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健康生活关爱老人

老年糖友谨防未察觉低血糖

来源:医药星期三
摘要:低血糖对于长期患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尤其危险,低血糖反应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但特别危险的是发生在夜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夜间低血糖。患者可能在夜间发生了低血糖,但无低血糖早期症状,而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而后血糖的进一步降低有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这种情况是典型的未察觉低血糖症状。...

点击显示 收起

  低血糖对于长期患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尤其危险,低血糖反应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但特别危险的是发生在夜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夜间低血糖。患者可能在夜间发生了低血糖,但无低血糖早期症状,而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而后血糖的进一步降低有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糖尿病科副主任医师李爱国介绍说。这种情况是典型的未察觉低血糖症状。

  未察觉低血糖是指虽没有出现自主神经兴奋症状,但随后可能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发生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衰竭有关。与未察觉低血糖相关的因素包括睡眠、运动、性别和药物。   

  未察觉低血糖常常在睡眠状态下发生,可能与夜间自主神经的兴奋性降低有关。女性对低血糖的反应较男性低,表现为持续空腹后血糖下降程度更低,低血糖钳夹试验时的血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低,这些变化可能与性激素有关。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血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胰高糖素水平,增加发生低血糖危险。

  目前没有预防未察觉低血糖的良好方法,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有助于诊断未察觉低血糖。某些药物可能提高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性,患者睡前摄入B2受体激动剂可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但剂量过大可能会升高清晨血糖。咖啡因、茶碱可提高机体对低血糖的敏感性。

  暂时把血糖抑制目标放宽,有助于低血糖的恢复。就血糖控制标准来说,老年人可较中青年放宽2毫摩尔/升左右。如原来要求空腹血糖为4.4毫摩尔/升-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为4.,4-毫摩尔/升~8毫摩尔/升。放宽后,为了便于记忆,可分别要求老人血糖在8毫摩尔/升及10毫摩尔/升以下。特别是用胰岛素治疗和用口服磺脲类药物的患者要格外留心。在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的作用下。血糖的下降幅度比较大,血糖下降的速度也比较快,如果稍微疏忽,当血糖降到出现大脑皮层反应时,老年患者会直接出现昏迷等神经症状,这种情况很危险,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服用降糖作用平稳的缓释片.是较好的选择。

  很多老年人用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便秘却越治越严重。其实,治疗便秘的关键是方法得当,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是陷入了误区。

  滥用药物许多人为图一时之快,使用番泻叶、大黄一类的泻药,甘露醇一类的润滑剂或硫酸镁等药物治疗便秘,虽然暂时可帮助解便,但长期使用就会造成结肠神经细胞损伤,导致肠动力降低,自主运动能力减弱,对药物形成依赖,从而加重便秘。这类便秘称为泻药性便秘。

  暴力抠掏许多老年人恨便不出,干脆用手去抠或是借助其他物品(如筷子、棉签)一类器械强掏,用力不当极易损伤脆弱的直肠黏膜及肛周皮肤,造成感染、出血等更为严重的问题。还有一些老人在掏便过程中因不适或紧张而出现昏迷甚至休克。

  迷信宣传  一些所谓的排毒养颜产品,因为含有刺激性泻药,长期服用后会导致继发性便秘。一些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手术,使用不当会破坏原本正常的肠结构,反而造成直肠肛管狭窄而使大便梗阻。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