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实验技术色谱技术色谱论文

RP-HPLC法测定注射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中两性霉素B的含量

来源:中国色谱网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中两性霉素B含量的方法。结果:两性霉素B在5~50μg。KeywordsRP-HPLC,AmphotericinB两性霉素B(AmB)是由结节链霉菌产生的大分子多烯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也是唯一可作静脉滴注的多烯类抗生素。因此,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国......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中两性霉素B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8柱,0.01 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67∶3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05 nm。
结果:两性霉素B在5~50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83%(n=4)。
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易行。

RP-HPLC Determination of Amphotericin B in Amphotec

Lin Ling and Li Zixiong
(Guangzhou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Guangzhou 510160)

AbstractObjectiveA RP-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photericin B in Amphotec.
Method:In the method,Hypersil BDS C8 as the stationary phase,and 0.01 mol.L-1 monobasic sodium phosphate-acetonitrile(6733)as mobile phase,detected at 405 nm.
Results:Within 550 μg.mL-1,Amphotericin B had a good linearity(r=0.999 9).The average recovery of Amphotericin B was 100.3%,with RSD was 0.83%(n=4).
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accurate and easy to do.
Key words RP-HPLC,Amphotericin B

  两性霉素B(AmB)是由结节链霉菌产生的大分子多烯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也是唯一可作静脉滴注的多烯类抗生素。但由于它的高毒性[1,2],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国的学者通过将AmB包埋入脂质体材料或同其它脂质载体结合形成新的AmB剂型[1],以改变AmB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而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的目的。注射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是由两性霉素B与胆固醇酰硫酸钠以1∶1的摩尔比混合形成的复合物,是由美国Ben Venue公司生产的一种注射用两性霉素B新剂型,这种两性霉素B新剂型,国内外药典尚未收载。测定两性霉素B的方法,有微生物效价法[3~5]、HPLC法[6,7],国内尚未见有采用HPLC法测定两性霉素B含量的报道,本文采用RP-HPLC法测定注射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中两性霉素B的含量,方法简单易行。

1 仪器和试剂
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SPD—10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CBM—10A数据处理机;CTO—10A柱恒温箱等。
注射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每瓶含两性霉素B 100 mg,胆固醇酰硫酸钠52.8 mg)及两性霉素B对照品均由美国Ben Venue公司提供;乙腈为色谱纯;磷酸二氢钾和甲醇均为分析纯。

2 色谱条件
色谱柱:Hypersil BDS C
8(5 μm,4.6 mm×200 mm)不锈钢柱;流动相:0.01 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67∶33);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405 nm;进样量:20 μL。两性霉素B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的色谱图见图1。

图1 两性霉素B色谱图
1.两性霉素B(5.7 min)

3 实验条件选择
3.1 流动相pH对色谱行为的影响 
配制0.01 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测定其pH为4.6,用稀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分别为5.0和5.6,考察不同pH的流动相对色谱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相中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的pH在4.6~5.6时对色谱行为影响不大,均可将两性霉素B峰与杂峰分开,因此可直接选用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
3.2 乙腈含量对色谱行为的影响 
分别配制乙腈比例为40%,33%,30%的流动相,考察乙腈含量对色谱峰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相中乙腈含量对主峰影响较大,乙腈比例为40%时,主峰保留时间减少,两性霉素B主峰与杂峰不能完全分开;乙腈比例为30%时,主峰保留时间延长,峰形变差,柱效降低,故采用乙腈比例为33%的流动相较为适宜。
3.3 检测波长的选择 
注射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中除含两性霉素B外,还含有另一主成分胆固醇酰硫酸钠,两性霉素B在40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而后者则无吸收,选择405 nm波长,胆固醇酰硫酸钠不干扰两性霉素B含量测定。

4 测定方法与结果
4.1 线性范围 
  精密称取两性霉素B对照品约25 mg,置10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250 μg.mL-1的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该溶液适量,用流动相稀释成浓度分别为5,10,20,30,40,50 μg.mL-1的溶液,分别进样20 μL,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浓度(μg.mL-1)为横坐标,计算其回归方程(n=6)为:

Y=41 238.3X+17 122.6 r=0.999 9

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在5~50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4.2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两性霉素B对照品10 mg各4份,分别置10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5 mL,分别置50 mL量瓶中,精密加入样品液(10 μg
.mL-1)5 mL,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吸取上述溶液各20 μL进样,测定两性霉素B含量,除去样品本底,按外标法计算回收率,回收率分别为101.1%,100.8%,99.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83%(n=4)。
4.3 精密度试验 
取加样回收试验项下同一份供试液,重复进样4次,RSD为0.79%。
4.4 含量测定 
取本品10瓶,分别精密加水20 mL溶解,摇匀。精密量取2 mL置5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再精密量取该溶液5 mL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分别取该溶液20 μL进样,测定两性霉素B含量,并与药典的微生物效价法
[3]比较,3批注射用脂质体两性霉素B中两性霉素B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两性霉素B含量测定结果(标示%)

批号

本法

微生物效价法

7AMP-5

100.4

103.0

7AMP-6

104.0

104.2

7AMP-7B

102.0

105.4

4.5 稳定性试验 
取含量测定项下供试液,分别于室温放置0,1,3,5 h后进样,结果4次测定的平均值为102.4%,RSD为0.62%。

5 讨论
5.1 用RP-HPLC法和微生物效价法测定两性霉素B含量,两法的结果经成对数据的t检验处理,两组结果无显著差别(见表1),RP-HPLC法操作简单,准确,快速,是两性霉素B含量测定的一种新方法;微生物效价法操作繁琐,测定时间较长,且影响因素较多,用啤酒酵母菌(9763)测定,抑菌圈清晰度较难掌握,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5.2 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样品溶液立即测定与放置5 h后测定的相对标准差在测定误差范围内,供试液在5 h内是稳定的。另外,将样品溶液稀释后分别放置0,1,2,4 h后进样与放置0,1,2,4 h后才稀释进样,比较两者的测定结果,前者4次测定的平均值为102.1%,RSD为0.51%,后者4次测定的平均值为102.5%,RSD为0.66%,说明样品溶解后只要避光保存,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
5.3 本品加水溶解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经放置2 h气泡仍无法完全自动消失,影响定容,此时可加入数滴乙腈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气泡立即消失。

作者单位:广州市药品检验所 510160

参考文献
1 顾觉奋,郑珩.两性霉素B的新型制剂及其作用机制.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17(5):363
2 马慕良.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脂质体复合物的临床应用.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17(4):289
3 中国药典.1995.二部:273
4 BP.1993.Volume I:45
5 USP.Ⅹ .105
6 Michel Margosis,Adorjan Aszalos.Quantitation of amphitericins by reverse-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Pharm Sci,1984,73(6):835
7 Patrick M Kelly.Separation of amphotericin B components by combined thin-layer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Chromatogr,1988,437:221

收稿日期:1998-08-17

作者: 林 玲李子熊 2007-5-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