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即将出台的保暖内衣新标准规定保暖内衣保暖率均不得低于30%。一件普通的棉毛衫保暖率是25%左右。一般而言,保暖内衣的保暖率比普通棉毛衫仅高10%左右,但价格要高出好几倍、乃至几十倍。
保暖内衣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称得上“中国特色”。
随着天气变凉,从9月份开始,又一轮保暖内衣价格战在很多大商场展开,“纤丝鸟”、“婷美”、“暖倍儿”、“猫人”、“南极人”等品牌的保暖内衣均有亮相,有的旧款每套价格已由368元暴跌到68元,新款也从号称的598元降至200元销售,折扣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在几家大商厦里,记者看到新款价格也有维持在五六百元价位上的。一些商家也表示,今年的保暖内衣与同期相比销售情况并不如往年火热。
往年的保暖内衣多以“纳米材料”、“远红外”、“暖卡”、“魔卡”、“炭卡”、“热力卡”、“塞维卡”、“莱卡”等“高科技”术语,宣传自己的面料。今年的保暖内衣更多地加入了羊毛、羊绒、驼绒等已经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成分。号称不用染色、更健康的天然彩棉也是今年的流行面料之一。
面对保暖内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有些人觉得挺好的,穿上保暖内衣以后,更轻便了;有些人根本不相信它的保暖作用;有人花两三百元买了一套,穿上没感觉与普通的棉毛衫有何区别;也有人觉得穿上并不舒服而不愿意再穿。
炒作概念,失信公众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3000多家内衣生产厂家中,保暖内衣生产企业就有近500家,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几年来,保暖内衣领域一直是鱼龙混杂,产品良莠不齐。各厂家电视广告上的“高科技”术语令人迷惑。对此,不少专家通过媒体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要被广告语迷惑,不要盲目轻信诸如“卡”、“素”等所谓高科技概念。
国家强制性标准中,对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名称的命名都有明确规定,而部分生产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随心所欲地为纤维命名,将其称为智能性纤维、多层复合功能纤维等,使消费者无法辨别组成保暖内衣的真实成分。
而且有专家介绍,被促销员说得天花乱坠的这些新奇面料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玄乎。比如,暖力卡、热力卡是腈纶,塞维卡是聚酯,魔卡是具有弹性的氨纶,莱卡是美国杜邦公司为其生产的一种人造弹性纤维“氨纶”注册的产品商标名称。说起来高科技新词中竟有许多是我们熟悉的产品面料,虽然,新工艺也许使其品质有所提高。
2000年,保暖内衣行业曾爆出:有中国保暖内衣“开山祖”之称、明确标榜为绿色环保产品的某品牌保暖内衣依靠内夹一至两层塑料薄膜保暖,这一消息令各地市场纷纷退货,最早引发人们对保暖内衣的质疑。
有业界人士这样总结到:“保暖品牌经营者和保暖客户大多是行外人。内衣生产技术门槛并不很高,他们轻易进入这个行业后,通常采用‘一款保暖产品+一个保暖概念+一名形象代言人+一条狂轰滥炒广告+一场疯狂打折与促销活动’的
营销模式快速淘金。”
甚至有人做出这样的断言:“众多的生产厂家进入,说明这个行业没有技术壁垒,行业进入门槛低。服装尤其像内衣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完全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中国几乎没有任何高科技可言,如果有也只是像美国杜邦等一些国外公司的新材料而已,行业利润非常低,有一点可以证明,目前在中国境内没有一个外国品牌参与保暖内衣行业的竞争。”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一位老化学工作者眼中的保暖内衣
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一位退休的研究人员,他表示,依据常识中对纤维的了解,所谓保暖性能差别不会太大,比如有的产品广告说,冬天那么冷,有个保暖内衣就可以过冬。他认为广告很大程度是吹嘘,是名不副实的,也让人不敢相信。他了解到,最开始的保暖内衣是里层加塑料,加银色的、可以阻挡热辐射的金属材料。因为密封,可能不透气,与温室效应似的,因而也就不舒服。有些厂家炒作所谓“红外”,其实所有发热的东西都有红外,包括人体本身也要发热、也有红外。这位研究人员表示,他不太相信保暖的效果,他还是习惯穿老式的棉内衣,衣柜还挂着有别人送给他的保暖内衣,搁了几年也没穿。不过他也承认,不同纤维的不同的织物会有它的作用,包括横着织、竖着织,织法的不同也会起很大作用。比如,以前的东西没有弹力,现在的很多布料都有弹性。厚一点的棉,如果中间保持的空气多,就保暖一些,比如盖的膨松棉被子,其中有很多空气,就暖和一些,过去死沉的棉被就不够保暖,因为静止的空气导热率低,能够更有效减少体内的温度流出。而且纤维如果变得特别细,就会有很多新的性能,包括弯曲度会增加,比如,羊绒很细,手感就舒服、温暖。合成纤维,如果纺得很细,就跟蚕丝一样,柔软性,舒服程度也会好一些。在一些纤维中适量加入羊毛、羊绒,对提高材料的保暖性也会有一定效果。但他对于广告中谈到的神奇效果表示怀疑。
保暖内衣到底有多少“高科技”
保暖内衣到底有多少“高科技”?它到底有多保暖?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中科集团暖卡专家、高级工程师李学军。2003年,中科“暖卡”在保暖内衣界引发“卡”式风潮。
中国科学院借鉴美国杜邦“莱卡”的经验,将他们的高新技术“细旦聚丙烯保暖纤维”命名为“暖卡”,“细旦聚丙烯切片技术及纤维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据称是“集改性切片技术、纺丝技术、织造技术、染整技术、成衣技术等各项尖端技术于一体,是中科院历经“八五”、“九五”计划,数十位专家的研发成果,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底,中科院中科集团投资上千万元成立了中科丝普纶公司,吸纳社会力量进行产品市场适应性开发。
李学军介绍,用丝普纶做内层的复合保暖内衣,提高了保暖内衣的透气及舒适性,保暖率一般为40%~50%,随着人们对美感的要求,中科集团与婷美公司联合推出“暖卡”保暖内衣,试图将保暖、舒适、美观融为一体。随着暖卡的推出,以绒、毛为主的保暖内衣面料设计开始占领主流市场,复合保暖市场开始萎缩。由于暖卡的保暖内衣的设计思路不仅同时要兼顾保暖、舒适、美观的要求,还要兼顾不同层次人士对保暖的需求,同时需要考虑的元素太多,使其产品在形态上产生较大的波动,暖卡的用量上也有多有少,一般暖卡用量超过40%以上的产品,保暖率一般都在40%~50%,面料的设计暖卡含量较少的,保暖率在25%~35%。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暖卡”,保暖内衣的保暖效果有差异的原因。
李学军表示,那些觉得保暖内衣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人其实是有些片面,事实上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有大量的科技劳动、大量的知识隐在其中,只是人们在享受了它的恩惠的同时却不知道而已。对纺织业来说,“别看一个小小的衣服,只做一件、两件不成问题,很简单,但要成批生产出来在市场销售就不容易,有些人说纺织是轻工业,是夕阳工业,没什么科技含量,其实可以这么说,纺织中的科技含量不比卫星上天少!”他举例说,“在织布时,织布机在一分钟内要转600转、700转,每一转中要完成开口、入纬、打纬、闭口等四五个动作,且每一个动作都要十分的准确,才能把细如发丝的丝线编织成布。在化纤纺丝中,要把一根根比头发细得多的丝每分钟拉四五千米,几十万米,甚至上百万米,不能有断头,这其中的科技含量可想而知,而其中的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大量的,是艰苦的!”他表示,其实也还有一些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的产品,但现在不能用,是因为太贵了怕人们承受不起,要逐渐改进,降低成本,缓步进入市场。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保暖内衣的科技含量肯定是有的,因为它用的原材料包括组织结构都与传统的有很大不同,这样才能在同样克重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保暖效果。即使同样名称的成分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同样是涤纶,可以有微孔、中空、细旦,各有不同的感性,不少原材料中科技含量都相当高。
中国特色保暖内衣面对新标准
王智介绍,保暖内衣更多是中国特色,在国外没有这样统一的叫法,国外有类似品种,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主要是军队在用,以减轻士兵负荷,行军方便。
李学军认为保暖内衣之所以在中国异军突起,主要是中国国情所致,比如他在美国了解到,美国人一般不穿保暖内衣,因为美国能源充足,室内温暖,出行有车。中国人不一样,不少人户外活动时间长,室内温度低,相对保暖的要求高一些。
从今年11月1日起我国将开始实行的针织保暖内衣新的纺织行业标准中拟订了保暖内衣的新标准。如保温率、透气性、透湿量等行业内新的检测评判标准,要求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识保暖内衣主要功能指标——保暖率以及单位克重的保暖率,其中保暖率不得低于30%,新标准还规定了保暖内衣上还要标明甲醛的含量等环保指标。
背景:保暖内衣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最早是在90年代中期人们通过编织技术的改进将长丝在编织面料时夹在两层织物结构之间,形成所谓三重保暖面料,并用其制作内衣,从而提高了内衣的保暖性能,构成了最早的保暖内衣的雏形。此时的面料保暖率一般在20%左右。但存在着抽丝、起球等问题。90年代末,某厂家通过在无纺布絮片中夹一至两层塑料薄膜保暖的方式形成了新式保暖内衣,轰动全国市场。虽然这在后来因塑料薄膜应用的披露引发市场哗然,但李学军认为它从保暖角度上看是起到过重要作用的,由于塑料薄膜有效地阻断空气流动,起到了相当的保暖作用,可以称为第一代保暖内衣,但由于不能透气,这种新式的保暖内衣在大多数城市市场上逐渐萎缩。
作者:
自动采集 200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