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实验技术色谱技术色谱论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樟柳碱含量

来源:中国色谱网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樟柳碱的含量。结果:氢溴酸樟柳碱进样量在0。KeywordsHPLC,anisodinehydrobromide,butyl-p-hydroxybenzoate氢溴酸樟柳碱为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Anisodustanguticus(Maxim。)Pascher]根中提取得到的一种生物碱的氢溴酸盐,作为抗胆碱药,能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溴酸樟柳碱的含量。
方法:采用ODS柱,以0.2%十烷基硫酸钠的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为3.5)(60∶40)为流动相,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为内标物,用紫外检测器于210nm波长处检测。
结果:氢溴酸樟柳碱进样量在0.5~3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2.6%(n=3)。最低检出量为0.006μg。
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

Assay of Anisodine Hydrobromide by HPLC

Wang Yan
(Shanghai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
200233)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HPLC method for the assay of anisodine hydrobromide.
Method:Using ODS column, a mixture of 0.2% sodium lauryl sulfate of methanol-0.01 mol.L-1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djust with phosphoric acid to a pH of 3.5)(6040) as mobile phase and butyl-p-hydroxybenzoate as internal standard, wavelength of the detector was 210 nm.
Results:There i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range of 0.53 μg (r=0.9999). The average recovery is 99.5%, RSD is 2.6 %(n=3) . The lowest limit of detection is 0.006 μg.
Conclusion:The method is rapid, simple and accurate.
Key words HPLC, anisodine hydrobromide, butyl-p-hydroxybenzoate

  氢溴酸樟柳碱为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根中提取得到的一种生物碱的氢溴酸盐,作为抗胆碱药,能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本品已收载在四川省药品标准,其中含量测定采用高氯酸非水滴定[1],因本品中可能存在其它生物碱杂质,如氢溴酸山莨菪碱等,用上述滴定法测其含量时会把杂质一并计入含量,故本文参考文献[2]拟定了HPLC法测定氢溴酸樟柳碱含量,结果满意。

1 仪器与试药
岛津 LC-10AT 高效液相色谱仪, 岛津SPD-M10AVP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惠普HP LaserJet-5L打印机。
氢溴酸樟柳碱对照品(批号为971009,纯度99.9%)、氢溴酸樟柳碱原料(批号为891001, 891002) 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氢溴酸东莨菪碱、硫酸阿托品、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照品; 甲醇为色谱纯;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色谱条件选择
2.1 色谱条件 
采用Shim-pack CLC-ODS柱(5μm,6mm×250mm),以0.2%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甲醇-0.01mol
.L-1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为3.5)(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10μL。
2.2 系统适应性试验
2.2.1 检测波长选择 
取氢溴酸樟柳碱、氢溴酸山莨菪碱、硫酸阿托品、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用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适当浓度,进样,分别选定254、215、210nm波长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检测,根据各检测波长的峰形和响应值, 选得检测波长为210nm。
2.2.2 内标选择 
为能用内标法准确测定本品含量,本文对咖啡因、盐酸伪麻黄碱、非那西丁、黄体酮、阿司匹林、氨茶碱、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进行了测定,考察其与氢溴酸樟柳碱及其它生物碱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保留时间比较理想,且与其它峰没有干扰。
2.2.3 系统适应性测定 
取检测波长选择项下试液,照上述色谱条件,进样10μL, 色谱图见图1。系统适应性试验结果为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氢溴酸樟柳碱、氢溴酸山莨菪碱、硫酸阿托品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62、14.48、17.20、20.17min;理论板数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和氢溴酸樟柳碱分别为12476、13639;拖尾因子分别为1.16、1.27;上述4种成分的分离度依次为11.5、5.1和5.2。

图1 色谱图
1.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2.氢溴酸樟柳碱
3.氢溴酸山莨菪碱 4.硫酸阿托品

3 实验方法及结果
3.1 对照品贮备溶液和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氢溴酸樟柳碱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制成1.0mg.mL-1的溶液作为对照品贮备溶液; 另精密称取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适量,用甲醇溶解制成0.15mg.mL-1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
3.2 校正因子测定 
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2mL与内标溶液2mL置2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得校正因子测定用溶液,进样10μL,连续进样5次,测得校正因子为0.06908(RSD为1.1%)
3.3 线性试验 
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1、2、3、4、5、6mL分别置20mL量瓶中,各精密加入内标溶液2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进样10μL, 记录峰面积。以氢溴酸樟柳碱峰与内标峰峰面积比值对氢溴酸樟柳碱浓度(mg.mL-1)回归,得回归方程:

Y=-0.003932+14.99X r=0.9999

氢溴酸樟柳碱浓度在0.05~0.3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3.4 精密度与稳定性试验 
取校正因子测定用溶液10μL,重复进样11次,测得对照品与内标峰面积比值的RSD为0.40%;同一份校正因子测定用溶液在不同时间进样,间隔为3d,峰面积比值的RSD为0.62%(n=3),表明测定溶液的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
3.5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氢溴酸樟柳碱约25mg共3份,分别置50mL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20~30mg,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照“3.2”项下方法操作,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5%, RSD为0.3%,n=3。
3.6 样品测定 
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重的氢溴酸樟柳碱适量,按“3.1”和“3.2”项处理并测定,以峰面积按内标法计算含量,并与高氯酸非水滴定法
〔1〕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批号为891001、891002的样品用HPLC法测得的含量(n=3)分别为100.2% (RSD为1.2%)和100.0% (RSD为0.99%);用高氯酸非水滴定法测得结果(n=3)分别为100.1%(RSD为0.99%)和100.3%(RSD为0.99%)。

4 讨论
4.1 系统适应性试验 
根据本品生产工艺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生物碱杂质为氢溴酸山莨菪碱、氢溴酸东莨菪碱及硫酸阿托品和本品进行分离度试验,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氢溴酸山莨菪碱和氢溴酸东莨菪碱在同一时间出峰,但与本品均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而要对氢溴酸山莨菪碱和氢溴酸东莨菪碱结构几乎相同的化合物分离,对整个色谱系统将进行改变,所以不再进一步研究。
4.2 最低检出量 
分别称取氢溴酸樟柳碱、氢溴酸山莨菪碱、氢溴酸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适量,用流动相依次稀释制成一系列由高到低的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10μL,取峰高为噪音2~3倍时的浓度即为最低检测浓度,由进样量10μL,得最低检出量氢溴酸樟柳碱为0.006 μg,氢溴酸山莨菪碱和氢溴酸东莨菪碱均为0.004μg,硫酸阿托品为0.005μg。
4.3 氢溴酸山莨菪碱、氢溴酸东莨菪碱、硫酸阿托品和其它未知生物碱的杂质测定 
取本品,照本文的色谱条件,加流动相制成1.0mg
.mL-1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量取适量,加流动相制成20μg.mL-1的溶液作为预试溶液。取预试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0%~25%;再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2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如有杂质峰,量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除氢溴酸峰,在此色谱条件下氢溴酸在2min左右出峰),可按归一化法计算氢溴酸山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或在此色谱条件下出现的未知生物碱杂质量。

作者单位: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200233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药品标准. 川Q/WS351-83
2 He LY, Zhang GD, Tong YY. Reversed-phase ion-pair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ropane alkaloids in Chinese solanaceous plants. J Chromatogr,1989, 481:428

收稿日期:1999-05-04

 

作者: 王 彦 2007-5-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