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养生保健四季保健春季生活

立春乍暖还寒 做好“五防”迎春到

来源:红网
摘要:春节后将迎来新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但奇怪的是,2009年的“立春”日期却有两种说法,不同版本的日历标注上有的写2月3日,有的写2月4日,让不少人犯晕,不知道哪个才是正确的时间。记者为此咨询了有关专家,专家表示,2009年农历立春的正确时间应该是:北京时间2月4日。专家解释今年立春之所以出现两个日期,是由于立......

点击显示 收起

  

      春节后将迎来新年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但奇怪的是,2009年的“立春”日期却有两种说法,不同版本的日历标注上有的写2月3日,有的写2月4日,让不少人犯晕,不知道哪个才是正确的时间。
  
  记者为此咨询了有关专家,专家表示,2009年农历立春的正确时间应该是:北京时间2月4日。专家解释今年立春之所以出现两个日期,是由于立春时间刚好处于两天交接的临界点,各地有时差造成。按照天文学上的定义,立春是指太阳到达黄经315度的瞬间,而这一时刻在地球上根据自转会是不同时间,按照北京时间应为2009年2月4日零时50分,而按照国际通用的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则为2月3日16时50分。
  
  其实“立春”的一日之差并不重要,如何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做好身体的防御措施才是当务之急。专家提醒,立春之后,正式进入春天,气温、日照、降水趋于上升和增多,各种病菌开始活跃,同时由于时有回潮的冷空气偷袭,寒邪也易入侵人体,因此易发流感哮喘、脑炎、麻疹、肺结核等多种疾病,并易致人体上火、躁动。个人在立春时节应做好“五防”,加强自身预防保健,迎接春天的到来。
  
  防寒邪不要急于减衣物
  
  立春后,气温开始回暖,于是不少人开始迫不及待地减少身上厚重的衣物。殊不知这给寒邪入侵提供了良机。健康863网的保健专家指出,初春时节虽然气温有所上升,但早晚温差大,还时常有“倒春寒”天气出现,个人如果急于减衣,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寒,引发感冒、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等,年老体弱者和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尤应谨慎。
  
  专家提醒:民间历来有“春捂秋冻”的说法,这正是告诫人们在春季要特别注意穿衣保暖。立春后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马上过去,气候变化无常,个人如果仅凭一时的感觉增减衣服,往往容易出现判断偏差,所以一定要把握“捂”的大原则,平时不轻易减少衣服,多注意保暖。如果气温确实过高或室内外温差过大,可酌情减少衣服,但过后应及时穿回。
  
  防病毒开窗通风讲时机
  
  立春后,万物开始复苏,各种病毒也开始蠢蠢欲动。由于初春时节仍然比较寒冷,不少人保持冬季门窗紧闭的习惯,即使开窗通风也大多选在清晨,其余时间仍关上门窗。密闭的空间,为病菌的活跃提供了温床,不当的通风时间则给病菌的繁衍和传播创造了更多机会。
  
  专家提醒:开窗通风,一方面可以把部分病菌排出室外,达到消灭它们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破坏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减弱病毒对人体的杀伤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开窗通风的时间有讲究,在清晨开窗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清晨的时候温度低,气压高,导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很高,如果此时通风换气对健康有害无益。而早晨8时左右,一般气温较高,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此外,居室至少还应在午睡后和晚睡前开窗通风。
  
  防上火调节饮食清内热
  
  立春后,“上火”的人比比皆是。这是因为春季万物生发,人体阳气也开始上升,肝、胆、胃、肠内容易蓄积内热,加之春节期间,人们大量进食各种美食,内热积滞较重,此外春天气温回升,人体内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而大量丢失,也导致内热加剧,从而诱发咽喉干疼、嘴唇干裂、口腔溃疡、流鼻血、便秘等“上火”症状,继而引发其他健康隐患。
  
  专家提醒:不少人习惯服用牛黄解毒片等药物败火,这种常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败火药物多是苦寒清热的药性,去“热”的同时容易加重人体湿毒。科学防“上火”应重在调理,平时除了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外,宜通过调节饮食来清内热,少吃辛辣食物和羊肉、狗肉等温补食物,多吃益气养阴、有助清理胃肠湿热的食品,如胡萝卜、豆腐、莲藕、百合、银耳、蘑菇、荠菜、韭菜、芹菜、菠菜和香椿等,并多吃水果、多饮水,减少或避免上火症状的发作。
  
  防哮喘远离花粉和尘螨
  
  立春时节,是哮喘病的高发时期。究其原因,除了初春气候变化大,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气管痉挛,诱发哮喘外,主要与花粉、尘螨等过敏源有关。因此个人,尤其是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此时应有意识地远离这些过敏源,谨防哮喘发作。
  
  专家提醒:春暖花开正是踏春的好时节,但对花粉及植物过敏者、哮喘患者应避免去花园及植物园,如果置身花粉飘散浓度较高的空间应带上口罩。同时个人室内应保持温暖、干燥和洁净,注意通风透光,被褥、衣物要用热水勤洗并勤晒,最好不用地毯、毛毯等利于尘螨寄生的物品,并避免用毛及羽毛制品,减少尘螨及霉菌孳生,以免诱发哮喘。
  
  防躁动重视心理保健
  
  另据专家介绍,由于春季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后,心理疾病患者都会骤然增多,病人多为焦虑症、躁狂症等病。这主要和天气的变化有关,初春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加上天气多变,也常常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快,使人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出现异常。
  
  专家提醒:防躁动,个人除了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外,尤应重视心理保健,宜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多接触大自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平和的好心态。人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要懂得及时调节,当发现自己情绪失常时,可通过听音乐或参加体育活动等举措及时转移不良情绪。此外,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情志。如果个人情绪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应及时就医。
作者: 2009-2-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