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实验技术色谱技术色谱论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及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摘要:【摘要】目的测定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及颗粒汤剂中甘草酸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与颗粒汤剂液中甘草酸含量,选Diamonis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结果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为0。9560%,颗粒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为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测定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及颗粒汤剂中甘草酸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与颗粒汤剂液中甘草酸含量,选Diamonis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胺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为0.9560%,颗粒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为0.7291%。结论 传统汤剂的甘草酸含量显著地高于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

  【关键词】  甘草酸; 麻杏石甘汤; 高效液相色谱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glycyrrhizic acid in traditional and granular decoctions of Maxingshigan Decoction.MethodsThe determin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HPLC with an ODS column and a mobile phase of methanol-ammonium acetate-glacial acetic acid(67∶33∶1) at 250nm.ResultsThe content of glycyrrhizic acid in traditional decoction of Maxingshigan Decoction was 0.9560 mg·g-1 and 0.7291 mg·g-1 in granular one.ConclusionThe content of glycyrrhizic acid in traditional decoction of Maxingshigan Decoction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anular one.

  Key wordsGlycyrrhizic acid;  Maxingshigan Decoction;  HPLC

  由于传统中药复方汤剂(传统汤剂)在使用上的不便等原因,近年来颗粒汤剂开始用于临床。传统汤剂是按处方配药,加水共煎而得;颗粒汤剂是将批量的单味中药饮片分别加水煎煮、浓缩、干燥、分装,使用时按处方混合,开水冲服即得。传统汤剂与颗粒汤剂的药效学、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已经有了一些报道[1],但有关其化学组成方面的报道较少。麻杏石甘汤一方出自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一书,由麻黄6 g,苦杏仁9 g,甘草6 g,石膏24 g组成,该方具有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之功效,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根据现代临床经验证明,石膏的用量的大小在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喘症的疗效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重用石膏能够使该方的疗效大大提高,使咳喘诸症更快得到缓解[2]。而麻黄与甘草的比例也宜恰当,据临证经验,取两者等量为宜,因为甘草量大则牵制麻黄宣散之力,量小则恐麻黄宣散太过,两者配伍恰当,功专在肺,取效则速。参照2005版《中国药典》的方法[3],采用HPLC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和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从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角度探讨颗粒汤剂的制备工艺,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美国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苦杏仁苷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30460154);药材由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颗粒汤剂由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工艺参数,贵阳中医学院植化实验室制备;药材经贵阳中医学院董丽莎教授鉴定,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xycrrhiza uralensis Fisch.、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 L.、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Gypsum Fibrosum、甲醇为色谱纯、醋酸胺、冰醋酸为分析纯、水为纯净水。

  2  麻杏石甘汤汤剂制备

  2.1   传统汤剂

  称取药材麻黄6 g,苦杏仁9 g,甘草6 g和石膏24 g加10倍量水常温浸30 min,煎煮保持微沸30 min,趁热过滤,滤渣加7倍量水煎煮保持微沸20 min,趁热滤过,合并2次滤液,药渣水洗3次,与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冷却后定溶至50 ml,即得传统汤剂。

  2.2  颗粒汤剂

  称取以上麻杏石甘汤处方量的各单味颗粒,麻黄0.711 g,苦杏仁0.969 g,炙甘草2.096 g和石膏0.973 g,用沸水冲泡,摇匀,使溶解,冷却,以水定溶至50 ml,摇匀,即得颗粒汤剂。

  3  方法与结果

  3.1  色谱条件

  分析柱为Diamonisl C18柱 5 μm(250 mm×4.6 mm) ;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醋酸胺溶液-冰醋酸(67∶33∶1);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25℃;进样量为5 μl,在上述条件下,甘草酸与杂质峰可完全分离,空白样品无干扰,见图1。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10 mg,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毫升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0.2392 mg,折合甘草酸为0.221 mg)。

  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吸取麻黄石甘汤传统汤剂和颗粒汤剂试液各2 ml,置25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约20  ml,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20 kHz)20 min,取出,放冷,加流动相定容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分别得传统汤剂、颗粒汤剂供试液。

  分别按传统汤剂的药材量和颗粒汤剂的单味中药精制颗粒量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缺炙甘草的传统汤剂阴性对照液和颗粒汤剂阴性对照液。

  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吸取甘草酸标准溶液,用流动相稀释配制浓度分别为0.044 2,0.088 2,0.132 4,0.176 2,0.221 1,0.266 4 mg·ml-1的甘草酸系列对照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依次测定,以峰面积积分值(A)对进样量(C)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 710.033C +2.967,r= 0.999 9,甘草酸单铵盐在0.442~2.664 μg间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

  3.5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10 μl,重复进样5次,试验结果的RSD(%)为0.20%,结果表明试验结果的精密度良好。

  3.6 稳定性实验

  精密吸取供试液各5μl,每2 h测定1次,各测5次,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实验结果的RSD(%)分别为1.32%和0.79%,结果表明供试品在8 h内稳定。

  3.7 重复性实验

  取同一供试品按上述方法平行测定5次,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实验结果的RSD(%)分别为1.31%和0.79%,结果表明实验结果的重复性良好。

  3.8 加样回收实验

  取同一供试品及制备的单味浓缩颗粒各9份,按高、中、低剂量,取适量样品,加入一定量的对照品,按上述条件进行制备、处理,并按色谱条件项下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2。表1  甘草酸加样回收(传统汤剂)测定结果(略)表2  甘草酸加样回收(颗粒汤剂)测定结果(略)

  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较好的加样回收率。

  3.9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颗粒汤剂和传统汤剂各10μl进样,用外标法计算传统汤剂和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每付麻杏石甘汤中甘草酸的含量以3次测得的平均值计,处理结果见表3。表3  各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略)

  对传统汤剂和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3次测得的结果进行Fisher小样本非参数随机化测验[4],结果表面传统汤剂和颗粒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之间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水平P=0.050 000,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传统汤剂和颗粒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4 讨论

  参照2005版《中国药典》,采用HPLC法测定以传统方法制备的麻杏石甘汤剂和以单味中药精制颗粒制备的麻杏石甘汤剂中甘草酸的含量。由表2可知,麻杏石甘汤传统汤剂中甘草酸含量明显高于颗粒汤剂中的甘草酸含量。引起含量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传统汤剂中多种药材成分共存而产生的助溶作用引起的。其药效学上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嘉琳,王永山.中药浓缩颗粒临床应用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75.

  [2]陈雪梅,麻杏石甘汤中石膏用量的重要性[J].四川中医,2001,19(2):78.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4]Tang,Q.Y.,and Feng. Practical Statistics and DPS Data Processing System[M].Beijing: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M.G.1997: .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