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现正值春季时节,经常雨纷纷的,那种潮湿的感觉,不只令人感到不舒服,如果是有风湿关节痛的人,就更是煎熬。
体内藏四类“病邪”
香港健康协会周燕华中医师表示,我们所说的“风湿”,其实是一种很笼统的说法,风湿实际上是一种“痹症”。出现痹症,是因为身体里面潜藏“病邪”,再加上不同诱因而引发。这些潜藏“病邪”,可分为“风、寒、湿、热”四大类。
因“风重”而起的,叫做“行痹”,因为痹症如风一般在体内“行走”而得名,患者每次病发的位置都会不同;由“寒性重”而起的痹症,叫做“痛痹”,患者的痛楚会特别剧烈。“痹”则是由“湿重”而起,发作时,患者会感到手脚酸软无力;最后一种是“热痹”,是潜藏在关节里的“火”而起的,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关节一阵阵的灼热感,将手放在这些关节位置上,更真的有热的感觉。
除此之外,我们一般所说的“网球肘”、“五十肩”,又或因长期坐姿不正确而引致的肌肉劳损病症等,原来也属于风湿一类。长期坐姿不良,会令身体肌肉劳累而出现痛症。
自行敷药藏危险
在翻风落雨的时候,不少风湿患者都会左贴一张膏药贴,右涂一些镇痛膏。不过,周炳光医师却指,自行购买风湿药膏或药贴敷在风湿患处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因为在中医的角度,由不同原因引起的风湿疼痛,需以不同药物治疗,很多时候风湿病人诉说某牌子的风湿膏贴无效,其实可能是他使用了不合适的药贴。
例如痛痹患者,病发时需要暖敷,如胡乱购买不合适的风湿药物,不只止不了痛楚,更有可能加重疼痛的程度。又例如,有些人对药物或胶布等物料敏感,若不当地使用成药,不能纾缓患处之余,更有可能引起皮肤敏感,给自己多添麻烦。
饮食清淡免发作
从中医的角度,医治风湿痛症可以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内治以服药为主,外治则包括针灸、外敷及手力穴按治疗。周燕华医师表示,他们会按病人的情况来决定治疗的方法,有些病人可能需要内外兼备,有些可能则只适合以内服药物,又或以手力穴按作治疗。
周炳光医师也强调,他们不赞成“以死方来医活人”,所以对病人所下的药方与疗法,会因病人病情的“进退”,即好转抑或恶化而定,另外也会配合天气的变化而选用不同的风湿药物及疗法。
要避免风湿发作,周燕华医师建议患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也要避免吃得过饱,因为过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脾胃运化不畅,积聚在体内的湿气便不能除去;累积了的湿气,在翻风落雨的日子,自然容易诱发风湿了。
扭伤旧患变风湿?
很多人以为扭伤旧患是引发风湿的元凶之一,不过周炳光医师却指,因扭伤旧患而演化成的风湿症,其实是很少见的。如是我们扭伤了手脚,最重要是得到适当治疗,若感到这些旧患处有痛症出现,最好是去看医生,一来可以清楚自己身体的状况,二来也可以消除自己的疑虑。
中医较西医可取?
卢婆婆以前是做搬运工作的,因工作关系,令身体长期积劳,患了风湿至今已经十多年。她表示每当风湿发作,双脚就会如针刺般麻痛,最严重的时候,双脚更肿如象腿,由膝头至脚跟几呈平衡线。
几个月前,一直有看西医的卢婆婆转向中医医治。中医师表示她的痹症其实是“湿痹”的一种,由于出现红肿,所以医师并没有以针灸或手力穴按来给她治疗,只给她吃内服药物。现在卢婆婆的情况已有改善,由最初痛得不能行走,到现在已可靠拐杖慢慢地走路。不过她的脚跟关节位置因为长期风湿已变形,这就无法改善了。
从卢婆婆的个案来看,以中医方法治疗风湿似乎比较有效。然而,周炳光医师则表示,风湿不一定看中医比较好,还需视乎个人体质,所以当感到自己的身体出现毛病,就要立刻求诊,以免小病久积成大患。
患有风湿,饮食除了要清淡,还要注意避免或少吃以下几类食物:
煎炸食品
湿毒食物,如笋、海鲜、鸭、鹅
难消化的食物,如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