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实验技术色谱技术色谱论文

毛细管电泳研究HIV抑制剂、Tat蛋白与RNA的相互作用

来源:本站原创
摘要:摘要: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新型HIV抑制剂(β-咔啉类药物)、HIVTat蛋白与HIVTARRNA竞争作用中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分离,研究了这种新型HIV抑制剂与RNA的相互作用,证明了其结合比为1:1,并进一步测定了该反应的结合常数为2。76×10000L/mol,与Tat蛋白和RNA的结合常数相近,说明这种抑制剂可与蛋白竞争性地结合RNA,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新型HIV 抑制剂(β-咔啉类药物)、HIV Tat蛋白与HIV TAR RNA竞争作用中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分离,研究了这种新型HIV抑制剂与RNA的相互作用,证明了其结合比为1:1,并进一步测定了该反应的结合常数为2.76×10000L/mol,与Tat蛋白和RNA的结合常数相近,说明这种抑制剂可与蛋白竞争性地结合RNA,从而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此结果与生物学方法的结论一致。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抑制剂,反式转录激活子蛋白,核酸,结合常数
    1 引 言
    毛细管电泳在临床分析和药物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研究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相互作用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研制有效的HIV抑制剂是当务之急,而HIV的快速变异和遗传异质性使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两类抗艾滋病药物(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极易产生耐药性。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基于近期所阐明的HIV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选择了HIV Tat(trans-activirtor of transcription)蛋白与HIV TAR(trans-activirtor response region)
    RNA的结合激活病毒转录这样一个关键环节 ,以HIV TAR RNA为新的靶标,设计新型HIV抑制剂(β-咔啉类药物M),它可以与HIV-1 Tat竞争,与TAR RNA的特异部位结合,从而抑制转录的激活使转录不能进行,而阻止病毒复制。为了研究抑制剂的靶向作用特异性,即药物M是否与TAR RNA结合以及它与转录反式激活子的竞争反应程度,我们建立了一种方法,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对β-咔啉类药物M、HIV-1 Tat和TAR RNA的竞争作用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分离,分别测定药物M、HIV-1 Tat和TAR RNA结合常数,比较两个反应的结合常数,就可以了解M与Tat Peptide的竞争作用。通过测定一系列药物与TAR RNA的竞争作用,就可以对这一系列药物进行药效的初步评价和筛选。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β-咔啉类药物M(MW:324)(北京大学医学部天然药物和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Tat蛋白模型序列(MW:2297)和TAR RNA模型序列(MW:9188.4)(德国Sigma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试剂。CE-212型毛细管电泳仪(北京大学Micro Analytical公司),λ214 nm,数据由康志色谱工作站收集处理。毛细管(河北永年光导纤维厂)55 cm×75μm i.d.,有效分离长度47cm,毛细管温度约25℃。
    2.2 分离条件
    缓冲液:50mmol/L NaH2PO4-Na2HPO4(pH=8.0),使用前经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药物、蛋白和RNA的溶液均由中性磷酸缓冲溶液(PBS,pH=7.4,C=10mmol/L,除菌)配制。运行电压:12kV,进样时间:10s。每次运行前,毛细管先用0.2 mol/L的NaOH冲洗5min,再用去离子水冲洗2min,随后用缓冲溶液冲洗3min,然后进样。每份样品均平行分析3次。

    3 结果与讨论 
    3.1 分离条件的优化
    3.1.1 缓冲溶液pH值对分离的影响 考虑到研究目标是测定药物在生理条件下(pH 6.0~8.0)与蛋白的竞争作用,所以考察了在这个范围内最佳的分离条件。pH分别为5.8、6.8、7.4和8.0分离了药物和蛋白。结果显示,随着缓冲溶液pH值的增大,被迁移物的迁移时间缩短。当pH值升高时,电渗流显著增加,被迁移物的迁移速度加快,迁移时间缩短;另一方面,缓冲溶液的酸度降低,药物和蛋白表面所带的正电荷数目减少,被迁移物的迁移速度变慢,迁移时间延长。从结果看,电渗流对迁移速度的影响大于对电荷的影响。本实验选择8.0为最佳pH值。
    3.1.2 缓冲溶液的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增大浓度可使溶液离子强度增大,从而改善分离效果。本实验由于分离的样品纯度大约为99%。考察了不同浓度缓冲溶液对药物和其杂质分离的影响,发现在缓冲溶液浓度为50mmol/L时,其可以达到基线分离。
    3.2 药物、蛋白与RNA的作用
    Tat蛋白具有86个氨基酸的多肽,所合成的模型序列为:丝氨酸-酪氨酸-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精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脯氨酸-谷氨酰胺-苷氨酸。
由于蛋白与RNA的特异作用,药物是以蛋白为模板来设计的。理论上,药物与RNA的相互作用情况应和蛋白与RNA的相互作用情况相似,并能与蛋白相竞争以达到抑制转录的激活。与游离时的峰面积相比,药物、蛋白与RNA混合后各自的峰面积均明显减小,说明和蛋白与RNA的结合类似,药物与RNA也发生了结合作用。
    3.3 定量分析
    由以上定性与定量的结果可以看出,药物和蛋白与RNA均为1:1结合,且结合常数相近。说明药物与RNA的结合作用和蛋白与RNA的结合作用类似,药物可与蛋白竞争性地结合RNA,从而使蛋白被置换下来,有效地抑制了转录的激活,达到了阻止病毒复制的目的。如果能研制出一系列类似的药物,可更好地进行药效的评价和筛选。
References
1 Lin Jinming(林金明),Chen Zilin(陈子林).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药学学报),1999,34(9):716~720
作者: 爱屋及乌 2007-5-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