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家庭药箱用药指南

消毒产品当药用是误区

来源:www.cpia.org.cn
摘要:“洗手消毒”的湿巾成为不少消费者外出就餐或游玩时必带用品,但并非所有湿巾都能抗菌。医生告诉他,这种喷剂产品属于“消毒品”,不应将其用于治疗,鼻炎治病还是要用药。随着市民对卫生条件的愈加注重,消毒产品的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市场上鱼目混珠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日,东莞市卫生监督所开展了消毒产品经营单位专项......

点击显示 收起

“洗手消毒”的湿巾成为不少消费者外出就餐或游玩时必带用品,但并非所有湿巾都能抗菌。

鼻炎发作,市民陈先生到药店购买了一款喷剂,外包装标明“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及由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人群”。用了好几天后,陈先生的病情却越来越重。医生告诉他,这种喷剂产品属于“消毒品”,不应将其用于治疗,鼻炎治病还是要用药。

随着市民对卫生条件的愈加注重,消毒产品的使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市场上鱼目混珠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日,东莞市卫生监督所开展了消毒产品经营单位专项整治行动,对市内大型商场和药店经营消毒产品的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大部分企业未严格执行索证制度

消毒产品是医药卫生部门批准的能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传播的健康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等。

专项行动抽查了家乐福、百佳、沃尔玛、吉之岛、嘉荣等5家大型超市,以及东莞市东城保圣堂药店、东莞市大参林连锁药店有限公司东城花园分店等16家药店,共检查消毒剂、抗(抑)菌剂、卫生巾、棉签、一次性纸杯等各类消毒产品81种。

从检查情况看来,大部分大型超市及连锁药店能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把进货验收关,经营的消毒产品包装标识基本符合有关规定。但检查中也发现一些存在问题:一是大部分被检单位未能严格执行进货索证制度,经营的消毒产品大多未能现场提供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复印件等资料;二是个别产品包装标识不齐全,未按要求标注实际生产企业信息。

卫监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检查的情况比以前要好一些,但是大部分的企业没有严格执行索证制度,而且很多产品的资料都没有放在各家门店,在检查人员索取时,有的企业只能临时去总店取。

之所以需要严格执行索证制度,就是为了检验产品时能追本溯源。工作人员介绍说,在询问经销商时,会发现经销商对产品的来源不太清楚,甚至生产厂家是谁都一问三不知,这样产品的卫生状况也堪忧。

部分抗(抑)菌制剂暗示治疗效果

消毒产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别。但不少企业在生产消毒产品时,往往打着“擦边球”,或违法添加药物以冒充药品,或宣称对感染性病症有控制和治疗作用,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对身体健康有害。

根据规定,消毒产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物料;产品标签、说明书不得有明示或暗示对疾病有治疗作用和效果的内容。

作者: 2013-3-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