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专业药学西药大全非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磺胺类及其增效剂

吡哌酸(PPA)

来源:hospital.health.163.com
摘要:药物名称吡哌酸(PPA)药物别名英文名称PipemidicAcid说明片剂:每片0。功用作用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枸橼酸杆菌、沙雷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肠杆菌属、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需较高浓度才有抗菌作用。口服400mg,2小时血清药物浓度达峰,......

点击显示 收起

药物名称   吡哌酸 (PPA)
药物别名   
英文名称   Pipemidic Acid
说  明    片剂:每片0.25g;0.5g。胶囊剂:每胶囊0.25g。
功用作用   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枸橼酸杆菌、沙雷杆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肠杆菌属、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需较高浓度才有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无效。

  口服400mg,2小时血清药物浓度达峰,约为2.5μg/ml,不足治疗浓度。但尿中浓度可达血清浓度的百倍以上,1日2次各口服400mg,尿浓度可达900μg/ml,到12小时仍保持170~230μg/ml,t1/2约为3.3小时,而肾功能不足者则可延长到16小时。

  主要应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和葡萄球菌所致尿路、肠道和耳道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菌痢、肠炎、中耳炎等。
用法用量    (1)成人,口服:1次0.5g,1日1.5~2g。如用于抗葡萄球菌尿路感染,一般疗程为10日。如延长疗程,应采取利尿措施。

  (2)儿童,口服:1日量为15mg/kg,分为2次给予。
注意事项   (1)有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痛、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2)有时可导致氨基转移酶、肌酐、BUN等值上升,也可引起头痛、头晕、倦怠、口渴、口炎等反应。

  (3)也可致发疹、瘙痒、发热、颜面浮肿,以及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宜及时停药。偶可引起休克反应,宜注意。

  (4)可影响软骨发育,幼儿慎用。
作者: 2006-8-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