看到东西。  



  最近,年届六十的莎朗·凯·桑顿在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医生的帮助下重见光明了。她是患了一种皮肤病失明的。医生们取下了他的犬齿,把它当人工眼角膜支架,一起植入她眼内。这是骨齿人工角膜手术第一次在美国实施。外科医生维克多·佩雷斯说,这种技术可以帮助那些因化学物质或击打造成眼角膜受损的病人。  



  还有些技术是帮助延缓失明的。例如,在眼睛内植入一颗会释放一些酶的胶囊,从而延缓感光蛋白的衰变。还有一种名为“BrainPort”的装置,它的外形像一副太阳镜,经由细细的电线同一个  “棒棒糖”式的塑料装置连接,通过微型摄像机拍摄图像,然后将图像信息转换为舌头可感觉到的电脉冲,不断刺激舌头表面的神经,并将这种刺激传输到大脑。大脑就可以将这些刺痛感转化为图像。坎贝尔的人工视网膜利用的是相似的原理,不过,它还多了一个感知光线的功能,也不需要刺激舌头。
作者: 2009-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