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曹林
看惯了垄断行业涨价的“逢涨必遂”,当看到江苏医疗服务价格“涨价未遂”时,还真很不顺眼。据报道,江苏省物价局自上月公布拟调价的137个医疗服务项目后,由于涉及91.2%的项目价格上涨,该方案自公示起到上周末公示结束,反对之声一直不绝于耳。专家指出,调价原因及成本测算不透明,是众人反对“涨价方案”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广遭反对,该局决定暂缓推出各项基本医疗服务新价。
这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结果。亮点并非因为“涨价未遂”,而是因为民意反对声受到了重视,有了那么一点儿政策博弈的意思。民意反对涨价,并不意味着“民意”就是对的,但反对声必须受到政策过程的重视,公共政策理论告诉我们:经过支持声与反对声正面交锋这个博弈过程的政策,才会有质量。有反对意见存在,才表明这个政策真正地触及到了各方利益点;也只有反对者的存在,才能激起一次真正的博弈—这个博弈不仅能达致一个更公平的价格调整方案,更重要的是能把所有矛盾都通过博弈,化解在政策实施之前。将矛盾后移到政策实施后,是一项政策最大的失败。
所以发这番感慨,源于这样一种现象:药品涨价有人反对,而降价无人反对。助学贷款政策,为何在各地得不到落实?因为政策实施后银行、高校、地方政策等利益主体,才开始进行讨价还价,银行以推诿、拖延、打折、抵制、扭曲等方式与政策进行周旋。利益矛盾留到政策实施后,势必造成政策停滞不前或效果大为缩水,使那些理应获得贷款的贫困生,被学费所累。同样,一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有类似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