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养生保健保健常识

透过月经看健康 “大姨妈”告诉你的那些事

来源:食品科技网
摘要:月经就像女性的“朋友”,希望与她友好相处,但她有时却会闹些小情绪:痛经、经血量少、不规律……这些变化都可能预示着身体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正常月经是女性内生殖器发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现。女子出现的周期性阴道流血称为月经,衡量女子的月经是否正常,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正常的月经应是什么样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月经就像女性的“朋友”,希望与她友好相处,但她有时却会闹些小情绪:痛经、经血量少、不规律……这些变化都可能预示着身体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很多女性朋友对上述现象很警惕,但却忽略了“量多”的问题。

  正常月经是女性内生殖器发育正常和功能健全的表现。女子出现的周期性阴道流血称为月经,衡量女子的月经是否正常,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正常的月经应是什么样的?

  1、月经期:阴道流血期间称为月经期。月经持续的天数也是因人而异。多数在3—6天之间,但从l一2天到7—8天也属于正常。

    如果周期过短或过长,或者月经持续天数过长,或月经过短,都可能有生殖器官功能性的病变或病理性改变,如月经过短,要注意子宫结核的可能,月经天数过长,要注意子宫长肿瘤的可能。

  2、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称为一个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人少至20天,还有人多达36天,这期间都算正常。

      据有关调查统计,被调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来一次月经者大概只占10%。只要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都是一样的就正常。不规则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

 


  3、月经血特点:月经血的特点是不凝固,呈暗红色。月经血中除血液外,还含有子宫内膜脱落的碎片、子宫颈粘液及阴道上皮细胞等。

     凡是月经颜色淡、质地稀薄的多跟“虚”有关,比如气虚、血虚、脾虚、肾虚、或有痰湿。凡是月经颜色深的多跟实、热、瘀、堵有关,比如深红、黯红、紫红、紫黑、墨红,质地粘稠、或有血块。当然,其中也有例外,比如寒、热两种状态,都分虚、实两个类型。例如:血热就还分实热、虚热,同是月经颜色鲜红,但实热伴月经量多,虚热伴月经量少。血寒也分实寒,虚寒。实寒的经色暗淡或夹有小血块,虚寒的色淡或如黑豆汁。

  4、月经血量:女子月经量的少因人而异,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就不正常了。

    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当然,如果因子宫、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经量过少,这情况也不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5、月经期表现

    除外月经本身的性质外,月经前后有无头晕、头痛、痛经、腹泻、情绪起伏等等症状,也可以用来帮助判断气血状况。比如月经前后容易头晕,是否是血虚?其实很好判断,观察月经就可以了。头晕同时伴随月经量少,色淡。若伴随面色苍白,牙龈舌头淡,心悸,神疲乏力等症状则为血虚。若是伴随胸闷、头重、食欲差,白带多,则为脾虚痰湿造成的。 若头晕,月经量小,色鲜红,同时会伴心烦易怒、腰膝酸软,口燥咽干,颧骨发红等症状,则为肝肾阴虚。痛经也可以区分身体虚实,一般月经前或来时痛,不喜欢按揉,月经来后,血块出来后痛减的为实痛,多由瘀阻造成的,诱因多为肝气郁结或受寒。月经若经期痛,经期后疼痛加重的,小腹绵绵不绝,很喜欢按揉或热敷的,则为虚痛,多由肾虚、气血虚引起。

    判断自己身体气血状况的步骤举例如下:

    第一步,月经周期,45-48天一次 延后 (寒、血虚、气郁);

    第二步,月经量 偏少,点滴即净 (血虚,脾虚,肾虚);

    第三步 月经颜色 淡红,浅 (血虚,气虚、脾虚);

    第四步 月经质地 稀薄,无血块 (血虚,气虚、脾虚);

    第五步 伴随症状,月经后偏头痛,小腹绵绵作痛,喜按揉。(肾阴虚,肝阳亢);

    全身状况:平日易腰膝酸软,全身乏力,头晕,心悸。吃饭食欲差,容易肚子胀,形寒肢冷;

    结论:血虚为主,肾、脾两虚。


  引起月经周期变长的因素有很多,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中枢神经-下丘脑异常

  包括精神应激性,如环境改变、过度紧张、精神打击等精神应激引起的反应;还有体重下降、神经性厌食、过度运动、药物等引起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的调节功能失调或抑制;另外还有先天性疾病或脑发育畸形及肿瘤引起激素分泌异常。

  2、垂体性异常

  指脑垂体病变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有先天性因素也有

  后天形成病变,如垂体肿瘤等。

  3、卵巢性异常

  由于卵巢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卵巢功能异常或继发病变引起月经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不规则、多毛、肥胖等;卵巢功能性囊肿;卵巢肿瘤等因激素改变而影响月经。再就是严重的盆腔感染,也可使双侧卵巢组织受到破坏,从而影响月经,甚至可发生永久性闭经,其中以结核病变多见。

  4、子宫性异常

  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破坏也可引起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子宫内膜破坏包括炎性因素,如子宫内膜结核;还可发生于产后人工流产后过度刮宫引起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或粘连等。


    月经量变多或变少是什么原因?

  人体全身的血都是一样的,我们的血都是从心脏流出来,经过循环又流回心脏,所以月经流出的血和手指割破时出的血是完全一样的。

  因为月经是子宫内膜脱落流出的血,子宫内膜受卵巢分泌的影响,而卵巢内分泌又受到脑垂体分泌的激素的影响。所以月经来潮不光是反映卵巢、子宫好不好,还反映全身的健康状况。它不仅仅是针对女性生殖健康的问题,还是整个身体健康与否的信号。
 
  据专家介绍,月经量过多、过少都不正常,都是因为内分泌不太好。如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有子宫肌瘤,月经量会很大。如果是因为吃了口服避孕药后才导致月经量过少,就要请医生参考是否要换一种避孕措施。

  怎样才能知道月经量的多少呢?专家介绍说,从医学上来测量,一次月经量30毫升算过少,80毫升是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但平时我们无法去量,不过卫生巾可以帮忙,正常的是一天换四、五次,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如果你属于上述中的一种,应及早去看医生。

  如果经血量过多或过少,月经周期太长或太短,周期不规则等现象都称为“月经紊乱”。


  月经过多

  首先,经血过多可能是器官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引致的,包括罹患血友病、血小板缺乏、紫癜、脾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硬化等,这些病症都会造成经血过多,甚至引起贫血;还有生殖道疾病,当生殖道持续有出血现象时。

  应排除怀孕造成的流产出血,其次要考虑是否罹患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特别是年龄大于35岁的已婚女性更应提高警惕。在良性肿瘤方面,如:子宫肌瘤、子宫颈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体肌瘤,也是已婚女性经血过多的常见原因。此外,异物、避孕器及生殖道疾病引发的炎症,也会造成女性经血过多。

  二是功能失调所致。功能失调性经血过多是指因激素分泌失调所导致的出血,有排卵型及无排卵型功能失调子宫出血两种。前者大都发生在生育期,原因是黄体期子宫内膜不规则剥落出血,后者常发生在月经刚来2—3年与更年期,原因是子宫内膜长期在雌激素的刺激下持续增生,造成血管得不到养分供应而剥落。

  经血量过多一般会进行血液检查,看是否会有贫血或血小板缺乏的情形,并检验是否因甲状腺功能过低而引起出血。如果怀疑是功能失调造成经血过多,则可检查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催乳素、黄体酮来确定是卵巢抑或是脑垂体的激素失调。另外,可通过妇科内诊和四维彩超检查,看是否有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卵巢瘤或子宫内膜增生。

  在确诊没有器官疾病的情况下,可以用雌激素来达到止血的目的,出血停止后再以雌激素加黄体酮治疗7~10天,停药后大约3天,月经会正常来潮。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服用避孕药,或在月经来潮后第16~25天使用10天的黄体酮来止血,消炎药也有减少经血量的效果。


  月经量过少

  经血过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压力大和性生活减少。经血量变少但月经规则的女性较少来咨询医生。事实上,现代女性生活紧张,许多女性生了小孩后,除了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还要出外工作,压力大加上性生活减少,本身激素分泌不足,月经量变少的几率也增加许多。

  二是因为性观念开放,频繁进行人流手术造成子宫内膜受伤粘连,从而导致月经量减少,有的患者甚至因子宫颈阻塞而停经。

  三是卵巢功能提前衰退,卵巢提前衰退或接近更年期的女性,经血量会变少,常会先有黄体酮不足的现象,即在月经来之前会先有几天少量的出血,才开始真正月经来潮。

  经血过少一般会进行血液检查,同时检查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催乳素、黄体酮,来确定是卵巢还是脑垂体的激素出问题。其次量基础体温制图,以观察是否有排卵,或是否出现黄体酮不足的情形。还可超音波检查,侦测子宫内膜厚度及是否排卵。如果是因子宫粘连造成子宫颈堵塞所引起的,可用子宫镜分开后置入避孕器,再用激素治疗3个月。如是黄体酮不足,可以补充黄体酮或使用卵巢治疗。放松心情,减少生活上的压力也有助于月经恢复正常。

  经血量过多或过少都属于“乱经”的现象之一,除了子宫肌瘤、息肉等病理因素外,生活紧张、过度劳累、不当减肥、心理压力大及失眠都会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因此,维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取绿色蔬果、不抽烟酗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轻松愉快的心情,是避免量异常的最好方法。

 


  经期“怪病”女人自己治

  每当“好朋友”来的前一周,每位女性都感到痛苦,因为每当“好朋友”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怪病”给女性,通常是什么“怪病”呢?

  以下的怪病,你有几个?
 
  经前期牙痛

  有的人在月经前一两周内,吃凉拌菜或喝冷饮时,便会发生瞬间剧烈牙痛,顷刻即止。这是因为在月经周期前,牙髓和牙周黏膜血管因生理影响而扩张充血,当牙本质受到冷的刺激后则发生阵痛。此病并非牙部疾患,故无须治疗。

  虽然月经期容易牙痛,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女性拔牙应避开月经期!

  经期头痛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月经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与孕酮分泌失调是经期头痛的根本原因。口服麦角胺咖啡因、谷维素或服用元胡止痛片、加味逍遥丸均有一定疗效。

  月经疹

  每逢月经来潮前2~3天皮肤瘙痒,出现疱疹、红斑或发生紫癜等。皮疹多发生于颜面、胸前、后背及四肢等部位,随着月经结束,皮疹和瘙痒症状便不治而愈。对月经疹较重、影响睡眠者,可口服克敏能、塞更啶、扑尔敏等脱敏药。

  经期口唇疱疹

  这与经期机体抵抗力降低、体内潜伏的疱疹病毒活动有关。常在经前1~2天至行经2~3天内发生,以口唇多见,亦见于眼睑、鼻孔边缘、阴唇边缘,可用桑树汁涂擦,不要搔抓,以免引起继发性感染。


  经前鼻塞

  每至月经便出现鼻塞症状。究其缘由,是鼻黏膜上皮与女性生殖器官之间存在着生理方面的联系。卵巢激素的变化可使鼻黏膜发生充血、肿胀和渗液,从而导致鼻塞。症状较重者可用鼻通或滴鼻净点鼻,每日3~5次。

  经期咯血

  有的妇女在行经前3~4天或经期发生咯血,待月经干净后即不治而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期咯血是因体内雌激素显着变化而引起支气管充血,渗透性增加的缘故。故治疗月经病,可在医生指导下肌注黄体酮。

  月经期心律失常

  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发病时注意多休息,适当服用镇静药。

  月经期可能出现的十大病症

  因为月经,女性与男性有很大的不同,这显而易见。也因为月经,女性有很多疾病很特别。
 
  一、经期浮肿

  由于雌激素具有潴钠保水的生理作用,所以当经前期雌激素水平增高时会出现眼睑、手指、足踝部等的浮肿,其程度轻重不等,发生部位也可因人而异。来潮后尿量增加,浮肿逐渐减轻。必要时可服利尿剂。


  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这也是多见于青春期少女的疾患,平时即可有小腹部疼痛不适,经期加重,经血量也多。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随着周期性月经来潮,但有时不能顺利地排出体外,结果经血逆行经由输卵道进入腹腔,瘀积在盆腔和腹腔内,故引起下腹部疼痛。

  三、经前期膝痛

  由于月经时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不协调,可引起身内水钠潴留,膝关节内组织水肿,脂肪垫肿胀,压迫神经丛,造成经前一周左右的走路或伸膝时疼痛,休息和屈膝时好转。平时应多锻练身体,严重时可服用布洛芬,每日三次,每次20毫克。

  四、月经周期性精神病

  起病于青春发育期,尤以初潮年龄多见;病程呈周期性,每月规律性反复发作;每次临床症状都十分相像,如都是在经前7天左右开始,经过十天左右,经净病愈。发病时可有兴奋、吵闹、哭叫、惊恐不安等情绪改变,也可有行为紊乱和片断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包括失眠、头昏、鼻衄、发热等。各人症状不一,但每个人的症状却相当固定;发病急,结束也快,说好就好,判若两人。缓解期精神状态正常,无任何遗留的精神症状;发作期间可有闭经、痛经、月经周期延长、行经时间偏短、经量减少、阵发性心动过速、手足冷、头冒汗、体温微升、四肢未端轻度发绀、毛发增多、皮肤色素沉着等内分泌、植物神经和血管运动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而口服避孕药或活血化瘀的中药却可收到意外疗效。

  五、月经疹

  有些妇女在经前期会出现一些荨麻疹、紫瘢、眼圈周色素沉着、红斑疱疹等月经疹,它们系变态反应,是女性对分泌较多的孕激素过敏所致,必要时在经前期服用乙烯雌二醇可以预防,再服用一些抗过敏药。女性有时因这时抵抗力下降,使平时潜伏的病毒兴风作浪出现单纯疱疹,月经过后则不治自愈。

  六、乳腺囊性增生

  由于经期黄体分泌孕酮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导致乳腺间质或小叶良性增生,从而经前或经期出现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有时还可摸到大小不一的肿块。这种肿块与月经期有关,经期肿胀加剧,肿块加大;经后肿胀疼痛消失,肿块缩小。


  七、经前期综合征

  在月经前5天左右便开始出现生理与心理的异常,如头痛、呕吐、疲倦不堪、情绪不稳(易怒、不安、抑郁),甚至狂躁。多呈周期性发作,与雌、孕激素水平在经前期失去平衡有关。每个人的感受和程度均有很大差异,大约70%的妇女会出现或轻或重的经前期综合征的表现。有些妇女在经前期性欲增强,导致性生活频率增加,之后出现经前期综合征症状,于是有人认为是妇女子宫和骨盆部分器官发生轻度细菌感染并影响到内分泌的正常分泌,服用抗生素后症状缓减或消失似乎可以证实这一推测具有一定道理。

  治疗处理的方法很多,首先是自己和家人都要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要能正确理解并得到家人体贴和关心。平时少吃糖,以稳定血糖含量;减少食盐摄入,避免经前期身体肿胀;戒掉咖啡或刺激性饮料,以减少烦躁;少量多餐也可使血糖和身体状况在经前保持稳定;保持心理平静,控制焦虑、忧愁和紧张等往往能有效减轻症状。

  八、精神病病情恶化

  如情感性精神病的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情绪低沉,悲观厌世,经期往往加重或伴月经周期紊乱、闭经。精神分裂症、癫痫、神经症等若处于发病期也会发生痛经、停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月经障碍,当她们处于康复期,月经周期也恢复正常。从另一方面看,精神分裂症等在经期往往症状加剧,因此一定要注意在经期的护理和治疗。

  九、倒经

  有些女孩月经来潮时阴道出血甚少或不出血,却常有周期性鼻衄或吐血,这可能是因为她们体内的生物钟节律紊乱造成的。鼻中隔前下方有一个血管丰富而脆弱的区域,它对雌激素十分敏感,行经时鼻粘膜血管增生、肿胀并破裂而出血。

  十、便血

  当卵巢功能低下或紊乱,正常生理功能受干扰,势必导致行经错乱,经血反其道由肛门而出。它可能涉及紧张,焦虑等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