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行业资讯专题医疗卫生改革

世卫组织驻中国代表建议医改不能只靠市场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首席代表贝汉卫近日接受采访对中国医疗改革发表自己观点三年前,SARS让大家熟悉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首席代表贝汉卫。这位来自荷兰的医学博士,带领他的工作小组,与中国政府积极合作,在控制SARS蔓延中发挥了作用。2005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引起全国热烈讨论的报告,结论是“中国的......

点击显示 收起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首席代表贝汉卫近日接受采访对中国医疗改革发表自己观点

  三年前,SARS让大家熟悉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首席代表贝汉卫。这位来自荷兰的医学博士,带领他的工作小组,与中国政府积极合作,在控制SARS蔓延中发挥了作用。

  2005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引起全国热烈讨论的报告,结论是“中国的医改基本不成功”。这份报告正是在贝汉卫的工作小组支持之下发表的。

  近日,记者见到了贝汉卫博士,针对中国的十一五规划,这个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中国要履行对WHO的承诺,达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你对此怎么评价?

  贝汉卫:“十一五”中国也面临很多难题,让人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政府承认了很多人看不起病的现实,而且已经确立目标,让人人享有基础医疗保健。

  “十一五”规划,就主要讨论了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是我认为这个推广的体系,并不能解决农村全民享有医疗保健的难题,尤其是农村有大量的贫困人口。

  得出这个结论,我认为有几个原因:第一,这个医疗体系是以现金报销为主,农村贫困人口没有现金看病;即使他们有现金,报销的比例平均只有30%,其余的70%还是付不起。

  第二,这个体系是针对大病的保险,而且是自愿加入的,不是强制执行,这样人们会有一个逆向选择,身体差的人,会加入这个体系,有人比较健康,他觉得自己没有实惠,所以根本就不参加。

  从欧洲的经验来讲,欧洲通过强制手段来实现全民尽保,给一个基本医疗服务包预付医疗费用,代替从患者身上收取费用,这样可以杜绝医生拼命开药;而且,全民尽保,也保证了资金筹集,能够做到医疗的全民覆盖。

  医疗引入市场机制须慎重

  记者:你曾提到,中国其实把医疗当作商品来搞,你认为医疗不应该过多引入市场机制?

  贝汉卫:在中国,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大多数人都获得医疗服务,而且政府的目标是要让人人都看得起病,这个目标不能主要由市场手段解决。因为市场机制有负面效果,它的实质就是,有钱你能看病,没钱你就不能看病。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要提高效率,可以引入市场手段,但前提是不能牺牲老百姓的利益。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