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新闻专题地沟油

地沟油”事件:标准缺失不是错、过程监管是关键

来源:食品科技网
摘要:陈君石最近,公安机关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中,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打击了利用食品进行刑事犯罪的邪气,同时充分体现了食品安全“过程监管”这一先进监管模式的威力。然而,媒体的报道却将大众的视线引向了“地沟油没有检测方法”和“标准缺失”的误区......

点击显示 收起

陈君石

    最近,公安机关在“ 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中,首次全环节破获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打击了利用食品进行刑事犯罪的邪气,同时充分体现了食品安全“过程监管”这一先进监管模式的威力。然而,媒体的报道却将大众的视线引向了“地沟油没有检测方法”和“标准缺失”的误区。我希望大家不要受到这种错误舆论的误导。

    用我国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规定的9项指标,确实不能发现“地沟油”;但这并不能以此就认为现行标准有问题。世界各国的标准,无论是食品质量标准还是食品安全标准,都不包括造假的非法添加物指标。因为食品中的可能非法添加物举不胜举,通常的规定是:凡是标准规定之外使用的物质都是违法行为,无论有无危害,都要予以打击。反过来讲,如果要在标准中纳入多项非法添加物指标,而且项项都要检测的话,那么就以食用油标准中增加“地沟油”指标为例,食用油的价格就一定会大大上升,因为检测的成本归根结底是要消费者负担的。实际上,这种监管方法也是不可行的。

    目前国际上对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共识是强调过程监管,而不是依赖于终产品抽检;因为等到对终产品抽检才发现问题往往为时已晚,这属于落后的监管模式。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规定的检测项目不可能发现假冒伪劣,因为有限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永远赶不上犯罪分子造假的“创造力”。因此,不能仅依靠检测方法和标准来发现假冒伪劣食品,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生产过程监督上,然而,不幸的是,食品安全的过程监管并没有得到完全地实行。这次“地沟油”案件就是公安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线索并查处违法行为的一个实例,案件的定性是依靠过程管理,而不是依靠检测来发现“地沟油”。

    尽管,依靠检测来发现假冒伪劣食品不是主要措施,我并不是绝对地反对检测。对于一些比较普遍、影响面大、危害大的假冒伪劣食品是需要有限的检测作为控制措施的。例如,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对于当前的“地沟油”问题,如果比较容易建立可靠的“地沟油”鉴别方法,那可以作为一种威慑手段和监管的辅助方法。但切不要设想在市场上到处抽检以发现“地沟油”。如果“地沟油”鉴别方法在技术上有难度或是需要高、精、尖的仪器才能检测,这我认为不必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这方面,以免得不偿失;用这些费用来奖励举报,应该更有效。

    “地沟油”事件已经很清楚,是一起不法分子有计划、有组织的制假造假的犯罪行为,性质与制售毒品同样可恨。不管“地沟油”对消费者健康危害是大,还是小,都应该严厉打击。我诚挚地希望,我们的领导和主管部门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对食品实行过程管理并通过生产链条查处违法行为,在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乘胜前进;而不要受到“没有检测方法”和“标准缺失”的错误舆论的误导,以致迷失方向。我也希望广大媒体和消费者能够从这件坏事中,以科学的观点认识和对待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问题。


作者: 2011-9-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