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药师专刊

药师下临床痴心遇冷风? 制度保障脚步近了

来源:医药经济报
摘要:查房,是未来临床药师每天的必备“功课”之一。”——一位临床药师学员说。他(她)的工作如何去督促,我们也很关心。”——一位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带教老师说。...

点击显示 收起

查房,是未来临床药师每天的必备“功课”之一。

  “这次培训完,回到单位院领导也不过问,感觉很不受重视,雄心壮志正慢慢消磨。”——一位临床药师学员说。

  “我们这里的氛围他(她)能否带回去?他(她)的工作如何去督促,我们也很关心。”——一位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带教老师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他看来,学员回去能做多少工作比在基地学多少东西更重要。

  “美国的临床药学服务已经渗透到美国各医院的各个科室,养老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等社会保健机构也在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目前,临床药学在我院也只能算是起步。”——一位有着美国求学背景的某医院药剂科主任说,美国的药学服务强化了医师、药师、护士之间的协调关系,突出了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决策、指导地位,改变了医药分离、重医轻药的局面。

  “我早就在关注临床药师这个问题,多少张床位配一个药师?他们今后要不要独立工作?还是和药剂科在一起?这些问题都得继续探索,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一位分管药事的副院长说。


  学员的埋怨,带教者的担忧,科主任的探索,副院长的关注,他们都对“临床药师”充满了期待,只是这条路该怎么走,都在等待一个更加明朗的声音。

  “我们需要制度作保证。”近日,记者从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卫生部已决定在全国38家医院进行临床药师制度试点。临床药学工作要继续深入地开展,必须从制度上得到保证,因此,有必要设立临床药师制度试点医院,在试点医院里,必须在培训体系、工资待遇水平、工作岗位编排以及职称晋升上有临床药师的一席之地。只有在制度上得到保证,才能使以往从事临床药学的工作人员安心工作,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投身临床药学事业。

  药师下临床,痴心遇冷风

  今年11月份,在西安举行的第三届临床药师论坛上,《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了国内第一批从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结业的临床药师。这些药师参加完为期一年的培训后,在各自单位工作已有半年多时间,记者就他们目前的工作状况进行了采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参加第一批临床药师培训的学员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原来单位从来没有做过临床药师工作,只是从理论上和中了解到有临床药师这个工作;另外一种就是有过一点工作经验,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者,这类学员往往是出于对临床药师工作的好奇与热爱,开始小心翼翼地在原来单位尝试过,但是由于临床经验并不丰富,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与深造。

  来自山东烟台某医院的临床药师赵泉,参加培训之前在单位有过一点工作经验。“医生们都很牛,你要是临床经验丰富他就会佩服你,但如果你只是光有药学知识,他根本就不当回事。”赵药师认为,医生们并不理解临床药师工作的重要性,“他们没有和我讨论病历的习惯,但是我脸皮比较厚,我就要去听,然后发表些观点。”工作一段时间后,赵泉感到工作压力很大,于是报名参加了山东齐鲁医院的临床药师培训。

  “其实,医院领导要是重视的话,我的工作不至于这么被动。”参加完培训回到单位,赵泉向科主任和分管院领导做了汇报,但是领导们并没有对其下一步工作做明确指示。于是,在没有明确工作指示的情况下,赵泉开始按照进修时齐鲁医院的做法,一边继续下临床,一边制订与临床药学工作有关的文书。“我真希望我们医院的医生也能到大医院进修进修,看看大医院里的药师和医生是怎么配合的。”赵泉对记者说。

  “你认为药师走进临床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在2006年年底,首届北京市呼吸专业临床药师培训班上,有调查者这样提问。得到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1%的临床药师认为是临床医生不接纳;100%的临床药师认为自身的知识准备不足;16%的药师认为不会和医生、护士沟通。当然,也有药师的回答相当有意思,有的怕病人误会,认为自己是推销药品的;有一部分药师则认为没有时间接触临床,也有极少数人透露,其所在医院的药剂科主任并不重视临床药师工作。

  热爱是前提,制度是保障

  并不是每个学员在接受临床药师培训回到单位后,都会重复赵药师的遭遇,山东省济南中心医院药师贺坤对临床药学工作充满热爱,在没有参加培训之前,工作上的阻力相当明显,培训回来以后,“工作环境有了一些改善”。在她看来,参加培训后,首先改变的是自己的工作心态,其次就是与领导以及相关科室医生的沟通技巧有了很大的改善。

  “我很热爱这个专业,临床药师在国外开展几十年了,但在我国才刚起步,必须有人去做。”这些天来,西安某医院的温药师始终将这句话挂在嘴边,逢人便说。温医生是在上海仁济医院参加的临床药师培训,回到单位以后,他向科主任和副院长主动汇报了在仁济医院的收获,并表达了自己对临床药学工作的认识。“和领导谈过话以后,我就做了幻灯片,首先在药剂科内部演讲,向大家介绍临床药师这个工作的特点。”据温药师说,在科内演讲完以后,他又在全院范围内作了介绍,“好了,现在全院都知道我在上海学了一年的临床药学。”当然,温药师也说,与医生的沟通始终是临床药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的经验是,在临床科室里,先找谈得来的医生进行沟通;高年资的医生比较固执,容不得别人对他的工作指点,那就以请教的姿态参与他们的工作。”贺坤这样告诉记者,在她之后,该院又派了一名药师去进修。

  “第一批学员难能可贵。”华西医院药剂科一位带教老师这样评价说。“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出来进修。”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主任蔡卫民则有这样的体会,年轻药师出来进修就意味着直接经济收入减少,一般医院的医生进修时间都是3个月到半年,少有进修一年的,尤其是在目前临床药师工作定位不明晰的情况下。在一些人看来,药师还是在药房工作舒服,到临床上与患者打交道,有很多很琐碎的事情。

  广东省人民药剂科一位副主任药师说,从目前情况看,推进我国临床药师制度的时机已经来临。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临床药师制度的实施并不突兀,因为在2002年1月下旬,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出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设置临床药师岗位,让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这是一项符合现代医院要求的新举措,有很多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引导性政策。”

  这位副主任药师认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直接促使国内临床药师事业的萌芽与发展,但是还应该有具体的、更具有指导性的规章制度,保障这个新生事物迅速成长起来。

  细则可多样,目标应一致

  记者近日从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卫生部已决定在全国15个省市的38家医院进行临床药师制度试点,这些试点医院有哪些呢?该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则拒绝透露。

  “临床药师培训工作才刚开始,有的医院管理者甚至不知道有临床药师这个工作,制订临床药师制度有什么用呢?”有的临床药师对临床药师制度的看法比较理性。“即使出台了临床药师制度,这样的医院管理者还不将其束之高阁?”武汉同济医院一位临床药师也对此表示担心。

  “其实我在想,是多管齐下好,还是步步为营好?”江苏省徐州医学院一位副院长提出,现在出台临床药师制度是否过早?毕竟,临床药师培训也才刚起步,医院管理者除了茫然无知就是观望和犹豫不决,而从培养体制上看,目前的基地教学也只是个过渡,高等教育最终将成为临床药师培养的主要阵地,而临床药师的高等教育目前还尚未普及。。

  据业内人士透露,临床药师制度不同于临床药师工作制度,前者是医院专业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关注重点在于宏观的职业规划方面,如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临床药师准入标准、临床药师的岗位职责、工作模式;而后者则是具体的一些工作模式问题,如临床药师专业技术职务与工作管理制度,以及药师工作的评价体系等。

  “严格说来,国内临床药师水平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性很大,但是,国内药师总体还处于学习阶段,这个职业所能创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没有被医院管理者认识到。”在南方医院资深临床药师刘世霆看来,临床药师这个职业现在就像一棵幼小的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还须时日,这个职业成长的过程也是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对其关心爱护的过程。谈及即将出台的临床药师制度,刘世霆对其充满期待。

  “既然是试点,临床药师制度应该允许存在地区差异性,应该允许每个医院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临床药师的人数、工资待遇等。”刘世霆说。

  加拿大的药师做些什么

  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剂科 劳海燕

  3年前,笔者有幸在加拿大医院进行为期1个月的考察活动,考察了加拿大Fraser医疗机构属下的SurreyMemorial医院、Burnby医院、RoyalColumbian医院、Tricities/HospiceEagleRidge等医院的临床药学服务。虽然加拿大的国情、医疗保健体系与中国不同,笔者仍希望在加拿大的所看、所学能对我国医院的药学服务有所启发和借鉴。

  加拿大药师分类如下:①Pharmacist(药师资格):完成6年的本科教育,参加国家考试获得药师资格。②Communitypharmacist(社区药师):获得药师资格后,可在社区药房当药师。③Hospitalpharmacist(医院药师):获得药师资格后,必须在医院接受1年的“住院药师”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在医院药房当医院药师。医院药师根据工作安排,分配不同的时间在临床和调剂岗位工作。④Clinicalpharmacist(临床药师):分专业在病区工作。⑤Clinicalpharmacyspecialist(Ph.D)(临床药学专家):分专业在病区工作,病区设有独立的办公室,部分医院的临床药师或专家有处方权、可开检验单(检测药物血浓度、一般生化检验),有权处理与药物相关的一切事物。

  加拿大综合性医院的病床数一般为200~500张(也有个别大型综合性医院,如英属哥伦比亚省唯一的一家有上千张床位的温哥华总医院VGH),与中国医院最大的区别是加拿大的医院主要是为住院病人及急诊病人服务,一般门诊病人去社区的私人诊所看病,医生开处方,病人拿处方去社区药房购药。故加拿大的医院没有中国大型医院门诊部一日高达数千的诊次,也无人群拥挤的现象。

  加拿大医院药房的人员也和中国的有所不同。加拿大医院药房药师(只有一个级别)与药技人员比例是1:1~1:2。药技人员(经社区学院培训上岗)承担大量技术性不高的工作,使得药师能抽出大量时间从事药学服务,激发了药师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医院药学能真正作为一个学科来发展。

  加拿大的病区药房(Omnicell)机器管理系统也值得一提。每个病区都有一个发药机器,操作时,护士输入口令进入电脑——在电脑上输入药名——抽屉自动拉开——所选的药品有闪光标志提醒——取药——抽屉自动锁上。不同管理级别的药品打开的程序有不同的限制。每天电脑自动统计药耗量,药品添加由药房操作。

  加拿大医院药房的传统业务有配药、静脉配制,没有医院内普通制剂的生产。其中,信息工作由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及信息技术的医技人员承担:上网浏览顶级医学杂志——下载有关药物及新药临床信息——按类别整理信息——临床药师用掌上电脑来选择有关的药物信息。信息供医疗机构所有临床药师共享,再由临床药师传递给所有的医务人员,从而建立临床药师的威望。
作者: 刘景峰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