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天下奇闻

记者亲身体验做性家教 被学生误解为提供性服务

来源:news.sina.com.cn
摘要:◎文/本报记者陈万颖徐英蒋文娟本报实习记者/张卫华-没有性困惑还是不愿敞开心扉-性家教能否因材施教-“有需求不等于有市场”——性家教是“怪胎”吗-太阳有点刺眼,牌子还在报纸里包着,真到临头,大家还欠点勇气。-“性家教。但是,“性家教”一词却因此映入了人们眼帘。那么究竟何为性家教。...

点击显示 收起

  ◎文/本报记者 陈万颖 徐英 蒋文娟 本报实习记者/张卫华

  -没有性困惑还是不愿敞开心扉

  -性家教能否因材施教

  -“有需求不等于有市场”——性家教是“怪胎”吗

  -太阳有点刺眼,牌子还在报纸里包着,真到临头,大家还欠点勇气。同伴问小张:“是不是有些手软?”小张说:“怎么会手软?那就确定在这儿举牌了。”

  -“条纹衫”脸上带着耐人寻味的笑:“你们能教它吗?”他手指着地上那条狗,“你们不是有本事吗?那把它教会啊!”语气和神态充满挑衅。“不好意思,我们只教人类。”我们尽量让语气平和。

  -“性家教?不认识怎么信任他?”少年说出自己的顾虑:“再说了,他说的也不一定对啊。”

  近日,网络上出现一则自称江西师范大学大三中文系女生发的帖子,希望能“在暑假从事小孩子性教育工作”。帖子发出后,一直没有人预订她的服务。随后,其他网站也出现了类似的帖子。但没有多少人对这种行为叫好。但是,“性家教”一词却因此映入了人们眼帘。

  据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开设的“青苹果热线”提供的数据显示:孩子了解性知识,80%是通过网络和书籍,11%是通过同伴,而通过父母了解性知识的加起来只占4%。也就是说,中国孩子对性知识的学习基本上是自学成才,这其中所要承担的风险不言而喻。那么究竟何为性家教?性家教是否就是指登门给孩子讲性知识?是不是只要是过来人或懂点生理常识的人都可以从事性家教?它与学校的生理课有何不同?性家教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学校的性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成人、青年、儿童是否已经做好了接受性家教的准备?中国的性家教市场到底有多大?

  面对这种种疑惑,面对这一新兴却前途未卜的职业,本报记者试图通过自身的体验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尝试——求职、游说、上课、验证——构成了本次体验新闻的四部曲……

  为了测试不同的效果,除摄影记者外,本报四位记者分成两组,其中,A组两人均为未婚女性,B组一人为未婚男性,一人为已婚女性。整个体验过程中,记者们初步体会到了身为性教育工作者在中国的尴尬,而无论是挑衅者滋事,还是大多数家长的表面支持,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庞大的客户群始终没有露出水面,中国的性教育市场更多的还处在“就是问问”的阶段……

  - 记者努力说服家长未果

  <<<本报记者体验性家教之求职篇

  主动出击与守株待兔各占胜场

  性家教行动A组

  搭话者都不是目标客户

  6月23日上午10点半,A组选定了第一个站街(体验)地点:清华美院附中(以下简称“附中”)门口。虽然我们都面带微笑,心里却希望有东西能挡住脸,一人戴上帽子,一人戴上墨镜。

  十五分钟过后,我们开始举着牌子左顾右盼,甚至与投向我们的目光直接对视。

  据不完全统计,这45分钟内约有50人看到我们,表现分为三种:

  面无表情地瞟一眼。多为35-55岁的中老年妇女。这等于给我们的努力判了死刑。

  二是小声笑还回头看。多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

  10点45分左右,三位身穿校服的中学生在离我们不到20米处商量着是否要进附中。男生先看到了我们,笑着悄悄和女生们说,两位女生抬头看了一眼,也低头笑着但不敢走近。最终他们也没进附中的门。是因为我们的原因吗?也许吧!

  两位身穿“奔腾音响”广告衫的男子,约30岁左右,看到我们的牌子后也开始笑,走出3米又回头看,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所见,还要确认一下似的。

  三是主动搭话者,只有寥寥3人。但搭话的却不是“目标客户”。

  第一位是附中的赵老师。“你们这个做法很好,有需要可以找我帮忙。”赵老师临走还鼓励我们。

  在附中斜对面的小学门口,戴着墨镜,身着浅蓝套装的年轻母亲在我们面前停下,虽然她的孩子才小学二年级,暂时没有这方面需求,但她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教育节目都说要提早告诉孩子这方面知识,但是孩子还小,正是爱卖弄的阶段,要是他到处去说,人家会怎么看他?他会不会被孤立?”

  一位50岁左右,头发花白的中年妇女迈着小碎步过来问怎么回事,当记者介绍完我们的家教内容之后,她笑着说“哦,那跟我无关,我家姑娘都23岁了。”随后记者问她,能看懂“青春期家教”是什么意思吗?她撂下一句“都知道是教什么。”就急速走开了,我们甚至来不及问她究竟是怎样理解的。

  无聊男子要记者给小狗传授性知识

  午休后我们在15点15分继续开工。15点23分,一位身穿条纹汗衫,身高不到165厘米的男人牵着一条很像棉花糖的狗走过。“条纹衫”第三次从我们面前过时脸上带着耐人寻味的笑问我们“你们能教它吗?”他手指着地上那条“棉花糖”,“你们不是有本事吗?那把它教会啊!”语气和神态充满挑衅。

  “不好意思,我们只教人类。”我们压制着火气,尽量让语气平和。

  “条纹衫”“哼”了一声,走了。

  这是我们体验中遭遇的唯一一次人身攻击。

  小女孩看到牌子尖叫跑开

  16点半放学高峰。

  两个背着画板的男生骑车经过,其中一人叫另一人看,后一位男生说了一句“有毛病嘛!”后面的话被风吹走了,没听清。

  一位带着头箍,将近175厘米,精瘦的男生绕着我们走了两圈,先是没什么表情,后来在旁边等同学都出来了,开始用动作示意他们看。接着一堆骑在车上的男孩子发出哈哈大笑,不知是谁还喊了一声:“×××,你最需要啦……”之后又笑作一团。

  三个看起来才初中的女孩子从我们面前经过,走在前面的两个女生看到我们后捅了捅最后那个女生。这个有着一张可爱圆脸的女孩本来低头走路,突然抬头,眼前就是我们那块牌子,她可能真是被吓到了,尖叫一声跑开了。

  小朋友,请问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们都很郁闷。

  16点开始,中学门口家长越来越多。但并没有人上来询问。

  今天难道要空手而回?“走,直接找家长去。”摄影记者说。

  不想却抓住了一个机会。

  性家教行动B组

  记者咬牙写下“性家教”

  同一天早晨8:50,望京一麦当劳店内,B组记者在犹豫“性家教”的牌子怎么写。两张A4纸贴在用纸箱拆成的纸板上,大家推三阻四:“我字写得不好看,你来吧!”最后,任务落在了男记者小张的肩上。

  小张倒着写下了“志愿者”、手机号码“131********”,再写下“家教”、“免费”,欣赏了一会,咬牙在“家教”前写下一个“性”字,直到笔落最后一画,摄影一直跟拍,店堂经理几次想走过来询问,都忍住了。

  大红色的“性家教”三个字异常醒目,记者亮起牌子自我欣赏,对面桌上的食客瞪大眼睛几乎停止了咀嚼。

  走出麦当劳时,记者用报纸将纸牌包了个严实。

  “你们是干吗的?”

  10:00-10:30,望京某商业路口

  太阳有点刺眼,牌子还在报纸里包着,真到临头,大家还欠点勇气。女记者问小张:“是不是有些手软?”小张说:“怎么会手软?那就确定在这儿举牌了。”

  小张高高举起“性家教”的牌子。必竟是第一次,大家表情都有点不自然,眼睛也不知该往哪看。小张自我解嘲道:“有个牌子还可以遮太阳!”

  立刻就招来了商场保安:“你们干吗的?站远点!”他指挥着记者退后十多步,之后一直警惕地盯着。记者愤愤地说:“还不如商场门口卖水果的小贩呢!”

  十几米远处,几名拉车人望向这边窃笑,后来他们的议论激烈起来。可能是受到同伴的激将,10点10分,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大步走到记者面前,满脸通红地问:“你们这是干吗的?”记者生怕误会,赶紧反问:“您家有孩子吗?我们可以为您的孩子进行青春期性咨询辅导。”“哦”小伙子的脸更红了:“我没孩子,我问问他们去。”

  男子转身离开,回去向同伴招呼,他拉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同伴说话,传来一阵哄笑。

  “那个四十多岁的人,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就看那年轻的能不能把他忽悠过来。”记者交换着看法,但那人始终没来。

  10:23,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走过来:“一个月多少钱?”女子开口便问价格。她头戴遮阳帽,脸上的淡妆掩盖不住岁月的痕迹,看模样像是个家长。“不要钱。”记者与她交流后得知,她有一个10岁的儿子,挺叛逆……走时,她留下了电话和姓名。

  意外接到“男家长”电话

  10:45-11:30,望京南湖东园小区

  安静的小区,人流量明显减少,但看上去目标客户多了起来。记者未加犹豫就举起牌子,边聊天边观察着人来人往,表情比刚才轻松多了。

  10:58,手机突然响了两声。没等接就挂了。记者拨回去,有个浑厚的声音传过来。

  “我是家长,就住这个小区,刚才路过瞅了一眼。”记者根据声音判断应该是一个中年男子。这人告诉记者,他有一个12岁女儿读初一,平时很难沟通,父母也不知道她的想法。希望趁周末能请个人跟孩子聊聊。记者跟男子约定,第二天联系见面。

  “性家教就是提供性服务的”

  上午11:50-12:10,望京某中学门口

  学生从学校门口鱼贯而出。他们看到记者举的牌子,依然说说笑笑地走过。

  两个男生经过时,一个手指纸牌:“这是干吗的呀?”“咳,就是提供性服务呗。”没等记者说话,另一个男生就“解答”了,两人哈哈怪笑,扬长而去。

  一个大眼睛女生走近后又退了几步,站在一边。终于她来到记者面前:“能给我个电话吗,我有点事想问。”女生目光并不望着记者,声音很小。

  “当然希望能帮你!你上网吗?有QQ号吗?你有什么问题我们随时可以交流。”记者一连串地发问倒让女生摇着头不再说话。记者给她留下了电话和E-MAIL。女生匆匆地说一句“真得谢谢你们”低头离开。

  - 女生要了联系方式却没有再和记者联系

  - 家长当面对“性家教”提出质疑

  (青年周末)

作者: 2006-7-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