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行业资讯专题世界精神卫生日

河北精神病患者千万 讳病忌医就诊率仅5%

来源:燕赵晚报
摘要:“示范区”破解精神疾病困局核心提示前不久刚刚出炉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省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4。04%,这就意味着全省的精神疾病患者接近1000万人。为了普及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减少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我省于今年2月在保定市设立了两个“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示范区”,试图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

点击显示 收起

  “示范区”破解精神疾病困局

  核心提示 前不久刚刚出炉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省各类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4.04%,这就意味着全省的精神疾病患者接近1000万人。

  为了普及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减少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我省于今年2月在保定市设立了两个“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示范区”,试图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防治模式。

  讳病忌医现状令人吃惊

  日前,我省首次精神疾病(18岁以上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新鲜出炉。其结果显示,全省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高达140.47‰。这就意味着,每一百人中就有14名精神疾病患者,而全省的精神疾病患者接近1000万人。

  这个数字令许多人感到吃惊,甚至还引起了部分人的不安。其实,这个比例与兄弟省市的情况大体相当。之所以让人感觉比例偏高,是因为它包含了各种类型的精神疾病,比如社交恐惧症、酒精依赖性和滥用性障碍、神经性厌食、贪食、心情恶劣、重性抑郁、强迫症等等,而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精神分裂症。

  据省六院副院长栗克清介绍,通过调查他们发现,我省的精神疾病就诊率不足1/5。这就意味着,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高达800万。即使是群众知晓率较高的精神分裂症,在我省的就诊率也只有30%。而危害极大,甚至会引发患者自杀的抑郁症,在我省的就诊率只有5%。

  事实上,即使是轻度的精神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也有转化为重症患者的可能。由此而引发的患者死亡、致残及肇事肇祸悲剧正在不断上演,成为社区难以控制的安全隐患。据国家卫生部统计,由精神疾患引发的社会负担,约占我国各类疾病总负担的1/5,不仅排名于首位,而且远远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病种。

  那么,精神疾病的就诊率为何会如此之低呢?据省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精神卫生知识宣传不足,患者得了病也不知道;二是患者和家属不愿承认患病,更不愿意到专业医疗机构治疗;三是精神疾病治疗期长,且容易反复,经济负担较重。一位工作人员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国的卫生防控工作就像一个水桶,而精神卫生防控正是那个最低的挡板,这种现象已令人不能不关注。

  “示范区”展开破冰之旅

  其实,精神病患者就诊率严重偏低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从2005年开始,卫生部在全国设立了60个示范区,目的是探索重性精神疾病的综合预防和控制肇事肇祸行为的有效机制。在我省,这样的示范区共有两处,即保定北市区示范区及清苑县示范区。

  据省精神卫生示范区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勇介绍,这两个示范区从2006年2月开始启动,由省第六人民医院抽调专业医务人员负责实施,覆盖人口80多万。工作人员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及村委会的协助下,不仅上门对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诊断、登记,而且进行了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

  据统计,工作人员共为1295名精神病患者建档立卡,且从其中筛选出149名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免费进行治疗,每月回访一次并作康复指导。此外,他们还免费应急处置肇事肇祸事件63人次,安排紧急住院19例。通过这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示范区内的肇事肇祸倾向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也大大减缓。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组织300多名基层医务人员、居委会干部、个案管理员、重症患者家属进行了专业培训,还在社区、学校和村庄等场所,进行了20多场针对性很强的精神卫生讲座。通过这些培训和普及工作,轻度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干预,有望由基层诊所来完成。

  据保定北市区新华村居委会刘主任介绍,仅在他们的辖区,被列入重点防控对象的患者就有10名,其中一名患者曾用西瓜刀在妻子后背连砍28刀,还将赶来制止的母亲砍伤。此前遇到这些患者病情发作,邻居和家属只知道害怕,几乎是束手无策。经过省六院医生的宣传,大家基本上掌握了患者肇事肇祸的处置方法,病人刚有发病苗头时就可以采取措施了。

  据了解,创建示范区项目的资金,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部分来自于省六院的自筹资金,该项目将持久地开展下去。

  将预防触角伸入社区家庭

  精神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低,在国内是一个普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精神疾病防治采用的基本模式是“患者+专业医院”。在这种模式之中,社区诊疗机构和综合医院几乎被完全排斥,精神疾病患者一旦发病,只能送进专业医院。这不但给为数不多的精神疾病医院带来压力,而且加大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患者的最终康复。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医院其实并不利于病情的康复,最好的康复环境应该在患者家中。只有在家庭之中,他们才能避免外界的歧视,并得到精神上的抚慰。这也是示范区样本的真正意义所在。

  省精神卫生示范区项目专家组组长栗克清表示,目前示范区探索的正是“患者+社区+医院”的全新精神卫生防控机制。在这种机制中,首先要求患者本人和家属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以便使精神疾病处在初级阶段时,便可在社区诊疗机构中得到初步治疗和有效干预。那些病情没能得到有效控制的病人,也可及时送到专业医院治疗,不至于耽误病情。通过专业医院治疗得到缓解的患者,又可以重新回到社区和家庭,配合有效的社会行为进行康复治疗。

   “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将精神卫生保健工作前移到社区,由原来的医院治疗向社区源头预防过渡,最终逐步达到降低病人诊疗费用、降低致残率和消减专业医院规模的目的。”说起精神卫生防治的前景,栗克清充满了信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要实施这种全新的防病机制,除了政府的资金支持,还需要社区、民政、公安等多部门的合作,而社会行为对患者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为恢复劳动能力的患者提供一个工作岗位,不但能够减轻他们的家庭负担,还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心智,巩固康复的成果。反之,如果他们受到歧视和刺激,就有可能出现病情反复,而这项工作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是无能为力的。关爱精神疾病患者,减少社会隐患,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

  样本的意义在于推广。通过示范区艰难的破冰之旅,我们看到了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美好明天。

作者: 2006-1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