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省卫生厅获悉,截至27日,浙江宁波慈溪市一起因输入性病例引发的
登革热感染
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83例登革热病例中已有80例康复出院,其余3例虽然尚在医院进行隔离治疗,但病情稳定。
10月3日,浙江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告慈溪市逍林镇发现疑似登革热疫情,10月4日确诊为登革热。经流行病学调查,首例病人为慈溪市逍林镇本地居民,在境外感染登革热回国后发病。经蚊虫传播后,这起输入性病例在逍林镇引发了本地感染。截止到10月14日,慈溪当地共发现登革热病例83例。由于救治及时,到目前为止,尚无死亡病例发生,也没有医务人员受到感染。目前已有80例痊愈出院,尚有3例在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疫情发生后,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卫生厅领导赶赴现场指挥处理疫情。宁波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紧急会议,专题部署登革热的防治工作。慈溪市政府在疫情发生地成立了现场指挥部,浙江省、宁波市专家组协同慈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入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开展病人救治、疫情报告与监测、群众性防蚊灭蚊、消除病媒的孳生场所和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自14日之后,当地没有再发现感染病例,浙江其他地区也没有发现登革热病人,疫情已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
登革热是以蚊虫为媒介的急性传染病。其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该病潜伏期5~8天,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传播媒介为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此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在浙江,多为白纹伊蚊传播。
浙江省卫生厅由此提醒公众,近期要特别注意预防蚊子叮咬,如果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作者:
自动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