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健康生活养生保健药膳食疗药膳

常吃山药可益气养阴滋补脾肺肾

来源:北京晚报
摘要:具有止泻作用的食品有糯米、小米、山药、莲子、芡实、栗子、樱桃、大枣、黑枣、柿饼等。糯米100克先泡后煮稀饭,近熟时加入山药100克切块,栗子100克,慢火煮熟后加糖调味。山药是粮又是药山药在中原大地称“山芋”,广东称“山菇”,及“淮山”。在中国古代,山药原名为“薯蓣”,相传唐代宗名叫李豫,宋英宗......

点击显示 收起

  具有止泻作用的食品有糯米、小米、山药、莲子、芡实、栗子、樱桃、大枣、黑枣、柿饼等。

  用食疗止泻举例如下:

  1.白面约200克,慢火微炒至发黄,取出少许,滚开水冲炒面,酌加糖盐调味。

  2.粳米200克煮粥,至八分熟时加入茯苓粉约50克,调匀,再继续煮熟,加糖喝粥。

  3.糯米100克先泡后煮稀饭,近熟时加入山药100克切块,栗子100克,慢火煮熟后加糖调味。

  4.莲子、芡实米(鸡头米)各50克,先泡半日,与小米50克煮粥,快熟时加大枣适量,调糖喝粥。

  5.柿饼去蒂、山楂及黑枣去核各等分,切块捣烂如泥,加水煮开后加糖,酸甜可口,随时食用。

  6.鲜藕约300克,洗净切片,慢火煮开蒸发至约200毫升鲜藕汤,少量加糖调味,适合大便带血者。

  腹泻者饮食不可过多,要保证营养,也要照顾胃肠休息。饮食应少纤维素和少油脂。刺激性食品和煎炸食品,荤腥厚味均属不宜。有人喝奶会加重腹泻,可因人而异或与酸奶同饮。

  脾肾虚寒五更泻,肠鸣漉漉难安歇;

  久泻不止莫大意,当查病因慎吃喝。

  山药是粮又是药

  山药在中原大地称“山芋”,广东称“山菇”,及“淮山”。在中国古代,山药原名为“薯蓣”,相传唐代宗名叫李豫,宋英宗名唤赵曙,为避讳几经周折才取名山药。据古代故事称,一药农衡山采药迷路,饥饿难忍,一老翁飘然而至,送给山药解饥,从此,药农多日不饿,于是把山药的奇功妙用传遍中原大地,解救饥民于灾难之中。

  山药产于河南新乡地区者为佳,因沁阳县古时为怀庆府故称怀山药。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可益气养阴,滋补脾肺肾。用于脾胃虚弱、纳呆乏力、肺虚久咳、大便溏泻、小便频数、遗精带下、神疲乏力等症。

  山药吃法颇多,蒸熟去皮即可食用,也可煮粥或炒菜,拔丝山药、水晶山药、一品山药也很有名。山药以坚实、粉性充足、洁白为佳,中原大地深秋采挖,收藏至春天最甜,正好可改善春季肝火旺盛伤脾的症状。

  山药可和诸多食品搭配,补而不滞、不热不燥,但有湿邪者少用。山药含糖较高,糖尿病者食之不可过量。烹饪中不可加碱以防破坏营养成分。服糖皮质激素时不宜与山药同用。山药对脾虚引起的大便溏泻有治疗作用,但食量不可过大,吃山药过多反而会促进大便不成形。

  有山药参与的食疗药膳方举例如下:

  健脾止泻方:适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腹胀消瘦。《本草纲目》称山药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小米100克,生薏仁米50克,慢火煮粥至熟,鲜山药100克去皮切块加入慢火煨熟,稍加糖即可。

  补肾壮腰方:张介宾《本草正》一书称山药可“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方可用于因肾虚肾寒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的腰膝痠软、下肢无力、遗精早泄、头晕健忘等症。羊肉500克煲汤至肉烂,加入山药500克切块,枸杞子100克,文火炖半小时,酌加调料即可。

  益气润肺方:适用于肺肾两虚、肾不纳气、老年体虚的引起的气短乏力,干咳少痰,厌食消瘦。猪肺或羊肺一具,反复冲洗干净切块,置砂锅炖熟,加入山药300克切块、百合50克、白萝卜50克,调料适量,煲熟即可。

  巧遇老翁赠山药,传遍人间解饥饱;

  健脾养胃助消化,补肾益肺治虚劳。

  滋阴健脾西红柿

  西红柿是蔬菜也是水果,是食品也当药用。西红柿亦称番茄、番李子、洋柿子等。原产于南美洲,相传16世纪英国公爵旅游时带到欧洲,也可能是从西部传入中国,故称番茄。西红柿可生吃、炒菜、榨汁、做酱,人称“蔬菜中的水果”,遍及世界,颇受世人称赞。

  用祖国医学药膳理论分析,西红柿性微寒,味甘、酸,入脾、胃、肝经。可养阴生津、健脾养胃、平肝清热,适于热病伤阴引起的食欲不振、胃热口渴等症。

  西红柿以其高营养、低价格、味道美享有“平民水果之王”的美称。用于食疗举例如下:

  养阴生津方:用于因胃阴不足引起的口干咽燥、食欲减退、烦热口渴、舌红少苔。西红柿200克洗净,开水浇烫去皮,捣烂后加冰糖适量,置冰箱冷藏室内放凉备用,饭后可不拘时间频频食用。

  清胃健脾方:用于因胃热或贪食荤腥厚味以及饮酒过量引起的脘腹胀满、呃逆厌食、口臭烦渴等症。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酌加盐及调料、味精少许化开,与蒜末同时加入,翻炒后起锅。

  凉血止血方:用于因血热、毒火或引起的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粘膜出血。鲜藕100克切片,黑木耳水发50克,用沙锅清水煮开约半小时,西红柿200克切片放入,酌加盐、味精等调料再煮10分钟,鸡蛋一个打蛋花成汤。

  不成熟的青西红柿含龙葵碱,多吃会中毒,故不应食未熟透者。西红柿偏凉,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西红柿最好在饭后用,以免空腹刺激胃肠,避免与胃酸结合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引起胃脘不适。也有人建议,西红柿不与黄瓜同食,以避免黄瓜中所含成分破坏西红柿中的维生素。番茄红素有诸多生理作用,在化学结构上,与维生素A相似,是脂溶性营养素,故用油炒西红柿,番茄红素的吸收率会提高。

  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萝卜素,很易发生氧化反应,日光直接照射半日,则番茄红素会损失大半,并且铜、铁离子对番茄红素的破坏力也较强,故加工西红柿时,尽量避免暴晒,不用铜、铁锅加工西红柿。

  酸甜可口西红柿,蔬菜水果均称是;

  生津消食健脾胃,老弱体虚均合适。

  菊花清肝又明目

  菊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菊花不论作为食品或药用都是应用广泛的植物,特别是春温乍热,肝火偏盛的春末夏初,人们更加偏爱菊花。古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屈原《离骚》中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可见对菊花的偏爱古已有之。《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农历九月九佩茱萸、食蓬耳、饮菊花酒可长寿,足见古人对菊花的作用寄以厚望。

  按中医学分析,菊花性辛,味甘、苦,微寒,归肝、肺经。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疏风清窍的作用。用于风热感冒、瘟病初起、肝火上扰引起的头痛目赤、视物昏花、头晕口苦、口舌生疮等症。《药性论》称菊花“治头目风热、风眩倒地”,《本经》称:“主诸风头眩、肿痛”。《本草纲目》称“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本草正义》称“清苦降泄,能收摄虚阳而纳归于下,故为目科要药”。以菊花为原料配制的中成药很多,如杞菊地黄丸、明目夜光丸、菊花散、桑菊饮等。外感风热多用黄菊,清肝明目多用白菊。

  以菊花为主简单配方可对多种症状起缓解作用,如用菊花配谷精草水煎,可治风热头痛及眼结膜炎。菊花配藁本水煎对眩晕治疗有效。菊花配柴胡对肝区胀痛有缓解作用。菊花、胖大海、麦冬泡水代茶饮对头颈部放射治疗引起的口干舌燥、口腔溃疡有效。

  以菊花用于食疗,可做成菊花茶、菊花精、菊花酒、菊花露等多种食品,菊花茶多是单味菊花泡茶,其实不应称“茶”,如再加绿茶、冰糖,则清香可口,又会增加解毒效果。

  以菊花做食疗药膳举例如下:

  清咽润喉方:用于咽喉肿痛、口疮音哑。杭白菊5克、射干5克、胖大海5克。开水泡开,饮水及含嗽。

  清热解毒方: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烦渴。菊花5克、桑叶5克、白芷3克,开水泡开,代茶饮。

  清肝泻火方: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血压升高,头痛、目赤、易怒等症。杭白菊5克、荷叶10克、浮萍5克。先以开心果20克去皮,泡6小时后煮烂,加入前三种中药小火慢煮15分钟,滤去固体成分,加冰糖适量,即可饮用。

  菊花尽管有“作枕明目”“真菊延龄”之说,但毕竟性味苦寒,空腹多饮菊花茶会胃脘不适,胃寒泄泻者不可多用。外感风寒的感冒,即受凉伤风的头痛、畏寒、流涕应用菊花也不对症。

  清热浓郁菊花茶,消疾祛病延年华;

  养肝明目称上品,药香遍及百姓家。

  大蒜食疗堪称道:

  大蒜药性辛、温,入脾、胃、肺经,可行滞、消癥、暖胃、解毒、杀虫。可治疗饮食积滞,胀满肿闷,脘腹冷痛等症。每当瘟疫流行,民间便用大蒜杀菌解毒。用大蒜杀菌,捣碎才能发挥作用,让有效成分溢出细胞外,挥发物质才能杀菌。大蒜做食疗药膳,举例如下:

  糖醋蒜:健脾开胃,化积利咽。老陈醋加糖熬开放凉,鲜蒜剥皮凉1-2天,放入醋内封口,放阴凉处10-15天即可食用。一般年底操作,春节时吃饺子可蘸醋吃蒜,称“腊八蒜”。鼻烟癌放疗者常咽干、口淡,影响食欲,用糖醋蒜可刺激口腔唾液分泌,缓解口干,增加食欲。

  绿茶蒜: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瘟病毒邪、咽喉肿痛等症,绿茶约3-4克加水400毫升烧开,加糖少许放凉,大蒜4-5瓣捣泥兑入混匀,频频下咽,分次于当日喝完。注意不可久存以防变质,变质时大蒜氧化变绿,不可再食。

  鸡蛋蒜泥:温胃祛寒,理气降逆。用于胃寒腹冷,厌食呕逆。鸡蛋四个煮熟去皮,加入花椒、大料、桂皮、干姜文火慢煮约1小时,取出捣碎放凉。大蒜6-8瓣加盐捣烂成泥,与鸡蛋混匀,当菜吃,可治胃寒疼痛,胃气不降。每次吃一个鸡蛋即可,多吃影响食欲。

  辣椒开胃也保健

  辣椒也是中药“五味”中“辛”味的代表,性温,入脾、胃经。可温中散寒、健脾开胃、祛风湿、消食积。用于寒凝中脘引起的腹痛、吐泻、关节冷痛等。《食疗宜忌》称:“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祛痰、消食杀虫解毒”。

  现代医学研究辣椒中含有辣椒素,它不但产生椒味,而且会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抑制肠道内异常细菌的发酵,消除肠道内的积气,所以吃辣椒可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功能。辣椒素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面红多汗,缓解手足发凉,畏寒恶风症状,这些功能可以温中散寒,辛温解表,发汗退热,治疗风寒感冒。我国地处潮湿地区居民多有吃辣椒的习俗,特别是冬天阴冷潮湿,多吃辣椒对于预防风寒湿痹很有好处。

  民间用辣椒外敷治疗多种疾病。如辣椒研粉用酒或醋调和,外涂局部可用于关节、肌肉的风湿寒痛。朝天椒加姜泡白酒局部外敷可治头发斑秃。凡士林加热溶化后加入辣椒和樟脑外涂治冻疮。辣椒作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刺激很大,故破溃处不用,皮肤易过敏者慎用。对红肿热痛的局部炎症不适合辣椒外用。

  辣椒吃法很多,生食、干制、煎炒、凉拌、腌渍均可,且多有地方民族习惯和特色。解放以前河南一些贫困地区可只用红辣椒做下酒菜,可称得上是热上加热。但朝鲜风味的辣泡菜或朝鲜冷面则虽辣又有“清凉”的感觉。辣子鸡丁、生煸辣椒、新疆的过油肉等都可显示辣椒的风采。

  吃辣椒也颇有讲究,阴虚火旺体质者或燥热多汗者及孕妇不宜多食。辣椒可刺激胃粘膜充血疼痛,故胃炎、溃疡、胃肠出血、咯血、咽喉肿痛、暴发火眼、疮疖感染、痔疮等热症不宜用辣椒。辣椒虽可减肥,但又能刺激食欲,增加饭量,应权衡利弊。辣椒的成分有抗凝血作用,又可破坏维生素K,故应用维生素K和止血药时不应吃辣椒。辣椒是维生素C高含量的食品,但是红萝卜中的维生素C酵解酶,黄瓜中的维生素C分解酶,动物肝脏中的铜、铁离子均可破坏维生素C,故辣椒不宜与上述食品搭配。

  自幼不辣不吃饭,越辣越吃越冒汗;

  煎炒煮炖巧搭配,健脾开胃祛风寒。

作者: 2008-5-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