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继前一天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157种啤酒的甲醛含量检查结果后,昨天,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国资委七部门联合召开“关于啤酒甲醛问题情况说明会”,再次为国产啤酒“洗冤”,力证国产啤酒甲醛含量均低于国标,可放心饮用。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此次甲醛风波并不是啤酒安全问题,而是有人在啤酒工艺上提出不同看法而导致的争议。由于甲醛属于在啤酒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加工助剂,其他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因此利用各种手段,制造风波,企图扩大自身产品的销售范围。
“甲醛”风波源于工艺之争
有关人士不排除部分企业故意制造风波的说法
昨天,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国资委七部门集体召开“关于啤酒甲醛问题情况说明会”,力挺国产啤酒。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此次甲醛风波并不是啤酒安全问题,而是有人在啤酒工艺上提出不同看法而导致的争议。有关人士也不排除部分企业进行不正当竞争、制造风波的说法。
■焦点:甲醛当加工助剂是否安全
“如果要为此次啤酒甲醛风波定性的话,我更愿意将其称作是一场关于啤酒制造工艺的争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食协啤酒专业委员会会长韩家增昨天对记者表示,此次甲醛风波涉及的主要是啤酒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加工助剂的选用问题。
据了解,甲醛是一种加工助剂,其作用是去除啤酒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沉淀物。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助理程劲松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在啤酒的生产过程中,使用甲醛并不是秘密,也并不违反任何生产标准和规定。而且,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甲醛在最后的加工步骤中也会被基本清除。之所以出现这一次的甲醛风波,是因为个别生产混合澄清剂的企业希望政府强制取消甲醛啤酒酿造工艺,扩大其自身的产品销售。此前,就有个别企业以“啤酒工人”或“啤酒研究人员”的名义给不同政府主管部委和媒体写信,利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制造风波,给啤酒行业和社会造成混乱。
■澄清:不含甲醛的啤酒不存在
“不含甲醛的啤酒是不存在的。”程劲松告诉记者,利用甲醛工艺酿造的啤酒,只要在生产中不出现操作缺陷,其甲醛含量都是很低的。而且,即使不使用甲醛工艺,也不能完全避免甲醛。因为,啤酒在发酵过程中也会由于自身代谢而产生甲醛。在这一点上,国外品牌啤酒和国产啤酒都是一样的。此外,根据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研究和检测证实,天然食品中广泛存在微量的甲醛,像牛奶、果汁、碳酸饮料、香菇和猪肉等。和这些食品相比,啤酒中所含的微量甲醛完全属于低量范围。“所以,关注啤酒甲醛问题,关键是要看啤酒成品中的甲醛含量是否在安全限量标准的范围之内。超过了就是不安全的,反之则可以安全放心饮用。”他说。
■措施:新标准规定甲醛含量须在2毫克/升以下
负责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修订的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卫生部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专家樊永祥昨天介绍说,为了确保国民健康、安全,我国对饮用水中甲醛含量的强制性安全标准是≤0.9毫克/升。对啤酒中甲醛的强制性安全标准则在卫生部组织修订的《发酵酒卫生标准》中。该标准规定,啤酒中的甲醛含量必须在2毫克/升以下。这份新标准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
除了上述强制性标准外,我国也有啤酒甲醛含量的推荐标准。在农业部2002年发布的《绿色啤酒》行业标准中,对于申请“绿色食品”标志的国产啤酒的甲醛含量要求必须低于0.2毫克/升。
樊永祥表示,新标准实行后,我国卫生部门还将积极开展甲醛相关危险性的评估工作,不断对标准进行修订,以保证标准的科学性。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韩家增也强调,随着卫生部门甲醛新标准的出台,对啤酒甲醛残留量的指标要求也更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