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医疗动态

治疗仪推销水分多

来源:医药网
摘要:曾为太原市一家治疗仪代理商做推销员的小穆坦言,销售医疗及药品者,决不会赞成亲朋购买治疗仪、保健仪,因为其中不但水分多,还会贻误治疗时机,甚至产生副作用。他透露了治疗仪推销的“四大伎俩”。伎俩一:打宣传“擦边球”。正规的治疗仪,在面市及进行广告宣传前,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市场准入程序,持有医疗器械......

点击显示 收起

  曾为太原市一家治疗仪代理商做推销员的小穆坦言,销售医疗及药品者,决不会赞成亲朋购买治疗仪、保健仪,因为其中不但水分多,还会贻误治疗时机,甚至产生副作用。他透露了治疗仪推销的“四大伎俩”。

  伎俩一:打宣传“擦边球”。正规的治疗仪,在面市及进行广告宣传前,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市场准入程序,持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等一套证书。而很多治疗仪不具备准入和宣传条件,就自行印制宣传单,大肆夸张治疗仪的功效。这种宣传单的“技巧”在于,单子上印有“内部流通,仅供参考”字样,迷惑消费者,也借此应付检查人员。

  伎俩二:“炮制”多功能。多数治疗仪都是一套原理材料的“克隆品”。皮肤病治疗仪、颈椎病治疗仪、糖尿病治疗仪……,市场上各种治疗仪无论主治什么病,都具有“多功能”,实际上都是一个手法炮制出来的。一种非正规新治疗仪面市时,都要把别的治疗仪宣传单拿来“学习”,除了主治功能,将上面吹嘘的各种功能挪过来用就可以了。

  小穆曾经推销的是一种名叫“数码多功能治疗仪”的医疗器械,经某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医疗适用范围是“对风湿引起的各种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炎、腰肌劳损等有较明显的辅助疗效和保健效果,对软组织扭伤也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但是,由于价格相对较高,投放市场后,销路一直不好。于是,公司在产品说明书和散发的印刷品广告上将该治疗仪的主治范围修改为:对“糖尿病、高血压、手脚麻木、神经衰弱、牙痛、胃痛、头痛、三叉神经痛、咽炎、前列腺炎痔疮、便秘等等”疾病均有疗效,购买的人越来越多。

  伎俩三:价格水份。治疗仪的市场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但实际成本最多不到两成。于是,在许多商场销售柜台,只要与治疗仪销售员商议,用四、五折价格就能买到。

  伎俩四:治愈者不是特例,就是托儿。治疗仪上所谓的红外治疗、中医针灸等功能,只能在某些情景下,对少数个例起到一点作用。产品经销商于是夸大其词,将点夸张成面,将治疗仪夸得神乎其神。此外,很多治疗仪在电台或商场搞商品推介、促销活动时,打进热线或现身说法者多为“托儿”。

(新华社)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