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台湾塑化剂风暴愈演愈烈,“毒食”仿佛无处不在,民众惶恐不已,生怕自己吃过或喝过的东西不安全。过去以品质取胜、畅销全球的“MadeInTaiwan”(“台湾制造”),如今形象也大打折扣。如何控制这场风暴的影响,重建消费者对台湾食品的信心,已经成为很多岛内民众关注的问题,导报记者也就此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请他们给出各自的建议。
宣传 信心先从再认识开始
目前,在台湾各大电视节目中,不论是专科医生,还是研究学者,都是热门嘉宾。在这些专业人士眼中,塑化剂绝对不是陌生物,当前除了继续追缴“涉毒”食品,最重要的就是要告诉民众,误食塑化剂之后,要如何正确应对。只有正确认识塑化剂,后续才可能真正摒除其危害,重塑台湾食品安全形象。目前台湾各大医院都已经针对塑化剂相关问题,开设专门的咨询专科或热线。
台湾“扫毒专家”、新光医院肾脏科医师江守山称,近来市面上开始流行排毒产品,都是些骗人的把戏。其实只要停止吃含有塑化剂的食品,多喝水,塑化剂就可以自行排出。另外,有民众担心长期食用“毒食”,体内有毒素堆积,江医师则表示,新鲜蔬果富含抗氧化剂,多吃也有助于体内毒素排除。动物研究表明,停用塑化剂食品,动物生殖器官会在65天内恢复,如果补充了抗氧化剂,可在45天内恢复。
鼓励 发动良善道德作风
在最早公布的五大类问题产品名单中,并不涉及钙片类,但“台塑生医”就主动将自己的产品送检,结果旗下有好几款产品“中标”,然后他们就主动下架,并向新闻界高调公布。台湾“名嘴”姚立明指出,现在涉及产品太多了,官方根本没办法全部都查处,所以只要有良善厂商自行公布问题产品,并主动下架,就要给予鼓励,媒体也要不吝惜版面给予正面报道,让商家的良善传导到更多人那里。姚立明强调,台塑自己做出了表率,自然会让民众重新信任。
行规 重定标准助行业洗牌
台北市议员王鸿薇称,很多问题产品都通过了台湾最高标准GMP,“这让老百姓还能信任吗?食品行业真的应该重新洗牌”!
对此,台湾食品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詹岳霖强调,当局应该更注重原物料的供应和供应商的遴选,将食品添加剂厂商也纳入GMP规范。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则建议,塑化剂添加在起云剂中,起云剂是复方,成分复杂难以检验,希望当局能考虑实施食品添加物需要许可证制度,以保证食品中的所有添加物都是食品级,不会危及公众安全。
法规 “治乱世须用重典”
台湾荣总医院临床毒物科主治医师杨振昌毫不客气地指出,目前台湾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刑罚确实太轻了,而且很多厂商和执法单位本来就熟悉,甚至还可以说情,“让我先销售,然后再来罚”这种情况都曾经发生过。
“一瓶罚30万,都嫌不够!”另一位刘医生呼吁,就该加重刑罚,让这些黑心厂商倾家荡产,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才能有威慑作用。“大陆涉及食品安全,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啊!”刘医生建议,这一点上,台湾应该向大陆学习,“现在是乱世,必须用重典!”“不然让民众谈何恢复信心!”
沟通 积极主动向岛外说明
此次塑化剂风暴也冲击广大岛外市场,如何在这些地方重建对台湾食品安全的信心,也是台当局的重要任务。因此全面清查结束后,台当局应该牵头向各方说明,这是台“经济部”和业者共同的态度。
据悉,台湾将透过外贸协会向大陆进口商、大型超市和经销据点,说明台湾所采取的食品安全检验与管理措施。同时,利用在大陆举办拓销活动以及参加大陆举办食品展的机会,倡导台湾在加强食品安全上的做法。
至于其他地区,台湾官方将制作相关英文说明,并积极参加各类国际食品展,说明台当局与业界实行的措施。(记者 张燕娟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