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保健常识

乳腺癌12个认识误区必须知道

来源:食品科技网
摘要:乳腺癌是一种现代都市病。我国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远远高于农村女性,根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局李光琳等人报告,1998年-2002年,北京、上海两地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分别为45。9/10万,已经接近西方乳腺癌高发国家的水平。城市女性乳腺癌高发的因素是普遍的晚婚晚育、较少的生育次数、较短的哺乳时间,以及快速紊乱的都市生活,......

点击显示 收起

    乳腺癌是一种现代都市病。我国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远远高于农村女性,根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局李光琳等人报告,1998年-2002年,北京、上海两地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分别为 45.0/10万、54.9/10万,已经接近西方乳腺癌高发国家的水平。城市女性乳腺癌高发的因素是普遍的晚婚晚育、较少的生育次数、较短的哺乳时间,以及快速紊乱的都市生活,这都导致内分泌的紊乱,诱发乳腺癌发病。

    走出乳腺癌的认识误区?随着社会非常的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提高,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女性对于乳腺癌不了解,对于乳腺癌还有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走出乳腺癌的误区,加强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很重要。下面请专家为您列出最常见的12大误区。


  乳腺癌误区一:大部分乳腺癌具有遗传

  事实:只有5%至10%的乳腺癌是由BRCA1和BRCA2的突变所引起的(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1——译者注)。

  据美国癌症学会(简称ACS)称,即使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很多情况下都没有明确的基因突变,反而是与共同的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相关。

  事实上,科学家仍没有找到乳腺癌的真正病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从未患者乳腺癌的女性与确诊患者或是高风险女性进行对比,从而找出病因。


  乳腺癌误区二:胸小的女人患病机率较低

  事实:是否患乳腺癌与胸罩的大小关系不大。所有乳腺癌细胞的发展都与乳腺导管或小叶有关,这两者的数量是所有女性都相同的,其主要功能是制造奶汁并输送至乳头。而乳房的大小,一般与脂肪的基质(纤维组织)的量有关,而这与患乳癌的机率几乎没有关系。

  建议:所有4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进行定期的乳房X光检查。


  乳腺癌误区三:乳腺癌一般都会有肿块

  事实:约有10%的乳腺癌确诊患者乳房都不会出现肿块、疼痛、或是其它的异常症状。而在检测到的肿块中,80%至85%都是良性的,它们通常都是囊肿或是非癌肿瘤,这称为纤维腺瘤。也就是说,医生应对一切的乳房肿块或其它的乳房症状(尤其是以下列出的),进行相关检查。

  乳房或乳头的触感或是外观的改变

  乳房内或乳房附近的肿块,或是腋下增厚

  乳房疼痛或乳头触痛

  乳房大小或形状的改变

  乳头或乳房皮肤内凹

  触摸时有温热感

  乳房、乳晕或乳头出现鳞片状、发红或皮肤过敏,都有可能是尖脊凹陷,类似于橘子皮剥落。

  乳头溢液


  乳腺癌误区四:乳房X光检查能预防或降低患病风险

  事实:定期的乳房X光检查并不能预防或是降低患乳腺癌的机率。该检查只能是确诊乳腺癌,从而使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降低16%。但是,通过X光检查确诊的大多数乳腺癌患者,一般患病时间都长达6-8年,而该检查对肿瘤的漏诊率高达20%。


  乳腺癌误区五:乳房X光检查会导致乳腺癌

  事实:相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的好处,X光检查的辐射伤害显得微不足道。美国癌症学会建议,4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检查一次乳房。美国FDA规定的辐射量是相当低的,相当于平均每人从天然资源中吸收三个月以上的辐射量。据FDA称,如今妇女照X光时的辐射量较之20年前,已经降低了50倍,对身体长期的影响几乎为零。


  乳腺癌误区六:避孕药可致乳腺癌

  事实:医生说,他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去建议妇女们停用避孕药,以避免患乳腺癌。90年代中期的一些研究表明,节育者的患癌风险呈缓慢的上升趋势。但研究人员提醒说,现在避孕药的配方已经改变——大多数含有剂量较低的可致乳癌的激素成分。该研究也表明,妇女在停用避孕药后,患癌的风险恢复到十年前。一些研究显示,患癌的风险可能取决于生活的种族或年龄段(非洲裔美国人和45岁后服用避孕药的妇女的患癌风险稍高),但也有研究表明,避孕药与乳腺癌毫无关联。


  乳腺癌误区七:年轻妇女不会患乳腺癌

  事实:虽然绝经后的妇女更容易患乳腺癌,但任何年龄段的妇女都有患癌的可能性。实际上,50岁以下的妇女患癌的比例占25%,且死亡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年轻妇女乳房密度较高,X光检查中难以检查出肿块。正因如此,妇女们最好从20岁开始,每月进行自我乳房检查,每三年做一次临床检查,40岁开始做X 光检查。如果你有乳腺癌的家族史,你可同时要求做核磁共振。


  乳腺癌误区八:除臭剂和止汗剂可致癌

  事实:不用这些清洁用品,也不能使你远离乳腺癌。某电子邮件称,止汗剂会阻碍你体内的毒素排出,毒素在淋巴结处堆积而导致乳腺癌。在2002年,西雅图的费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除臭剂或止汗剂与乳腺癌没有关系,从而澄清了这一谣言。

  而另一谣言推测,止汗剂中所含的某些化学物可能会致癌,如铝和苯甲酸酯,因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没有使用这类产品,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是,毒素一般不会随汗液排出,如在欧洲,使用止汗剂的人并不多,但其乳腺癌的发病率却高于美国。最后,尽管200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苯甲酸酯存在于乳腺癌肿瘤中,但目前为止,仍没有研究表明,除臭剂和止汗剂中的这些或其它的化学物会导致乳腺癌。


  乳腺癌误区九:戴胸罩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事实:我们没有科学性的或是临床性的证据来支持普通的或铁丝的胸罩会致乳腺癌的这一说法。一本名叫《衣装杀人》的书引发了这一乳腺癌误区,该书称,胸罩会阻碍毒性淋巴液从乳房中排出。

  但这只是调查的结果,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自此,一些主要的医疗机构,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癌症学会,都对这一说法进行反驳。他们认为,如果不戴胸罩真的能减少患癌的机率,也只是因为她们偏瘦,肥胖是已知的致癌的危险因素。


  乳腺癌误区十:遗留在发热的车中的塑料瓶装水能致癌

  事实:该误区谎称,热的塑料瓶会分解出如二恶英类的有毒化学物质,进入到瓶子的水中,人喝了这些水之后,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其中包括乳腺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城市环境健康中心的副主任迈克尔.查施博士称,塑料本身不含毒素,太阳光线也不能使塑料分解出毒素。

  美国大多数一次性的饮料瓶的原料都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过了大量的物质安全测试。某些证据表明,热能使塑料分解出叫双酚 A(BPA)的化学复合物到水中,动物实验证实该物质具有雌激素效应——该“雌激素效应”被认为有致癌风险。但是,美国销售的大多数一次性水瓶都是由不含 BPA成分的塑料制造的,而且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与女性乳腺癌有关。为了安全,饮用水的水瓶应标有“不含BPA”标识、并可重复使用,或是水瓶底下标有 “1”、“2”、“3”或“5”的回收标志。


  乳腺癌误区十一:乳房X光检查正常,则不担心会患乳腺癌

  事实:X光检查是乳腺癌早期发现的最佳方式,但仍是不完美的,目前的建议仍然是4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检查一次。研究表明,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乳腺癌患者,X光检查的漏查率高达20%。据苏珊博士爱心研究基金会称,X光检查只能降低16%的乳腺癌死亡率。因为一次检查显示正常,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发展成乳腺癌,因此目前的建议仍是每年做一次 X光检查。

  为了安全起见,你可以做自我乳房检查,特别要注意乳房外观或触感的变化。40岁以下的妇女每三年做一次临床检查,40岁以上的则应每年做一次临床检查和X光检查。你可以咨询医生最新的筛选技术——某研究表明,与标准X光检查相比,数字X光检查对50岁以下妇女的确诊率高 15%,对乳房密度高妇女的高11%。而X光检查对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确诊率为36%,数字核磁共振则可达到77%。美国癌症学会称,核磁共振检查与X 光检查应结合使用,而不是将其代替。


  乳腺癌误区十二:乳腺癌是可预防的

  即使你可以解决乳腺癌的某些致病因素,如肥胖和缺乏锻炼,但仍然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帮助妇女了解乳腺癌的病因,以完全避免该病的发生。

  即使同是较高风险的乳腺癌致病因素,也是有差异的,如绝经后的肥胖与酗酒后的肥胖,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病因呢,这些可能都不是病因,也没有促使病情发展,它只是与乳腺癌有某些关联。据称一种叫三苯氧胺的药物有助于降低某些高风险的妇女患病机率,而双乳房切除术可降低超过90% 的患病风险。但我们仍需做更多的研究,才能应用于普通人群的治疗。要彻底避免乳腺癌,我们需进行更多的研究,特别是乳腺癌患者与无患癌者之间的差异研究。


作者: 2012-6-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