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妙方精选

漫谈消经散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摘要:清经散,又名清经汤,为明末清初医学家傅山(字青竹,后改“青主”)创制,载于其所著之《傅青主女科》一书中。《中医方剂大辞典》则认为该方源自《辨证录》一书。按《辨证录》世传系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有人认为,《傅青主女科》实为后人从《辨证录》中录出,略加润色,假托傅氏之名刊行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清经散,又名清经汤,为明末清初医学家傅山(字青竹,后改青主”)创制,载于其所著之《傅青主女科》一书中。《中医方剂大辞典》则认为该方源自《辨证录》一书。按《辨证录》世传系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有人认为,《傅青主女科》实为后人从《辨证录》中录出,略加润色,假托傅氏之名刊行的。对此,近人何高民氏经过精心考证,认为《傅青主女科》确系傅山所著,并非录自《辨证录》(见《傅青主女科校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但也有人认为,《辨证录》本系傅山所著,因反清斗争的需要,遂隐去作者之名。后人抽取其中部分内容单独刊行,始具作者真名,即《傅青主女科》。总之,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清经散方为傅山所制,出自《傅青主女科》的认识还是比较公允的。

    清经散的药物组成是:丹皮、白芍(酒炒)、大熟地各三钱(9),地骨皮五钱(15),青蒿二钱(6),白茯苓一钱(3),黄柏五分(15),水煎服。

    本方是治疗月经先期的常用方。月经先期属于周期异常为主的月经病,一般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者,常与月经过多并见,严重的可发展成崩漏,应及时治疗。 

  月经先期的病机,主要是气虚和血热。气虚又包括脾气虚和肾气虚两种病理;血热则包括阳盛血热、阴虚血热、肝郁血热等不同的类型。清经散所治疗的月经先期,属于阳盛血热所致的证候类型。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可伴有心烦、面红口干、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等症状。

    阳盛,即阳气偏盛,常因感受热邪,或过食辛燥助阳之品,或素常体质偏于阳盛所致。“阳盛则热”,热人血分,伤及冲任,迫血下行,以致月经先期而至,经量增多;热灼血液,故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热扰心神则心烦;热甚伤津则口干、小便黄、大便燥。治疗需用清热凉血之法,使热去血安,冲任得固,则经自调。清经散便是为此而设。方中青蒿、黄柏清热泻火,以正本清源;丹皮、地骨皮清血中伏热,而安血之行;熟地滋补肾水;白芍养血敛阴;茯苓行水泻热。全方清热泻火、凉血养阴,使热去而阴不伤,血安则经自调。傅青主说:“此方虽是清火之品,然仍是滋水之味,火泄而水不与俱泄。”近代医家黄绳武先生评论此方说:“重在少少清火而水不伤,略略滋肾而火不亢。诚为清火良方,调经妙法。”对于理解清经的方义,大可玩味。

    傅青主在论述经水先期病证时强调要“分虚实之异”。指出:“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倘一见先期之来,俱以为有余之热,但泄火而不补水,或水火两泄之,有不更增其病者乎!”在治法上,先期量多者,用清经散泄火但不伤水;先期量少者,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方用两地汤。

    但在运用清经散时,尚需斟酌病情予以加减。例如,病程较短,热邪明显,见有面赤唇红、烦躁口苦、小便赤黄、大便燥结等症者,可将熟地改为生地,加黄芩、黄连各6克;若病程较长者,往往因热随血去,热

势不甚而阴虚明显,见有口干尿黄、手足心热等症,可于原方去黄柏、茯苓,加元参、麦冬、知母等滋阴清热之品;若因失血较多,气随血泄,而见有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气虚症状者,则酌加太子参、黄芪、白术等以健脾益气;若血虚精亏,而见腰酸腿软、头晕眼花等肾虚症状者,则去茯苓、黄柏,加桑寄生、杜仲、山茱萸等补肾益精之味。

    上述清经散的加减应用主要是在平时的治疗,目的是调整月经周期。如果是在经期出血量多时,则需要去掉黄柏之苦寒留瘀及茯苓之淡渗伤阴者,酌加槐花、地榆、茜草等凉血止血之味;若经行腹痛、经血挟块者,酌加蒲黄、三七、五灵脂等以化瘀止血。

    歌诀:

    清经散能清血热,

    丹皮地骨白芍合;

    熟地苓柏嫩青蒿,

    先期量多用之可。

 

作者: 哈小博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