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医疗动态

评论:上地医院能否成为标杆

来源:红网
摘要:北京市首家由政府出资创办的“平价”医院——上地医院顺利走过一年,共接诊患者13万多人次,住院病人6500多人次,门急诊人均费用仅为普通医院的29%,住院人均费用仅相当于普通医院的40%,累计为患者节省费用2000多万元。这说明,这样的“平价”医院深得民心,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不仅应该,而且可行。来自中国消......

点击显示 收起

  北京市首家由政府出资创办的“平价”医院——上地医院顺利走过一年,共接诊患者13万多人次,住院病人6500多人次,门急诊人均费用仅为普通医院的29%,住院人均费用仅相当于普通医院的40%,累计为患者节省费用2000多万元。这说明,这样的“平价”医院深得民心,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不仅应该,而且可行。(2006年12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看病难,一直是困扰百姓的一个解不开的心结。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中国大概有50%的人生了病不敢去医院。不久前,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次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患病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高达48.9%,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达29.6%,主动要求提前出院的比例占43.3%。造成百姓望“医”却步的原因很多。在理论上,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不足等因素。但实际上,老百姓切身体会到的“难”,主要在于医疗费用高于大多数患者的支付能力。对此,百姓心中的“病”,已经远甚于身体的病了。因此,“平价医院”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一个价格相对低廉的看病场所,不管怎样肯定会被民众广泛接受。

  健康是国民的基本权益,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需求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任何一级政府,都有责任为困难群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在印度,基层的公立医院都是免费向民众开放的。我国现有医疗服务体系中,公立医院的社会覆盖面超过90%。公立医院作为公共资产,建设的初衷也是为公众服务的,只是由于当前政府投入不足,很多公立医院背离了公益性质,出现了过度市场化倾向,盲目逐利,使医疗服务的门槛越来越高,有的甚至超越了老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大多数医院戴着“公立”的帽子,却并未真正体现“公益”的性质,现在需要重新回归原来的定位。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有理由期待公立医院成为“平价”医院。

  贫困人口由于经济困窘,有病不就医,既给公共卫生带来威胁,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性。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政府选择部分公立综合医院改变经营模式,建立“平价”医院,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服务,正是还原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应有之举。因此,去年12月19日,上地医院试诊后,门诊量一路飙升,百姓无不高兴地欢呼:“公立医院”又回来了。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医疗体系,使大多数人得到安全、方便、有效、低廉的医疗服务,让卫生发展的成果惠及社会所有成员正是现代政府应该努力的方向。上地医院的成功,能否成为各地公立医院向“平价”医院转型的标杆,人们将拭目以待。

稿源:红网 作者:罗真如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