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

李国富:树立了生物学世界观的人,很难会反对转基因

来源:基因农业网
摘要:尽管我不直接从事基因工程工作,但基于我的世界观以及对生命科学的认识,我坚定地支持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从上大学以来,我一直没有离开过生命科学领域,目前从事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了解和熟悉转基因技术(不直接从事基因工程工作)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需要。目前的大学生物学教育当......

点击显示 收起

  尽管我不直接从事基因工程工作,但基于我的世界观以及对生命科学的认识,我坚定地支持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从上大学以来,我一直没有离开过生命科学领域,目前从事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了解和熟悉转基因技术(不直接从事基因工程工作)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需要。  

  目前的大学生物学教育当然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不同的高校表现也不一样。就个人而言,我认为所有的大学生物学教育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了生物学世界观的培养。我说的生物学世界观是指,生命科学的精髓只有两个基本问题(或基本主线)和一个机制:系统发育问题,即生命的起源和物种演化,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进化论”;个体发育问题,即一个生命个体的发生和生长发育,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发育生物学”;这两个基本问题的共同机制就是遗传和变异,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遗传学”;两个基本问题和一个机制构建了生命科学的基本框架,所有其他的学科都是在不同的角度上揭示这两个基本问题和一个机制的某些细节,并且不同的学科通过它们相互联系;只要人类搞清楚了两个基本问题极其机制的一切细节,还有什么农业、医学等应用问题不能解决?虽然弄清楚一切细节是人类认识生命奥秘的理想,我们只能向这个极限不断逼近,但生命科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和一个机制是可以确信的。  

  因此,不论是生科院、医学院,还是农学院等生命科学相关院校,都应该加强生物学世界观的教育。现实是,“进化论”、“发育生物学”只是生科院的选修课,易于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水课”,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医学、农业院校可能根本不开这两门课。如果没有专门性的课程,老师也可以很容易地将生物学的世界观融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去影响学生,但估计很少有老师会有意坚持这样做。总之,一个树立了生物学世界观的人,很难想象会反对转基因;另外,树立生物学世界观,对于提高生命科学各门课程的学习效率也大有益处,此处不再啰嗦。  

  任何科学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超越科学本身而涉及其他领域。但与其他科学问题相比,转基因问题之所以明显突出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是因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成果涉及农业(食品)、医学、环境等人类生活的刚性需求,自然进入文化、伦理、政治、经济等领域,使问题变得不单纯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  

  对于开设转基因课程,我的观点是:(1)反对转基因或对转基因态度消极的人,固然有专业知识限制的因素,但这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是这些人缺乏科学精神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正像许多人的物理和自然常识完全能够推导出正确结果但还是相信特异功能大师一样,有些生命科学科班出生的人也对转基因态度消极甚至反对,正是因为他们缺的不是知识而是科学精神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本途径。如果让我有特权在大学推行一门课程的话,我会把一门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搞成如外语一样,人人需要过关才行,如此,相信大学生的素质会有很大提高。(2)将转基因课程作为大学的素质教育课(或通识课程),尤其是在当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不能只是转基因技术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精神和逻辑将转基因技术与文化、伦理、政治、经济融为一体。  

  周围生物专业同学、同事对转基因态度没有做过专门的调查,但感觉对转基因态度消极甚至反对的人不会是个别现象,担心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应该多一些,担心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应该少一些。 

作者: 2013-8-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