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医疗动态

调查显示病人诉说病情平均18秒就被医生打断

来源:京华时报
摘要:病人诉说病情,平均18秒钟就被医生打断,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北京的大医院总是人满为患,忙碌中的医生能够用心倾听患者。8月7至9日,记者走访了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医三院、安贞医院、朝阳医院、京仁医院、上地社区卫生服务站等7家医院,发现医生强行打断患者诉说症状的情况比较常见。当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病人诉说病情,平均18秒钟就被医生打断,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北京的大医院总是人满为患,忙碌中的医生能够用心倾听患者?

  8月7至9日,记者走访了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医三院、安贞医院、朝阳医院、京仁医院、上地社区卫生服务站等7家医院,发现医生强行打断患者诉说症状的情况比较常见。当患者欲对治疗方案发表看法时,医生已先入为主开好了药方。

  有商有量 感觉最好

  8月7日,记者跟随69岁的赵阿姨来到协和医院消化内科。这次赵阿姨来求诊为的是自己十多年的老毛病———打嗝,她挂了消化内科的专家号。记者发现赵阿姨的整个诊断时间持续了5分钟。在这5分钟里,赵阿姨向医生详细说明了自己的病情。医生一边耐心听,一边看着手中各种检验结果,并做着相关记录。记者注意到,医生并未随意打断赵阿姨的叙述,而是恰到好处地对她的讲述进行肯定,随后给出解决方案。听到医生肯定的答复,赵阿姨也放下心头大石。

  同一天上午,记者在中日友好医院跟随来京打工的四川人李阿姨就诊,同样遇到一位耐心的医生。在疼痛科,李阿姨向医生讲述了自己的病症,医生一边看病历一边听,然后在本子上做记录,也不时根据李阿姨的叙述提问一些更为细致的问题。在问到李阿姨疼痛的具体症状和位置时,医生现场给她做了检查。在开处方前,医生还和李阿姨“商量”:“我现在给你开些药,您回去吃看看效果怎样,如果还是疼的话周末再过来做检查或理疗,可以吗?”征得李阿姨同意后,大夫开出处方。走出疼痛科,记者看了一下时间:整个诊断时间为8分钟。

  在京仁医院,记者发现这里的医生非常尊重病人的想法,在给患者进行简单检查后,医生建议去拍片子看一下。当患者表示不太情愿时,医生马上说那就开些药吧。在开药时同样和患者商量着办,患者不愿要的药就没给开。

  医患对话 技巧多多

  有研究表明,患者与公众对医生最不满意的地方,往往不是医生的专业技能,而是他们糟糕的沟通能力。我国人文医学专家、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黎毅敏8月4日在乌鲁木齐表示,九成以上医患纠纷源自医患间的不当沟通。

  医患沟通是双方的责任。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患者不知该如何简明扼要的陈述病情。有的医生抱怨患者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却说不出重点,后面却有一堆病人在排队,以致医生不得不打断患者,以提问的方法来获得对病人症状的了解。

  因此患者掌握与医生的沟通技巧,也是一次高质量就诊体验的必备因素。因为患者就诊时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从医生那里获得与自身病情有关的医学知识和治疗信息,以便主动与医生配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些患者抱着“考医生”的心态,不愿过多介绍自己病情,认为发现病情是医生的责任。但医生指出这是就诊误区,患者在讲述病情时应全面简洁,首先要告诉医生主要的病情,以便医生抓住要点。然后要说明疾病的发病时间、持续日期、疾病程度以及伴随发病的主要症状等。其次,要让医生了解发病以来诊治的情况,再次,要向医生介绍自己以往的病史以及家族史。

  同时,患者就诊时,应注意倾听医生的嘱咐和忠告。在倾听的同时,对于医生的嘱咐不甚明了时,应及时向医生提问,以便理解医生的意思。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都会针对病情向患者提出一些忠告和嘱咐,这些医嘱都是与治疗有关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如果患者不能遵守,在一定程度上会很大地影响治疗效果。

  自作主张 沟通不畅

  8月9日,记者跟随患者李小姐来到安贞医院皮肤科。李小姐指着胳膊上的红点还没说完:“大夫,我想问问胳膊上的这些红点点能不能去掉?”该科褚医生看了她一眼马上打断她说:“你这是毛周角化,很难根治!”随后医生也未告诉她这种病症的形成原因,只说开些药膏回家擦,可能会让红点的颜色变淡。最让记者奇怪的是,在李小姐就诊的5分钟里,这名褚医生非常“忙碌”:诊室里又涌进三四个护士,有找她领东西的,也有找她看脸上长“痘痘”的,她一边和别人说话一边给李小姐开处方,以致李小姐不时惶恐地问:您是和我说话吗?走出诊室后,李小姐对这名医生的沟通技巧和接诊态度大为不满,她认为自己还没说完病情,就被医生打断了,自己还不清楚这个病及具体诊治方法,医生已经开好了处方。

  记者在朝阳医院骨科门诊发现该医院骨科门诊医生主要依赖检查结果,只用很少时间与患者沟通,因此看病效率“很高”: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诊室里的两位医生平均5分钟看2—3名患者。来复查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一般医生会先让病人去拍片子,然后根据片子进行诊断,而每次诊断的时间都不是很长。记者在陪同王先生复查的过程中发现,骨科门诊的医生一般都言简意赅,诊断过程中虽然也会认真听取患者诉说病情,但与患者的交流并不多。

  -记者手记

  多想想对方

  在看到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结果:病人诉说病情时平均18秒钟就被医生打断,有的医务人员可能会说:“又是让医生体谅患者,为什么不让患者为医生想想?”确实,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病人,不可能给一个病人太多的时间进行沟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医务人员耐心听取了患者的倾诉,这样不仅能疏泄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压力,而且对治疗本身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据业内人士分析,医疗行业是一个信息极不对称的行业,患者很难掌握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就很难与医生取得平等对话的权利。于是,在医患双方沟通的桥梁上,医生无疑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

  据介绍,九成以上医患纠纷源自医患间的不当沟通。因此,医生在缓解医患纠纷时起到关键作用。过去医生只管看病,有关病情的话题,也可以对患者不说明、不解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更强调自己的“知情权”,对医生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立起以“换位思考”和“注重细节”为核心的沟通文化,医务人员和患者才能自觉灵活地进行沟通,真正做到互相体凉,构建和谐的医患环境。

作者: 2007-8-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