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业界动态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泰国首都曼谷闭幕

来源:新华网
摘要:为期6天的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16日在泰国首都曼谷闭幕,会议发表了《曼谷领导人行动声明》。声明强调,要切实落实已制定的有关艾滋病的防治政策,减少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声明还呼吁各国领导人携手与有关国际组织和资助方进行合作,共同应对艾滋病的挑战,在尊重人权的基础上继续采取行动,科学防治艾滋病。此次会......

点击显示 收起

   为期6天的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16日在泰国首都曼谷闭幕,会议发表了《曼谷领导人行动声明》。 

    声明强调,要切实落实已制定的有关艾滋病的防治政策,减少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声明还呼吁各国领导人携手与有关国际组织和资助方进行合作,共同应对艾滋病的挑战,在尊重人权的基础上继续采取行动,科学防治艾滋病。 

    此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全面共享”的主题,就全球防治艾滋病的途径、各国政府制定政策支持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保障艾滋病患者的权益、加强国际间合作控制艾滋病传播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代表们还呼吁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使艾滋感染者和受艾滋病影响的群体拥有获得教育、预防、信息、治疗等方面的权利。 

    此外,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及艾滋病医务工作者还共同讨论了艾滋病基础科学、临床研究和治疗的最新成果。 

    闭幕式上,两天后将迎来86岁生日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表示,他已经宣布退休,不再参与公共活动,但艾滋病是全世界21世纪初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除非确信全球已对此作出充分的反应,他无法安心地休息,对他而言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社会各领域的领导者都采取切实、紧迫的行动来抗击艾滋病。数以千计的听众对曼德拉的话报以掌声。 

    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介绍了印度防治艾滋病的做法,包括政府计划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她说,印度每年的公共卫生预算中有关艾滋病的投入已占到10%,印度一些企业制造的廉价仿制药已应用在许多国家。她说:“让我们重新作出承诺,共同寻找新的方法,怀着同情,向被艾滋病所害的数以百万计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提供帮助。” 

    1.9万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迄今规模最大的关于艾滋病的国际会议。艾滋病患者、科研和医护人员、政府领导、社会活动家、各社会群体的代表,在大会上陈述了不同领域内艾滋病问题的现状,发表了他们对抗击艾滋病的意见和建议。 代表们呼吁各国政府应在国家层面上制订和实施抗击艾滋病的计划,希望全世界应对防治艾滋病投入更多资金和其它资源。他们还呼吁消除一切羞辱和歧视,呼吁药品、知识和关爱的全面共享。 

    闭幕式上发表的《曼谷领导声明》说,在人类与艾滋病斗争20多年后,今年全世界感染者达到了3800万,这“使我们感到耻辱”。声明说,“我们承认做得不够”,在防止新的感染侵袭、为所有需要的人提供价格可承受的治疗和护理、消除对感染者的歧视等方面,都做得不够。 

    这份声明代表社会各领域的领导者承诺,将支持有关政策和立法,增加提供预防和医护,增加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并有义务将所作的承诺变为现实。女性、儿童、吸毒者等弱势和边缘群体的代表,在闭幕式上也发表了《社群宣言》,希望他们的权利得到重视,并希望更多、更主动地参与防治艾滋病。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说,世界艾滋病大会所讨论的是一个紧急事件,艾滋病每天都夺去数以千计的人的生命。他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表达了“不变的尊重和钦佩”,并承诺,世卫组织将加紧使人们可以获得有关预防、测试和诊疗服务。 

    国际艾滋病学会海伦·盖尔说,不管会议如何成功,都不会成为结束艾滋病的答案,但会议是人们共享信息、集中努力方向的重要场合。 

    世界艾滋病大会关注中国 

    在本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中国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可以经常从大会发言、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提问中听到。中国的艾滋病问题以及所采取的措施,正受到全世界的密切关注。 

    外国记者问我们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出席这次大会的中国代表团的联络方法。曼谷分社的一位同事说,与她相识的泰国媒体记者中,时常有人打电话来要求她帮忙联系中国代表团安排采访。 

    中国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但艾滋病感染率比较低。大会内部报纸有天头版头条的消息是《中国:巨大发动机启动》,表达了与会代表对中国艾滋病流行趋势和防治措施的关注。 

    “发动机启动”并非仅仅指艾滋病在中国开始流行,也指中国已经开始全面启动国家力量防治艾滋病。后者是中国在本次大会上受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会开始之前通过新华社发表的文章《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大会上一再被提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干事皮奥说,这是中国迄今对抗击艾滋病作出的最强有力的表态。 

    出席本次大会的中国代表团由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率领,其规模和活动内容都使外国媒体认为,中国对防治艾滋病非常重视。 

    巴西政府防治结合对抗艾滋病 

    在最近8年中,巴西政府在与艾滋病的斗争中,采取宣传、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和艾滋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均有所下降。巴西在抗艾滋病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得到联合国的赞扬,也受到世界各国的瞩目。 

    据巴西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数字,从198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到2003年12月止,巴西累计有艾滋病患者31万多人。经过巴西政府的努力,该国每年新增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从1988年的3万人减少到2003年的2.2万人,下降幅度达26%。与此同时,全国艾滋病导致死亡的人数自1996年起开始减少,从1999年起,一直保持在十万分之6.3的水平,比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50%以上。 

    巴西艾滋病得到有效控制,首先归功于防范艾滋病的立体宣传。在巴西,对艾滋病危害性及其传播途径的宣传已深入人心。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已成为巴西主要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现在,巴西有10多家主题网站提供有关艾滋病的宣传,人们可以从中详细了解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等多方面的知识。大型户外广告“别把艾滋病带回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一口号已家喻户晓,成为巴西人预防艾滋病的座右铭。 

    每逢重大节日或大规模活动,更是巴西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重点。每逢狂欢节、足球赛、重大集会等活动,当地卫生部门都大量向人们散发宣传品,向人们介绍艾滋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各大媒体也反复宣传,劝告人们使用避孕套,不要吸毒。今年狂欢节,著名的大里约热内卢桑巴舞学校还把预防艾滋病作为主题。演员们身着以避孕套为图案的服装,在场上翩翩起舞,使人们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在公共场所向人们免费发放避孕套是巴西政府为预防艾滋病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年狂欢节期间,散发的避孕套达数千万只。人们在入场时,可以得到由印刷精致的小盒子包装的避孕套,盒子的外表则印有预防艾滋病的格言警句。巴西各工作单位也免费发放避孕套。避孕套的发放大大减少了艾滋病感染人数,据巴西卫生部统计,每发放100只避孕套,就可使70人免于艾滋病毒感染。 

    在通过宣传和预防措施大大减少艾滋病毒感染人数的同时,巴西政府还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大大降低了艾滋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艾滋病感染人数高达40%的增长率使巴西政府意识到开展大规模防治行动迫在眉睫。1996年,政府拨款1.6亿美元,从世界银行贷款2.5亿美元,开始实施为期两年的艾滋病一号计划,在全国首次开展大规模的防治行动。1999年,巴西政府又出资1.35亿美元,并从世行贷款1.65亿美元,开始实施为期3年的艾滋病二号计划。 

    两项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新增艾滋病患者从1998年出现负增长,2000年更减少到只有8596例。其间,巴西也成为世界上唯一免费向艾滋病患者提供“鸡尾酒”疗法药品的国家。据了解,世界上仅有25万人可以免费得到治疗艾滋病的药品,其中11.5万人在巴西。巴西还在世界贸易组织当中与发达国家就药品专利展开斗争。经过长期不倦的努力,巴西终于打破发达国家对某些药品的垄断,开始自行生产抗艾滋病药物。目前,巴西生产的抗艾滋病药品已达12种。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发放药品所需的费用,巴西人均每年该项所需费用已降至720美元,而国际上一般年均费用为1万美元。 巴西在防治艾滋病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世界瞩目,许多国家表示愿意在这方面同巴西合作。目前,巴西向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圭亚那、巴拉圭、多米尼加共和国、布基纳法索、布隆迪、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和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定期提供价值1000万美元的防治艾滋病药品。 

    在曼谷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巴西同俄罗斯、乌克兰和尼日利亚等国签署协定,决定设立防治艾滋病技术转让网,以便交流在避孕套和防治艾滋病药品生产、改进艾滋病检测手段以及研制疫苗等方面的信息。 巴西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计划主任格兰热罗在曼谷会议开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巴西目前最大的忧虑是,世界上3800万艾滋病患者中的9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这些国家不具备对突发疫情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对艾滋病的肆虐束手无策。 

    他说,巴西希望本届国际艾滋病大会能够最大程度地动员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使之在短期内调动更多资金,用于这些国家防治艾滋病行动。巴西同时希望能够降低防治艾滋病药品的价格,使发展中国家具备自行生产抗艾药品的能力,以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 

    柬埔寨防治艾滋病成效显著 

    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自从第14届世界艾滋病大会2002年7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以来,全世界又增加900万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500多万人因感染艾滋病死亡。而亚洲已成为艾滋病传播最快的地区之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现在亚洲。2003年,该地区有110万人被感染,50万人死于艾滋病,目前共有740万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柬埔寨自1991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已经有9万多人死于艾滋病。目前,柬全国约有16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中三分之一是妇女。为遏制艾滋病的蔓延,柬政府通过多年的努力,使艾滋病感染率从1997年的3.8%降至到目前的2.6%,并已成为世界上5个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的国家之一。 

    柬防治艾滋病取得成效的经验在于:首先是政府高度重视。正如柬首相洪森所说,该国政府已经把防治艾滋病列入国家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将其作为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的重要大事来抓。国家为此还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制定颁布艾滋病法,成立防治艾滋病专门机构,加强宣传教育,打击卖淫嫖娼活动。柬埔寨此次派出多达165人的代表团出席在曼谷召开的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我们派出庞大代表团是因为艾滋病已成为柬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更多更好的防治艾滋病的经验,”与会的柬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迪帕拉如是说。 

    其次是全社会的动员和支持。在广大民众,尤其是易感染人群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柬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百分之百使用安全套”运动,倡导鼓励人们使用安全套。此举几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将这一活动从城市推向广大农村,甚至是偏远地区。2002年全国发放和销售安全套1800多万个,比2001年增加200多万个。安全套使用率从1995年的25%增至到2003年的95%。 

    由于政府的重视,柬有关部门和机构常年进行形式多样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不仅发动青年学生和寺院僧人参与,而且动员艾滋病感染者“现身说法”,有效提高了广大民众对艾滋病危害性的了解和防范意识。现在前往验血与进行有关咨询的人越来越多。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2003年验血检测艾滋病的人数近6万。 

    近年来,柬埔寨在对艾滋病病人的护理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1997年卫生部发起了以家庭和社团为中心的对艾滋病人和病毒携带者长期关爱计划。该计划已从最初的8个家庭发展到目前的162个家庭或小组。此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建立了艾滋病服务中心,并为近4000多名艾滋病患者免费提供药品。柬埔寨防治艾滋病取得成效离不开国际社会的积极支持。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以各种形式提供帮助。几年来,柬从国际社会和非政府组织获得的用于防治艾滋病的各类援助约2100万美元。大部分援助来自美国、法国、英国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 

    柬红十字会推行的一项警察预防艾滋病教育计划初见成效,使许多人改变了恶习。该计划内容包括提倡少饮酒、禁止卖淫嫖娼、鼓励使用安全套以及更多承担家庭责任。然而,柬埔寨在预防和遏制艾滋病蔓延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资料显示,柬目前仍是亚洲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天新增感染者20人左右。尽管在卖淫者等高危人群中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呈下降趋势,但妇女儿童艾滋病感染率却在增加,尤其是已婚妇女。此外,因父母死于艾滋病而成为孤儿的人数也在增加。更为严重的是,柬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集中在15岁至49岁的青壮年群体。如果这一势头得不到遏止,必将拖累柬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乌干达为非洲抗击艾滋病树立了榜样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近日在泰国首都曼谷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发言时自豪地宣布,过去曾是艾滋病重灾区的乌干达现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下降到6%。他向与会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们断言:“艾滋病是可以被战胜的。” 

    目前,艾滋病仍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尤其是乌干达所在的撒哈拉以南黑非洲地区,艾滋病疫情更为严重。2003年,该地区共有300万名新增感染病例,220万人因感染艾滋病死亡。占全球人口十分之一的黑非洲地区有2500万名艾滋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总数的70%。该地区有7个国家的艾滋病毒感染率超过17%,有的国家甚至超过35%。 

    当肆虐人类的艾滋病在全世界的蔓延趋势并未减缓的时候,穆塞韦尼对战胜艾滋病有如此大的信心,是出于乌干达在过去10多年里积累下来的防治艾滋病的宝贵经验和深切体会。 

    10多年前的乌干达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是艾滋病的重灾区,当时这个国家孕妇的艾滋病病毒测试阳性比例高达30%。从1982年(当时乌全国人口1300多万)这个国家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已有1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有关的疾病,目前还有100万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其中多数是青壮年,艾滋病还给这个国家造成200万孤儿。 

    然而,经过10多年的努力,乌干达政府和人民成功地扼制了艾滋病蔓延的速度。目前这个国家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降到6%,低于其他非洲国家。乌干达成功抗击艾滋病的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被誉为“非洲控制艾滋病的典范”。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向乌干达颁发了“为促进非洲健康作出突出贡献奖”,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2000年把“对世界防治艾滋病作出杰出贡献的领导人勋章”授予穆塞韦尼。

    乌干达如何能够迅速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并在预防艾滋病方面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据乌干达艾滋病委员会官员介绍,主要有六点经验: 

    一是积极动员,人人参战。乌干达政府一直强调乌干达人要人人参加同艾滋病的战斗,这是一场关系到乌干达人能否在这块土地上继续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是正视现实,公开政策。乌政府公开宣布,预防艾滋病是乌干达的首要问题,这不仅是医疗卫生的问题,而且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乌干达是将艾滋病问题提升到这一高度的第一个非洲国家。尽管乌干达目前人口仅2600万,国家每年对防治艾滋病的拨款达3500万美元。 

    三是加强管理,信息共享。乌干达政府1992年公布法令,宣布成立全国艾滋病委员会。这个重要的决策和战略有利于政府部门和艾滋病委员会协调力量,做好各种工作,共同阻止艾滋病蔓延。 

    四是周密计划,联合作战。让各个抗击艾滋病的机构与组织制定联合计划,每5年制订一份全国防治艾滋病的战略框架规划。 

    五是加强科研,研制新药。乌干达参加了艾滋病患者早期诊断等研究工作,开发早期预防艾滋病的药物和艾滋病疫苗。2001年,乌干达完成了艾滋病病毒疫苗用于临床的试验,这在非洲尚属首例。 

    六是建立网络,加强合作。乌干达重视同国内外有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并在全国建立7个协调机构,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协调会议。当然,乌干达抗击艾滋病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但是,只要乌干达政府继续采取预防为主的政策,就一定能在防治艾滋病的战斗中取得新的成绩。 

    在众多的新闻报道中,一些“关键词”更吸引记者的注意,也许这些“关键词”才真实地揭示了人类与艾滋病抗争的方方面面。 

    “不够”:“在这方面,全球的努力还非常不够”,记者在许多不同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和讨论会上常听到这个词。“不够”几乎适用于艾滋病问题的每个领域:全球资金投入不够;为发展中国家患者提供治疗的努力不够;专业医护人员数量不够;对女性和年轻人的保护不够;对艾滋孤儿的关心不够;对疫苗开发的重视不够…… 

    示威:针对这些“不够”,大会开幕以来规模不等的示威天天都有。会场内部的一则简报说这是吃药一样的“每天一剂”。谴责西方发达国家对全球防治艾滋病投入不足、行动迟缓,是许多示威的共同主题,示威者们称发达国家首脑为“说谎者”,因为这些国家近年来抗击艾滋病的实际投入比当初许诺的要少。使廉价的仿制药更容易获取、推广使用安全套、增强年轻人对抗击艾滋病的作用、保护女性和儿童、反对一切歧视,也是示威活动的常见主题。 

    仿制药:艾滋病患者每人每年1万多美元的药费,几年前这还是媒体中常见的数字。如果情况一直如此,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患者无疑只有等死。于是未经专利持有者授权、其他企业擅自仿制的廉价抗艾滋病药物应运而生,现在,使用仿制药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抗艾滋病斗争的重要途径,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多种仿制药纳入审查和指导用药的范围内。 

    固定剂量复合剂:这个非常技术化的词语在大会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中时常出现,它反映了艾滋病治疗实践面临的另一困难。病毒变化多端,现有的药物从不同方面起作用,需要配合使用才有最佳效果。于是很多病人要每天几次吞下几十粒药片,这很难每天坚持,也不容易每次都对每种药服用合适剂量,偶尔的遗忘或错误还可能使病毒产生抗药性。将剂量恰当的不同药物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粒药片,就会使服药方便、准确得多,更容易坚持,这就称为“固定剂量复合剂”。 

    “全面共享”:在全世界几千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几百万急需药物的患者中,只有少数人能获得必要的治疗,让所有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感染者与患者都能接受治疗,是本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主题“全面共享”最重要的一种含义。但“全面共享”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涉及药品和医护,还包括有关艾滋病的各种知识、信息、政策,包括人类与艾滋病斗争20多年来积累的所有成果,它涉及的人也不仅包括感染者和患者,还包括普通公众、决策者、科研人员、医护人员等所有其他人。“共享”,意味着与艾滋病相关的信息与资源在这些人群之间顺畅地流动,到达所需要的地方。 

    毒品、性和死亡:这是艾滋病在人群中走过的道路:艾滋病首先在静脉吸毒者中流行;几年后,在性交易提供者和购买者中,艾滋病感染率开始攀升;再过几年,孕妇的感染率增加,通过母体感染病毒的孩子开始出现。 

    由此衍生出了另一个关键词:高危人群。静脉吸毒者和性交易提供者最早受艾滋病侵袭,他们是最典型的高危人群。通过多伴侣的性关系--主要是交易性质的性关系,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渗透。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这一过程已经完成,感染率在某些国家达到令人惊骇的35%。亚洲仍有阻止这种情形出现的机会,但所剩时间已经不多。 

    安全套:几年以前,专家们提出了普通人预防艾滋病的"ABC原则"。但艾滋病传播得如此之快,现在A(节欲)与B(忠诚)已经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只剩下C(安全套)被本届大会格外强调。或许正因为并无道德取向,这个措施更为实用。会上放映的安全套宣传短片中,全副武装的棒球运动员说:"没有防护就上场是愚蠢的,不要拿生命开玩笑。"包括泰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在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安全套,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女性:"我们要谈论很多东西……比如不忠的丈夫和忠实的妻子,"大会新闻发布会的一位发言人这样说。与男性相比,女性在艾滋病面前更脆弱,更缺少主动权。国际艾滋病女性感染者社团在大会上提出,要减少或防止艾滋病对女性的伤害,首先要追求男女平等。 

    孩子:全世界现在有1500万名艾滋病孤儿,他们被艾滋病夺去双亲或其中之一,所继承的"财产"往往只有病毒和歧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一位官员在大会上说,孩子们深受艾滋病伤害并非新闻,新闻是全球为保护他们所作的努力还如此之少。无国界医生组织说,没有适用于儿童的药物,是他们在艾滋病治疗工作中遇到的一大困难。至于保障孩子们的长远权益,就更加遥远。 

    领导作用:本届大会设有关于领导作用的特别活动,强调让各方面的领导者们在艾滋病防治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影响力、能够改变自身和他人行为方式的人,即可称为领导者。一名为感染者进行诊疗的医生,一名给孩子们传授有关知识的教师,一名关心艾滋病问题的记者,一位尊重女性、富有责任心的丈夫和父亲,乃至一名勇于站出来诉说自身经历、帮助他人的感染者,都能发挥领导作用。 

    反歧视:在许多公众的概念里,艾滋病仍是一种"可耻"的疾病。歧视与孤立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然而要改变公众的观念绝非易事,尤其是改变公众对高危人群感染者的异样眼光。在大会新闻中心里,一位记者说:"那些吸毒和乱来的人是活该。"另一位说:"你每天都在会场,如果连你的观念都改变不了,那么大会究竟有什么意义?" 

    全球村:本届大会首次举办了关于艾滋病的"全球村"活动,让来自世界各地、并非大会正式代表的人士,也能拥有与代表交流、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机会。有泰国本地的组织呼吁注重年轻人的利益,也有来自非洲的土著人展示他们用传统草药控制艾滋病的做法。全球村里的活动营造了这样一种气氛:艾滋病不是陌生而遥远的疾病,它就近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应当了解、关注和参与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世界科学家呼吁加强南南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 

    正值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之际,第三世界科学院执行主席、非洲科学院院长穆罕默德·哈桑教授日前呼吁发展中国家科学家加强合作,推动全球防治艾滋病的斗争。

    哈桑教授在位于意大利里雅斯特市的第三世界科学院总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人口与发展南南合作伙伴组织成员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53%,但它却是全球40%艾滋病感染者的家园。在过去20年中,艾滋病对成员国人民的健康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尽管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短期内研制出艾滋病疫苗以彻底征服艾滋病还不现实。部分已经发明的艾滋病药物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并能延长病人的生命,但其昂贵的价格却令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患者无法承受,从而使第三世界对抗艾滋病的努力面临空前的挑战。 

    哈桑教授指出,目前第三世界科学家在艾滋病科研领域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两点:一是缺乏用于实验的高科技设备,二是缺乏良好的研究机制和较高水平的研发思路。哈桑教授呼吁,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合作,将所有科技潜力调动起来,群策群力,为早日发现治疗艾滋病的新方法作出贡献。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内罗毕大学医学教授奥克鲁强调指出:艾滋病科学研究领域长期由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主导,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界面临严重的人材和技术流失问题。如果发展中国家科学界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不仅将改善人材和技术流失现状,同时也能加快研究的步伐,早日开发出新型药物,探索防治艾滋病的医学新理论。 

    第三世界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中国在防治艾滋病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哈桑教授指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去年12月15日曾在"中非合作论坛"第2届部长级会议上致词表示,中国和非洲在南南合作方面树立了典范。他说:"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在非洲组织的艾滋病区域合作项目。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建立南南合作专家组和志愿人员数据库,并向非洲艾滋病重灾区派遣医疗队以及专门技术人才。此外,由于中国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拥有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学者,在他们的带动下,中国向科研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机会。这一切都说明,中国在加强南南合作共同防治艾治病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世界科学院是一个国际性论坛组织,是在已故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布杜斯·萨拉姆教授倡议下于1983年11月10日创建的,旨在推动南南和南北科技交流与合作。第三世界科学院现有院士600余名,来自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7名。三位中国科学家曾先后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 

    稿件来源:新华网
作者: 佚名 2004-7-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