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健康生活育儿宝典婴幼儿

孩子出生应记录“生长轨迹”把握两个拔高关键期

来源:《广州日报》
摘要:遗憾的是,他从出生开始,身形就一直比同龄人“小几个码”,只有101厘米的身高、13公斤的体重让他现在看上去不过是个三四岁的孩子,因此上小学以来体育课就没有及格过。春节快到,小朋友们又大一岁,“孩子快高长大”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但是,还有一些孩子像小勇一样,年龄长了,身高却总是落后于同龄人。专家指出,从......

点击显示 收起

  医学指导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黄永兰

  小勇今年8岁了,读小学二年级的他思维活跃,文化课成绩在班上排中上水平。遗憾的是,他从出生开始,身形就一直比同龄人“小几个码”,只有101厘米的身高、13公斤的体重让他现在看上去不过是个三四岁的孩子,因此上小学以来体育课就没

有及格过。

  春节快到,小朋友们又大一岁,“孩子快高长大”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但是,还有一些孩子像小勇一样,年龄长了,身高却总是落后于同龄人。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内分泌科,这部分小患者占门诊量的1/4以上。专家指出,从孩子出生家长就应定期测量、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如果发现孩子有生长迟缓的趋势,应该把握两个关键的“追赶期”尽早治疗。

  孩子为何长不高?激素分泌“怠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黄永兰介绍,每天到该科来就诊的小患者中,有1/4~1/3的都是像小勇这样生长发育比同龄人慢几拍的小朋友,和因性早熟来看病的小朋友数量相当,到了每年寒暑假,内分泌门诊的“小个子”就特别多。

  这些小患者体内各脏器往往没有问题,没有因为慢性病而服用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的药物,智力发育也没有异常,之所以会身材矮小,一部分是因为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所导致。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分泌,能促进生长,使长骨生长、人体增高,是调节人体生长的主要激素。除了生长激素以外,甲状腺、性激素也参与生长发育的调节,这两者的分泌不足也可导致矮小。

  另外,一些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病,比如Turner综合征,会使女孩子卵巢发育不良,进而引起青春期延迟、身材矮小。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发育迟缓、出生时身高体重明显小于正常儿的孩子,在之后的成长中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当然,长期营养不良、长期在恶劣环境下生活都是影响身高的因素。

  矮小孩子不妨做“贪睡虫”

  专家指出,充足的睡眠和营养、积极的运动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别强调早睡的作用,因为早睡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和发挥作用,最好让孩子在晚上10时以前睡着。

  如果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身材矮小的孩子,医生会给予生长激素注射治疗,尽早治疗能尽早缩短孩子身高和正常儿童的差距,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今后发育。出生低体重儿和暂时未能找到明确病因的矮小儿童,用生长激素也有一定效果。如果是因为甲状腺素、性激素分泌不足,也应该补充相应的激素治疗。

  早发现 测录孩子“生长轨迹”

  据了解,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身高体重、喂养状况、微量元素检查、内分泌评估和骨龄测定等来判断孩子是否发育迟缓,同时找出发育迟缓的原因。

  “但是我发现,有些家长并不清楚孩子的‘生长轨迹’,问他们‘孩子去年长了多少厘米?’他们却回答不出来。”黄永兰建议,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就应该准备一本专用的本子,定期测量并记录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如果三岁以下婴儿每年长高少于7厘米、三岁至青春期前每年长高少于3厘米~5厘米,或者青春期期间每年长高少于5厘米~6厘米的,可能说明孩子有生长迟缓的问题。

  家长还可以留意比较孩子和同龄孩子的身高。她提醒,如果孩子的身高明显比同龄人矮,或者以前处于正常水平,但逐渐滑落到中下水平了,都显示孩子有生长迟缓的可能。

  早治疗 把握两个关键追赶期

  黄永兰表示,身材矮小的孩子要追赶身高差距,有两个关键时期,家长应该好好把握。对于宫内发育不好的,比如早产儿,或者足月出生但是出生体重低于标准等“输在起跑线上”的小朋友,“奋起直追”的最佳时期是在两三岁以前,“过了这个时间,落下的差距基本就很难再补上”。

  另一个追赶关键期,是在孩子青春期“拔高”之前。黄永兰说,临床上遇到不少家长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发现孩子长不高才开始着急,比如一个女孩子来看病时已经来月经两年,身高只有1.37米,检查后发现她的骨头已愈合,也就是身高已基本稳定、不会再生长了。“青春期的长高,其实和青春期之前的‘基础身高’有很大关系,如果发现孩子一向身材矮小,越早到医院评估是否发育迟缓就越好,如果拖到青春期才到医院看,治起来就会比较麻烦了。”

作者: 2010-3-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