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妙方精选

血痹良方--黄芪桂枝五物汤

来源:《民族医药报》
摘要:《金匮要略》云:“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说明血痹为阳气虚弱导致阴血运行不畅之病,当补阳气,行血滞,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来治疗。所以然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乃由黄芪、桂枝、白芍、大枣各9克,生姜18克组成,方中黄芪补益阳气,并助血行。故此实为主治......

点击显示 收起

    《金匮要略》云:“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阴阳俱微,是言人体阴阳形气俱不足;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是言阳气不足,阴血为之阻滞;不仁者,肌肤痒痛不知也;如风痹状者,表现似风,实非风也。说明血痹为阳气虚弱导致阴血运行不畅之病,当补阳气,行血滞,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来治疗。所以然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乃由黄芪、桂枝、白芍、大枣各9克,生姜18克组成,方中黄芪补益阳气,并助血行;桂枝、白芍行血破滞;姜、枣调和营卫。重用生姜者,宣气走表,使气行血不滞而血痹得以解除也。故此实为主治血痹之良方。

    根据上述治疗原则,现代多将此方用来治疗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慢性风湿病、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冻疮、产后腰腿痛等病。除上述外,笔者还将此方用来治疗其他病证,且每获良效。兹举验案以说明。

    1.治腓神经麻痹:肖某某,男,43岁,农民。1995820Et诊。述右下肢足背及小腿外侧触觉、痛觉及冷热觉均反应迟钝,局部欠温,时而发麻,足趾近端各关节不能屈伸已半年余。西医诊断为“腓神经麻痹”。曾服西药及打针3月余,未见显效。今诊,除上述外,尚见四肢乏力,大便稀溏,日1次,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等,此乃血痹也。遂用黄芪45克,桂枝、生姜、鸡血藤、丹参、制附片各15克,白芍12克,大枣4枚,每日l剂,水煎服。3剂而病始减,15减而足趾近端各关节已能屈伸,但欠灵活,30剂而愈。随访2年,未发。

    2.治低钙性抽搐:余某某,男,36岁,农民。1994427日诊。述双手屈而不伸,两臂抽搐,抽搐时,双手发凉,色变青紫,遇冷加剧,得热则减,每次发作在1刻钟左右,日1次,或数日1次。此病已年余。西医诊断为“低钙性抽搐”。曾用中药西药多方治疗,皆未取效。今诊,尚见精神不振,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而薄,脉虚弱等。此乃血痹之候也。应补阳气,行阴血。遂用黄芪50克,桂枝、制附片,丹参各18克,生姜24克,白芍、大枣各12克,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5剂,手指转温,色转红润,又予5剂而诸证除。为巩固疗效,遂将上方制成丸剂服之,3月而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