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临床快报肿瘤相关

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单链双特异性抗体体外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www.medcyber.com
摘要:com)5月22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了解抗人卵巢癌-抗人CD3(BHL—I)单链双特异性抗体(scBsAb)体外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靶细胞SKOV3的细胞毒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r)法检测BHL-I体外介导PBL对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HL—I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过程......

点击显示 收起

2008年05月22日 《中华肿瘤杂志》-2008年30卷1期 -8-11页 医学空间(MEDcyber.com)5月22日消息,该项研究目的是了解抗人卵巢癌-抗人CD3(BHL—I)单链双特异性抗体(scBsAb)体外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靶细胞SKOV3的细胞毒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r)法检测BHL-I体外介导PBL对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HL—I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过程中效应细胞PBL对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GrB)mRNA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肿瘤坏死因子-α(hTNF—α)和人干扰素-γ(h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BHL-I体外介导PBL对SKOV3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显著高于对MCF-7细胞的作用(P〈0.01),并且在效靶比为12.5:1、作用时间为36h、BHL-I浓度为25μg/ml时,PBL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最为显著;BHL—I体外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中,PBL表达perforin、GrBmRNA及混合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TNF—α和hIFN-γ的含量均显著升高,并且白介素2(IL-2)的存在有利于这些因子的表达。由此得出结论BHL—I介导PBL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并且IL-2能增强BHL—I介导PBL的细胞毒作用。
作者: 2008-5-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