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美容瘦身玉洁肌肤

晚睡族美颜补救七个妙方

来源:yesee.qianlong.com
摘要:一、重视晚睡前的“晚餐”皮肤在得不到充足睡眠的情况下,会出现营养(水分、养分)的过度流失,在晚餐时多补充一些含维生素C或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利于皮肤恢复弹性和光泽。三、“晚睡”却不“晚洗”一般而言,皮肤的作息时间是在晚上10∶00~11∶00点之间进入晚间保养状态。如果有条件的晚睡族群,在这段时间里,......

点击显示 收起

  如果说十二点能正常上床睡觉,也许你会高兴的大叫上帝保佑,每天早上的大大的眼袋和黑眼圈代替了你美丽的妆容,这时你不得不为你的健康和皮肤的健康考虑一下了。

  一、重视晚睡前的“晚餐”

  皮肤在得不到充足睡眠的情况下,会出现营养(水分、养分)的过度流失,在晚餐时多补充一些含维生素C或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利于皮肤恢复弹性和光泽。

  晚餐包括:

  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动物肉皮”,大量的水果中都富含维生素C,或者口服1~2片维生素C片。

  含有胶原蛋白的产品:

  左:HR赫莲娜胶原蛋白日霜 

  防止胶原纤维的老化,质地轻盈、柔滑,极易被肌肤吸收。

  右:FANCL 胶原蛋白美肌饮料

  内含5000mg胶原蛋白是肌肤储水和维持弹性的必要元素。

  晚餐应杜绝:

  辛辣食品,防止皮肤中的水分过度蒸发。敏感性皮肤应尽量少食海鲜。酒精类饮料对皮肤的养分吸收和保有大打折扣,因而尽量少用。

  二、给足充沛的水分

  在熬夜时,应该注重让室内空气保持通畅并有一定的湿度。

  如果无法改变身处的环境质量(如酒吧、饭店、工厂生产线等),就更要在护理上稍微用心了——使用含有充足水分和养分的乳液,易于皮肤吸收。

  精彩保湿产品:

  左:雅诗兰黛水漾全效保湿霜 

  干性肌肤的绝配滋润伴侣。防粉刺配方,通过皮肤和眼科医生的测试。

  右:娇兰伊诗美柔滑均衡爽肤水

  清新温和的质地,使肌肤柔软、有光泽,同时具有保湿的功效。

  三、“晚睡”却不“晚洗”

  一般而言,皮肤的作息时间是在晚上10∶00~11∶00点之间进入晚间保养状态。

  如果有条件的晚睡族群,在这段时间里,一定要进行一次皮肤清洁和保养。用温和的洁面用品清洁之后,涂抹前述的保湿营养乳液。

  这样,皮肤在下一个阶段虽然不能正常进入睡眠,却也能正常得到养分与水分的补充。

  四、喧嚣中的“镇静”

  由于睡眠的缺失,喝浓茶或咖啡、酒类等维持兴奋是晚睡人习惯采用的方法。这样却容易出现黑眼圈、眼袋、皮肤晦暗无光等。

  1.有条件的晚睡者可用棉签蘸放凉的盐水敷压眼周皮肤。喝过的茶叶用纱布包成扁平的小包也是很好的凉敷用品。

  2.处于公众环境中的晚睡者可将毛巾、手帕等随身可用的柔软棉织物,用流动着的自来水冲湿,越凉越好,然后趁去洗手间的便利时机将其敷在面部,尤其是两颊及眼部、颈部,约3~5分钟即可

  五、熬夜人士护胃有法

  经常熬夜的人,中医称之为阴虚火旺之人,此类人也常有肠胃毛病,可通过食疗改善,达到护胃目的。

  食疗方一:生地瘦肉汤

  材料:生地15g、瘦肉250g

  制法:煲汤饮用

  适用:2-3人量

  食疗方二:鲜百合银耳糖水

  材料:鲜百合30g、银耳30g、雪梨1个、燕窝10-30g、冰糖适量。

  制法:放冰糖与其他材料炖糖水

  适用:2-3人量,有养阴凉血之健胃作用

  食疗方三:土茯苓芡实汤

  材料:土茯苓30g、芡实30g

  制法:煲汤饮用

  适用:2-3人量,适合大便湿热、便溏者,可清热,令大便恢复正常。

  食疗方四:玉竹汤

  材料:玉竹30g、瘦肉半斤

  制法:材料共煲汤

  适用:2-3人量,适合大便燥热便秘者。

  六、熬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熬夜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很累,但是无论多累,中间最好不要上床休息,就像机器一样,突然开突然关的,对身体非常不好,一定要等事情忙完再休息。

  2.若困乏的时候事情还没有忙完,则可喝咖啡或茶水等有一定的刺激性的饮品来提神,但要注意应热饮,浓度不要太高,以免伤胃。

  3.熬夜时,大脑需氧量会增大,应时时做深呼吸。

  4.事情忙完后,一定要收心,即使不睡觉,也要坐在椅子上收心。

  七、熬夜后的补救措施

  1.睡前或起床后利用五至十分钟敷一下脸(可使用保湿面膜),来补充缺水的肌肤。

  2.起床后洗脸时利用冷、热交替剌激脸部血液循环

  3.涂抹保养品时,先按摩脸部五分钟;

  4.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枸杞茶,有补气养身之效。

  5.做个简易柔软操,活动一下筋骨,让精神旺起来。

  6.早饭一定要吃饱,但是不能吃凉的食物。

  当然了晚睡族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早早的睡觉,如果实在不能的话,那就一定要记得这些保护你自己的方法。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