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专题黄禹锡“造假案”

黄禹锡事件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来源:联合早报
摘要:随着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深入调查,黄禹锡教授虚报胚胎干细胞研究成果的结论,已经在上月29日完全浮出水面。接着,黄禹锡的第一条克隆狗史奴比、2004年2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有关培育出第一个人类克隆细胞,以及其他研究结果都会受到调查。毫无疑问,黄禹锡事件对当代科学研究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者说挑战。二是如何......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深入调查,黄禹锡教授虚报胚胎干细胞研究成果的结论,已经在上月29日完全浮出水面。

  也就是说,黄禹锡发表于2005年5月19日美国《科学》杂志上,有关制造出11个与病人体细胞基因相配的干细胞,全部都是造假。接着,黄禹锡的第一条克隆狗史奴比、2004年2月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有关培育出第一个人类克隆细胞,以及其他研究结果都会受到调查。《科学》杂志也已决定撤销黄禹锡在去年5月19日那一期上的文章,同时保证不遗留任何学术痕迹。

  毫无疑问,黄禹锡事件对当代科学研究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或者说挑战。这些挑战主要将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对科学论文审查机制的改革或调整;二是如何验证论文所声称的结论或科学研究的成果;三是有关国家科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干细胞和克隆研究政策;四是公众对于科学研究,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的信任。

  正如《科学》杂志自己的评价一样,黄禹锡事件可能是这份科学界声誉最高刊物创刊125年以来所遭遇的“独一无二事件”,它将促使人们反省科学论文的审查机制。

  

科学诚信靠三种机制维持

  在此之前,科学界诚信的声誉是靠三种机制来编织安全网的,一是同行评议,专家向政府建议什么样的科学值得资助,即可以使用纳税人的钱;二是匿名审稿人机制,审稿人要评判论文是否有发表的价值;三是研究结论或工作的可重复性,但黄禹锡事件说明审稿人机制确实需要改进。

  在黄禹锡事件之后,科学共同体内尽管有人认为审稿人并不肩负揭露科学造假的重任,况且他们也没有得到报酬,他们的主要职责,在于判断作者所提供的数据是否支持所声称的观点。目前,还没有比审稿人制度更好的体制。但黄禹锡事件,却使科学界认识到,审稿人制度要加强和调整。比如,应当有更多人审稿,而且不能仅仅由杂志挑选审稿人。同时,能否给予审稿人更多的权利和更重要的责任,让每一篇发表的论文至少不会有基本事实的虚假和错误。

  当然,仅仅苛求于审稿人是不够的,论文发表后应当有其他研究来重复,即验证论文的结果,这也是保证科学结论可靠和客观的重要措施。但具体到一些尖端领域的研究,却存在难题。

  有意思的是,黄禹锡尽管也承认造假,但却一直坚称自己已掌握克隆技术。那么,如何来验证他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呢?事实上,黄禹锡的一些研究是否能得到可重复的证实的确困难,正如《干细胞》杂志主编、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柯特·齐温便认为,即使黄禹锡在2004年的研究得不到证实,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一实验是作假。同样也不能认定他所有的研究都是作假。因为一种尖端技术刚刚出现后,要重复它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研究者以正当的理由,以成果和技术保密为由不提供技术细节,这种成果就难以验证。同时,一种成果或技术刚出来,世界上有能力进行同样研究的实验是少而又少,验证它当然困难。

  另外,由于克隆技术是一项敏感的技术,一些国家,尤其是拥有这方面技术的先进国家,对此都全面禁止,也就导致了一些有能力的研究人员和实验室不能及早验证黄禹锡的研究成果。

  这个问题自然产生另一问题,在黄禹锡事件后,一些禁止克隆研究的国家是否会调整本国的科技策略?比如,放宽对克隆研究的限制。

  早在2005年2月18日的联合国大会上,由洪都拉斯提出、美国等国家支持的禁止任何形式人类克隆的宣言,就在191个国家之间产生分歧,有支持,有反对,也有弃权。而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坚决支持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也因此而阻碍了这些国家的克隆和干细胞研究,即使是治疗性克隆也不允许。

  可以说,黄禹锡事件最令美国人担心。这种担心表现为正反两个方面。正面是积极要求美国政府松动或重新考虑干细胞研究。因为,无论从哪个方面衡量,美国都是最有科学技术实力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国家,而且已形成的科学研究监督措施和系统也是最强大的,例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和监督系统。如果不允许最有能力和监督最严密的国家进行这类研究,它就会流入其他国家,甚至落入私人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科学研究造假,因此美国应重新考虑干细胞和克隆的研究政策。



保守人士质疑干细胞研究

  而担心的另一面,则是对克隆研究持否定态度的保守人士的质疑,认为干细胞研究几乎没有任何价值。正如美国天主教的理查德·德夫林格所说,如果黄禹锡的研究成果是假的,那么也就是说世界经过七年努力之后,仍然无人在“治疗性克隆”临床应用领域取得初步的成功。这种怀疑不可避免地会成为美国及其他对克隆技术心存疑虑又加以限制的国家,找到对干细胞研究进一步禁锢的口实和理由。

  最后是公众对克隆和干细胞技术的信任问题。毋庸置疑,黄禹锡事件的确影响到公众对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的信任,韩国股市的涨落最能说明问题。在2005年12月16日,当黄禹锡承认自己的实验有“致命错误”时,韩国“干细胞概念股”开盘后便纷纷跌破15%限幅。当天,反映干细胞概念股的韩国高新技术股指数近乎恐慌暴跌,总市值一天之内就缩水近3.3%。这种现象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黄禹锡冲击”。

  不过,公众因黄禹锡现象对科学研究和成果的信任危机,注定是短期的。因为,黄禹锡事件毕竟只是科学研究中的极少数现象。而且如果给予时间,一切造假都会被揭穿,科学永远不容忍造假。

  同时,如果假以时日,包括干细胞研究、基因治疗等在内的生物医学尖端科技必然会慢慢获得突破,并造福人类。毕竟,科学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本质在于科学只用事实和客观成果说话,而且总是剔除那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内容。

  正如一位美国前总统所说,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欺骗一些人,也可以在任何时间欺骗任何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科学研究更是如此。一切皆需要时间,科学成果和应用更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