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家庭药箱辨药识药

马齿苋的药用

来源:东方药膳
摘要:马齿苋,又名长寿菜、麻绳菜,属马齿苋科,为一年生草本野生植物。马齿苋的营养价值颇高。据分析,每l00g马齿苋(鲜品)含蛋白质2.3g,脂肪0.9g,碳水化合物3g,钙85mg,磷50mg,铁1.5mg,胡萝卜素2.23mg,维生素C23mg,还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马齿苋性偏寒,味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尿通淋的功......

点击显示 收起

  马齿苋,又名长寿菜、麻绳菜,属马齿苋科,为一年生草本野生植物。茎匍匐地面,叶小,倒卵形,花小,黄色,茎叶可供食用。也可人药,且长期食用并无副作用。

  马齿苋的营养价值颇高。据分析,每 l00g马齿苋(鲜品)含蛋白质2.3g,脂肪0.9g,碳水化合物3g,钙85mg,磷50mg,铁1.5mg,胡萝卜素2.23mg,维生素C23mg,还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和多量钾盐。此外,尚含二羟基苯乙胺、二羟基苯丙氨酸、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等。

  马齿苋性偏寒,味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尿路感染、内热尿血、急慢性痢疾、黄胆型肝炎等。马齿苋对血管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并兼有中枢和末梢性。它还是一味杀菌消炎的良药。据抗菌试验,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肠炎、赤白痢疾、疮疡肿毒、急性阑尾炎、乳腺炎、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湿疹、带状疮疹等。因而它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

  马齿苋又是开胃药。当胃口不好时,可将新鲜马齿苋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放入凉开水中浸一会捞出,加调料,淋上麻油凉拌,色鲜脆嫩,酸辣可口,风味俱佳,能令人胃口大开。如拌以蒜泥,还可预防痢疾、伤寒等症。

  关于马齿苋的药用,在我国古代医藉中多有记载。如《唐本草》云:“味辛寒,无毒。主诸肿痿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带下,金疮血流,破血癖症癖,小儿尤良”。《滇南本草》谓:“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本草纲目》言:“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中医认为,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散热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菌痢、结肠炎、湿疹、皮炎、肺结核、急性阑尾炎等症。

  1.疮肿毒、丹毒:

  (1)马齿苋l00g,仙人掌50g(去刺),共捣烂外敷患处,日换1次,疗效显著,亦可治湿疹。

  (2)马齿苋(鲜品)250g,水煎饮服或捣烂外敷患处。还可治疖、痈、急性蜂窝组织炎等。

  2.尿道感染、小便刺痛、尿血:马齿苋、鲜藕各250g,分别捣烂绞汁后混匀。口服2汤匙,日服3次。具有较好的清热止血,消炎利尿的作用。

  3.疣:以生的叶汁每日擦疣患处3-4次,有人在2-3周内治好。或用盐揉叶后涂疣患处亦可。或将阴干的叶煎液汁,加少许盐,稍微加热后涂患处。

  4.寻常疣:

  (1)马齿苋60g,蜂房9g,薏苡米30g,紫草15g。加水500mL,煎至300mL饮用。每日1次,连服7-14日。 

  (2)马齿苋(鲜品)100g,黄豆芽250g。先将黄豆芽入油锅炒至7成熟,放人马齿苋(切段),加盐、味精和水煮熟,淋上麻油,佐餐食用。

  5.扁平疣:马齿苋(鲜品)60g,苦参30g,陈皮15g,蛇床子25g,苍术18g,蜂房18g,白芷18g,细辛12g。水煎,趁热擦洗患处,以不擦破皮为度。每日1次,每剂可用数日,用时是将药液煮熟。

  6.疮疖、化脓性疾患及湿疹、皮炎:

  (1)马齿苋(鲜品)180g,捣碎,加水1500mL,煮沸,待水温下降到40~C时,用毛巾蘸液洗患处,每日4次。或用4~6层纱布浸液敷患处,每日2-4次,每次60分钟。

  (2)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每日换6次。

  7.带状疱疹:马齿苋、薏苡仁各60g,加水煮成粥,红糖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服7日。

  8.漫疹:马齿苋、蕹菜各30g,水煎服。每日1次。

  9.利尿:饮生叶的挤汁。对痔疮白带亦有效。

  10.痔疮、自带:马齿苋500g,煎水坐浴,对痔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生叶挤汁,加盐煮之,用温罨法也可治痔疮或白带。或用煮汁洗肛门。或将叶挤汁,煮成泥状后每天擦肛门,可治痔疮。或用马齿苋l00g,猪大肠1段(约6cm长),将马齿苋切碎塞入猪大肠内,两头扎好,蒸熟,吃饭前1次服食,每日1剂,连续服用。

  11.带下(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气馁、或夹血丝、或浑浊如米泔、阴中瘙痒、或小腹疼痛、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马齿苋(鲜品)60g,白果仁7粒,鸡蛋3只。前二味捣烂如泥,加鸡蛋清调匀,开水冲熟,空腹服食。每日1剂,连服4-5日。

  12.青春痘、嘴唇破裂:用马齿苋煎汁涂患处,或洗患处亦可。 

  13.齿龈炎:马齿苋茎、叶烧存性撒患处。

  14.蜂、毒虫皎伤:马齿苋叶绞汁涂患处。或用马齿苋(鲜品)20g,胡椒10粒,棉花叶10g,共捣烂外敷。每日1次。

  15.白癣:马齿苋叶绞汁涂患处。

  16.阴囊瘙痒:马齿苋叶煎汁,经常洗患处。

  17.温热痢(症状:腹部疼痛、下痢赤白夹杂、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马齿苋50g,煮粥服食,每日1-2次,连服数日。

  (2)马齿苋50g,茶叶15g,白糖30g,水煎后饮用,连服3-5日。

  18.疫毒痢(症状:发病急骤、高热头痛、烦燥口渴、肝痛剧烈、痢下鲜紫脓血、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马齿苋(鲜品)500g,鲜藕500g,共捣烂绞汁,加白糖适量,每服200mL,每日2-3次。

  19.虚寒痢(症状:下痢稀薄、带有白冻、偶夹脓血、时发时止、日久难愈、腹痛绵绵、食少神疲、腰酸怕冷、舌苔淡、脉细微):马齿苋60g,山楂30g(炒黄),干姜l0g,大枣5枚,水煎取汁,加红糖热服。

  20.预防菌痢:马齿苋(鲜品)茎叶500g,切碎,加水1500mL,煮取500mL,去渣。每次80mL每日3次。

  21.治菌痢:50%马齿苋煎剂1000mL。每次60mL,每日4次(儿童酌减),连服7-10日为1疗程。

  22.小儿单纯性腹泻:(1)马齿苋(鲜品)500g,煎汤,加白糖调味,分次作饮料,l天服完,连服2—3日。(2)马齿苋研末,每次3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3.要幼儿腹泻(湿热泻):马齿苋(鲜品)300g,蜂蜜30g。先将马齿苋捣烂绞汁,与蜂蜜调和,隔水蒸熟,1次饮完,每日1剂,连服2—3剂。

  24.流行性腮腺炎

   (1)马齿苋(鲜品)适量,捣烂绞汁50-l00mL,加冰糖20g,隔水蒸化,1次饮完,每日1-2剂,连服5-7日。

  (2)马齿苋适量,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连敷3-5日。

  25.绦虫病:马齿苋(鲜品)30-50g,捣烂绞汁,空腹1次服。每日1次,连服10日。

  26.急性胃肠炎:(1)马齿苋(鲜品)120g(或干品60g),绿豆60g,加水煮汤食用。每日1。2次,连服3日。

  (2)马齿苋(鲜品)50g,野荠菜50g,白萝卜干20g,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2次。也适用于湿热型急性胃肠炎。

  27.单纯性甲状腺肿:马齿苋、鸡冠花各50g,水煎服,每日1-2次。

  28.急性乳腺炎:马齿苋(鲜品)100g,南瓜花60g,共捣烂敷患处,每日更换1次。此法用于成脓期。

  29.月经不调(血热型、月经提前、经来量多、色深质调、心烦口渴、尿黄便结、舌红苔黄):马齿苋250g,捣烂绞汁,鸡蛋2只,打人开水中煮熟,倒人马齿苋汁,分2次服完,月经期连服数日。

  30.黄疸:马齿苋60g,捣烂绞汁,加白糖15g,用开水冲服,每日2次。

  31.癌肿瘤节:马齿苋适量,加少许盐捣烂,敷患处,有消炎驱毒作用。

  32.滴虫性肠炎:马齿苋50g,萹蓄40g,苦参3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湿热型加白藓皮2Qg,大黄l0g;寒湿型,加吴茱萸l0g,石榴皮l0g;脾虚型,加山楂50g,补骨脂10g。

  33.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肠炎:马齿苋60g,地榆15g,黄柏15g,半枝莲30g。水煎服2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20日为1疗程。

  34.钩虫病:马齿苋(鲜品)150g,水煎汁,加食醋50mL(也可加少量白糖)。每日1剂分2次空腹服,连服3日为1疗程。如需第二、第三疗程,须间隔10-14日。

  35.惫性阑尾炎:马齿苋60g,蒲公英60g,水煎200mL,上下午各服l00mL。

  36.恶1生葡萄胎、绒癌:马齿苋30g,鲜地锦草30g,白术30g,白芍l0g,山药15g,防风5g,陈皮6g。每日1剂,必要时用l%-5%大蒜液30mL灌肠,或大蒜注射液30-90mL静滴。

  37.小儿百日咳:50%马齿苋糖浆 l00mL,每日4次,3天分服。一般服用后3日咳嗽减少,发作时间缩短,症状减轻。

 

作者: 2009-7-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