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专题中华健康快车

医生的价值在车上能得到正常的体现

来源: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
摘要:每天我和另外一个眼科大夫要做二十多例手术,多的时候要完成三十多例。要知道,我们医院眼科一年的手术量大概是两千例,其中白内障的手术占了一半,也就一千例左右。而且,这一千例手术是由20多个眼科大夫共同完成的。像我这样资历浅的年轻医生,做手术的机会就更少了。...

点击显示 收起

  李明伍: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1999年毕业于 ,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2000年,在第二列“健康快车”任医务主任,全权负责列车医院上的医务工作。服务的站点有:贵州-遵义、广西-河池、青海-平安驿、河北-平山、重庆-万盛。

  当时我32岁,硬着头皮上了车。

  1999年,医院领导提出派我去“健康快车”当医务主任的时候,我特别犹豫,怕不能胜任。因为在单位,碰到棘手的事情,可以向领导请示、向导师求教,可让我带着一个由8个来自不同科室的同行到偏远的地方独立工作一两年,我还真有点怕,最怕的就是出医疗事故。当时我32岁,带的队员平均年龄也就30岁,真感觉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没办法,领导让放手去干,我也就硬着头皮上了车。

  对一个眼科大夫来说,在“健康快车”上工作的经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从上了车的那天起,我的神经就一直紧绷着,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天我和另外一个眼科大夫要做二十多例手术,多的时候要完成三十多例。虽然很累,压力又大,但收获同样很大。要知道,我们医院眼科一年的手术量大概是两千例,其中白内障的手术占了一半,也就一千例左右。而且,这一千例手术是由20多个眼科大夫共同完成的。像我这样资历浅的年轻医生,做手术的机会就更少了。可在车上,我们每一站都要做一千例,算下来,我自己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做了两千多例手术。这个数字,对一个眼科大夫、尤其是年轻的眼科大夫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手术的量是医生累计经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手术完了,病人却没有知觉,当时我的头发都立起来了。

  千小心万小心,还是出了岔子。我们在青海站的时候,地方上送来的一个病人,手术前一检查,发现他的血糖高。糖尿病患者如果动手术,会出现并发症,车上急救的设备不全,所以对这些患者,我们都是让他们先到地方医院去治疗,把血糖降下来,再到车上做白内障手术。当时,这个患者挺失望地下车了。过了几天,他第二次上车来,一查,血糖还是高,没办法,只好劝他回去尽快降血糖。等他第三次上车来,血糖正常了,我们都为他高兴,安排第二天做手术。手术很顺利,十多分钟就做完了。成人的白内障手术是局部麻醉,手术中病人是有意识的,手术完了,一扶病人,照理他自己就起来了。可是,我一推,他没动,我的头发一下子都立起来了——难道病人死在手术台上了?赶快急救,一测血糖,只有 ,而正常人的应该是600多 ,差了 。他怎么能不休克呢!赶紧推了一针强补糖剂,也才200多。药打下去,病人慢慢醒过来,我的背上都已经汗湿了。后来才知道这个患者没有钱去医院控制血糖,从别人那里听说不吃饭血糖就会降低,由于复明的愿望特别强烈,加上不了解这样做的后果,就采取了极端的做法,连着三天没吃饭。从那以后,我们的术前把关更严了。

  导师批评“不思进取”

  遗憾的是,我在“健康快车”上累计的经验,一直没形成论文。那两年,我的心思都花在治疗病人上,没出论文,导师都批评我“不思进取”了。医学论文是最要求严谨的,一般在做了大量的病例后,还要随访病人,最少要观察半年,得出的结论才是可靠的,才能拿来做论文的依据。我们在每站只停留三个月,也不知道那些病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真希望能有机会,去挨个做回访,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作论文,一方面也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别的医生。

  医生的价值,在车上能得到正常的体现

  说这话你可能不以为然,但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是这样。城市里的人得到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多,对自己的病情也比农村和偏僻地方的人要重视,这是好的。可让医生头疼的是,城里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一知半解,他从一些带夸张成分的广告、报道中得到一些误导性的消息,然后用这些去质疑和影响医生的治疗。在“健康快车”上的病人就不一样,他们朴实单纯,对医生很信任,我们也能专心工作,这样积极的配合使治疗效果很好,我的心情一直也特别好。

  一小包瓜子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侯家里也很穷,但是我们在“健康快车”上遇到的一些患者,他们的贫困是我以前没有见过的。记得在河北省平山县,有一个患老年性白内障多年、双目失明的老太太,我们为她做了复明手术以后,老太太特别感激,专门从家里拿来一小包瓜子,一定要我们收下,她说家里没有别的象样的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有这点瓜子。车上有规定,我们也从来不收患者送的任何东西,可是老太太留着泪非要我们收下。你说,叫我们怎么吃那包瓜子?这件事到现在想起来,心里还特别难过……

  生在偏远地方的人要为生存付出更多的努力,城市里的人应该为他们做些事情。

  我们每周可以休息一天,当地也常为我们组织一些游览的活动。记得在游览青海湖的时候,车子出了市镇,越走越荒凉,要走很多里路才有一户人家,当时我特别感慨,觉得生活那里的人真不容易,他们要为基本的生存付出更多的努力,根本没有条件来谈医疗。所以,像我们这样生活在城市里,享受现代生活种种便利的人,真应该为他们做些事情。

  不用显微镜,手术后病人视力恢复到1.0。

  在“健康快车”上工作的时候,我结识了很多地方上的医生,都是同行,工作条件却相差很远。记得我们参观过青海省互助县医院,医院经费紧张,常规的眼科设备都买不起,但他们一样治病救人。当时那里有一位眼科医生,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用肉眼做白内障手术,术后病人视力恢复到1.0。而像我这样大城市里的眼科医生,用的都是最好的设备。包括在车上,我们的设备在当时国际上都是一流的。当地人夸我们医术高,那是因为我们有好的设备,好的学习机会。所以,我觉得自己没什么可骄傲的。

  医生做的,只是画龙点睛的工作。

  为偏远地方贫困的人做手术,我们医生得到很多的赞美,其实,有很多人都为“健康快车”做了努力,只是他们的工作不容易被看见,媒体都忽略了。如果把“健康快车”这个事业比作是造一条龙出来,那么,医生做的,只是画龙点睛的工作,整个龙的架子是由更多无名的人搭起来的,他们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艰苦和烦琐的工作,比如前期的层层筛选检查、中间的组织宣传,后期的安置等等,还有连我们都不知道的、却不可缺少的工作。

  回到北京,好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都市的生活。

  在车上干了一年多,要不是爱人生孩子,我还不想回北京。在车上,生活虽然单调,但心里很充实。回来后,每天在医院上班,忙了一天,却没有充实的感觉,还要应付评职称、分房子、搞好人际关系等等杂事。看病的时候又要考虑医患关系,特别累心。在车上虽然工作压力大,但心里很单纯,每天都有收获。回到北京后,觉得城市生活特别浮躁,不由得怀念车上的生活。我调整了一两个月才适应过来。如果有机会,真希望还能去车上工作。

作者: 2007-5-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