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材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中药资源开发与保护

珍稀濒危药材石斛资源情况的研究

来源:www.tcmgap.com
摘要:名贵中药石斛,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资源已枯竭,成为濒危植物。本文就该物种在我国的种类、分布、繁殖生长等生物学特性、资源及其演变状况,濒危原因,药用价值及应用情况、资源保护、恢复与发展等问题作讨论。一、石斛的种类及分布石斛属(Dendrobium)为兰科第二大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80年以前,我国仅发现了57种石斛......

点击显示 收起

 

  名贵中药石斛,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资源已枯竭,成为濒危植物。本文就该物种在我国的种类、分布、繁殖生长等生物学特性、资源及其演变状况,濒危原因,药用价值及应用情况、资源保护、恢复与发展等问题作讨论。
一、石斛的种类及分布
  石斛属(Dendrobium)为兰科第二大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计有1500种。除个别种外,皆属附生兰类。1980年以前,我国仅发现了57种石斛属植物,后来调查发现并定名的19种石斛属植物丰富了我国石斛的种质资源库,现共有76种[1]。我国石斛的种类仅占全世界的5%左右,但在历史上,其药用开发和利用走在世界前列,是重要的常用中药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药用石斛品种有5个,即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fimbriatum Hook.var.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candidum  Wall.ex Lindl.)、金钗石斛(D.nobile Lindl.),但实际上民间药用的品种还有多个,用于提取某些成分作制药原料的也有较多的品种。在我国的76种石斛属植物中,有近40种作药用[2]。某些药用石斛品种长期出口,享誉东南亚及欧美的一些地区。
  从全球来看,石斛主要分布在北纬15°31′至南纬25°12′之间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但在我国则主要分布于北纬30°以南地区,北纬30°?35°之间也有少量的分布。我国有76种石斛分布。如表1。
表1  我国76种石斛分布
中 文 名 称 学     名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长瓜石斛 D.chameleon 台湾
细叶石斛 D.hancockil 广西,云南,河南,甘肃,陕西
昌江石斛 D.changjiangense 海南
罗河石斛 D.lohohense 广东、湖北、四川
翅梗石斛 D.trigonopus 云南
束花石斛 D.chrysanthum 广西、云南、贵州、西藏
刀叶石斛 D.terminale 广东
构唇石斛 D.moschatum 云南、贵州等
华石斛 D.sinense 海南、香港
迭鞘石斛 D.chryseum 台湾、海南等
海南石斛 D.hainanense 云南
流苏石斛 D.fimbriatum 广西、云南、贵州
喉红石斛 D.christyantum 广东、海南、广西
曲轴石斛 D.gibsorii 广西、云南
梳唇石斛 D.strongylanthum 海南、云南
樱花石斛 D.moulmeinense 云南
小黄花石斛 D.jenkinsii 云南
黄花石斛 D.dixanthum 云南
聚石斛 D.lindleyi 广东、海南、广西
金耳石斛 D.hookerianum 台湾、西藏
具槽石斛 D.sulcatum 云南
疏花石斛 D.henryi 广西、湖南、云南
鼓槌石斛 D.chrysotoxum 云南
尖刀唇石斛 D.heterocarpum 云南
球花石斛 D.thysiflorum 广西、云南
短棒石斛 D.capiuipes 云南
密花石斛 D.densiflorum 海南、广西、西藏
苏瓣石斛 D.harveyanum 云南
矮石斛 D.bellatulum 云南
长苏石斛 D.brymerianum 云南
长距石斛 D.longicornu 广西、云南、西藏
串珠石斛 D.faleoneri 台湾、广西、湖北
高山石斛 D.infundiulum 云南
红花石斛 D.miyakei 台湾
黑毛石斛 D.wiuiamsonii 海南、广西
大苞鞘石斛 D.wardianum 云南
超萼石斛 D.cariniferum 云南
棒节石斛 D.findlayanum 云南
云南木斛 D.crumenatum 台湾
杯鞘石斛 D.gratiosissimum 云南
燕石斛 D.equitans 台湾
肿节石斛 D.pendulum 云南
铁叶石斛 D.pseudotenellum 云南
金钗石斛 D.nobile 台湾、四川、海南、湖北等
景洪石斛 D.exile 云南
矩唇石斛 D.linawianum 台湾、广西
剑叶石斛 D.acinaciform 福建、广西、云南
玫瑰石斛 D.crepidatum 云南、贵州
反瓣石斛 D.ellipsophyllum 云南喇叭
喇叭唇石斛 D.lituiflorum 广西
竹枝石斛 D.salccense 海南、云南
紫瓣石斛 D.parishii 云南、贵州
菱唇石斛 D.leptocladum 台湾
美花石斛 D.loddigesii 海南、广东、贵州等地
双花石斛 D.furcatopedicellatum 台湾
齿瓣石斛 D.devonianum 广西、贵州、西藏
小花石斛 D.somai 台湾
晶帽石斛 D.crystaclinum 云南
草葶草石斛 D.porphyrochilum 广东、台湾
广东石斛 D.wilsonii 福建、云南等地
草石斛 D.compactum 云南
唇石斛 D.aphyllum 广西、云南、贵州
勐海石斛 D.minutiflorum 云南
报春石斛 D.primulinum 云南
藏南石斛 D.monticola 西藏
细茎石斛 D.moniliforme 浙江、甘肃等地
卵唇石斛 D.eriiflorum 西藏
霍山石斛 D.huoshanense 安徽
西畴石斛 D.xichouense 云南
铁皮石斛 D.officinale 安徽、浙江、云南、四川
重唇石斛 D.hercoglossum 江西、广东、湖南
黄花石斛 D.tosaense 台湾、江西
钩状石斛 D.adumcum 广东、海南等
曲茎石斛 D.flexicaule 湖北、四川
叉唇石斛 D.stuposum 云南
昭觉石斛 D.zhaojuuens 四川
二、石斛的生物学特性
  石斛多附生于大的树干或岩石上。所需的生长条件十分苛刻。需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能生长于普通的土壤中。石斛开花多,能结果的只占极少数,果实为塑果,每果约有种子100万粒,种子细如粉尘,粒重约0.3-0.4g[3]。由于种胚的发育不超过球形阶段,又缺乏胚乳组织,必须飘落到非常适宜的环境与真菌共生(symbiotical)才能萌发,自然条件下的发芽率不及5%,种子萌发的石斛生长发育十分缓慢,起初仅为一细小的绿珠,光合作用的面积很小,光合强度低,对生境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其有性繁殖困难。石斛为合轴生长(sympodial),分株是人工繁殖的主要方式,故繁殖系数低下,且在通常情况下生长慢,成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石斛的主要生境在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及相类似的温暖湿润的环境。惧怕霜冻及过高的温度,要求生长环境湿润而又不能处于过湿的水中。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左右,最适宜光照为20000Lux左右[4]。石斛的根在发育成熟后有十分罕见的结构。无根毛,其皮层细胞可完全发育演变为由羽状纤维状物质组成的海绵层[5],即能吸收和贮备一定的水分,又能通透空气。石斛栽培中,除了适宜的光、温、水分条件外,有无适宜于根生长的环境,通常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
  石斛主要靠无性繁殖来增大其数量,原始森林中一些大树干上的石斛,可以长满几乎整棵大树干有阳光照射的朝上的一面,其根缠绕、穿插于树干老皮上下,靠厚厚的半腐乱状态的树皮提供无机营养和水分,有的一棵大树干上可以采集鲜石斛上百公斤,其生长时间可达数十年以至更长。研究表明,石斛对N、P、K、S等无机元素的吸收程度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较大[4,6,7],较充足的光照及肥源是生长强壮的重要条件。生长于岩石表面或石缝的石斛,其根紧密地附着于石面,但有的生长年限不能太长,主要是因石面分化或受落叶、降尘等影响,会生成一些泥土,影响石斛根部的生长环境,从而使其长势衰落以至死亡。
三、我国石斛的资源状况及濒危原因
  石斛资源在我国南方曾是十分丰富的,特别是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等省产量较大。此外,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西藏、河南、陕西、甘肃等省过去都产有石斛。《本草纲目》称,石斛“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胜”。据有关资料,在解放前和解放初,川南各县年产金钗石斛就达数十万斤以上,仅四川合江县1953年就收购干石斛4万多斤,相当于鲜石斛30多万斤。解放前,该县即有2个专业的石斛交易市场,是石斛商品的集散地。原四川东南即现在重庆直辖市一带,过去也有大量的石斛,仅1953-1954年,每年通过重庆港外运的石斛即达1000多担。造成石斛资源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由于石斛主要附生于大树杆上,经过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大砍树木等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石斛处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地位,资源遭受非常严重的破坏,产量锐减。据对石斛一些原产地的调查,过去有较多的大树上都长有石斛,但经过大跃进的年代以后,就很少能看见了。
  (二)较长时期缺乏保护和发展
  由于过去农村长期实行的人民公社式的经济模式,以粮为纲成了一个时期的主导,导致石斛生产不受重视,集体和个人都不种、不管,只知采掠,在较长时期中成了基本无人保护与发展的状况,导致石斛更加衰败。据20世纪80年代对原四川省的统计,石斛产量已不及解放初的千分之一[8]。原川东南,即现在重庆市的一些原有较多石斛资源的县,现已根本找不到石斛了。据合江县提供的资料,文化大革命期间,某中央首长急需石斛,派专人到四川索取,合江县也只能从当年收购到的3kg石斛中挑选了2kg送到北京。
  (三)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云南的热带雨林,曾是石斛种类和数量极其丰富的地区,仅西双版纳就有22个石斛品种[9],直到20世纪90年代,每年仍有大量的石斛外运。云南的盈江县城的1家石斛加工厂,过去每年的销售额即达200-300万元。据南京金陵制药集团人士提供的情况,该单位每年即从云南获取上千吨品种多样的鲜石斛,往往通过铁路的专列运输到南京。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云南的热带雨林边缘尚有较大量的石斛,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思茅地区林业部门也曾扣押收缴过非法采集的数千吨石斛。由于有大量的需求,一些人采取了砍伐大树收取石斛的手段,不仅毁灭了大量的石斛资源,也对原始森林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到20世纪90年代末,除原始森林人迹难至的地方外,云南已很难找到石斛了。
  (四)价格与价值的严重差异影响了石斛生产
  石斛在计划经济年代的价格很低,在四川省石斛产量最大的合江县,20世纪80年代初鲜的金钗石斛的收购价格仅为0.4元1公斤,干品的价格也仅为1.6-2.4元1公斤。而传统方法的石斛栽培后,需4-5年才开始有所收获,石斛栽培对环境和技术的要求又高,长期的低价收购,使药农对其栽培生产没有积极性,严重影响了石斛的生产和发展。
  目前,尽管石斛在药材市场和药店里的价格较高,但因其产地偏远,药农的产量又很小,没有产业化生产,不能直接面向市场,多被商贩倒卖,农民所得也不多,也是导致不能很快发展生产的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伪品石斛和境外石斛的冲击,像云南省这样的十分适宜石斛发展的地区,因有缅甸、老挝、泰国等采自野生的低价石斛的来源,目前的价格仍然很低,鲜品的收购价格仍然在1公斤3元左右;加之有部分非药典的伪劣石斛品种冲击市场,国内有很多的药店销售的都是非药典的石斛品种,而且许多药工都不能认识正品石斛,故正品石斛仍然不能卖到好的价钱。
  (五)人工栽培研究的技术成果未能得到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数十家科研院所和产地进行过石斛的栽培研究,逐步对石斛的栽培生产技术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因石斛价格尚低、种源缺乏,特别是没有产业化的生产者,科研单位进行技术推广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导致了技术未能得到推广应用。
四、与我国相关的世界石斛资源情况
  在国外的东南亚地区,因药用和花卉业的需求不断发展,野生石斛资源也受到极大破坏,资源量急剧减少。据在云南金陵制药厂石斛收购点的调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云南石斛的枯竭,南京金陵制药集团通过云南、广西边境向邻国大量收购石斛,已使邻国越南的石斛资源濒于枯竭了,现在主要靠缅甸、老挝、泰国等来源。其进入的主要口岸有盈江、南伞、瑞丽、畹町、腾冲、打锣、勐呵、勐腊等,但近两年数量已经减少。金陵集团有人预测,几年后,他们在石斛收购上除向南美洲的巴西“进军”外,不得不停止生产依靠石斛为主要原料的国内中成药利润排名第一位的“脉络宁”产品了。而巴西等世界上珍贵的热带雨林正遭受着天灾人祸的吞噬,面积急剧缩小,到南美洲大量购买石斛,有可能被有关世界组织的禁止,即使被允许,采集和运输的价格也是极为昂贵的。石斛已分别被一些国际公约列为世界一类和二类保护植物。据悉云南及其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已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特别是这一地区日趋增长的野生动植物贸易状况,WWF亚太地区办公室设立了濒危物种调查小组,对东南亚野生动植物贸易一直在作调查[10]。
  目前,石斛属植物中约有1/4可供观赏[1],如被称为四大名兰的石斛兰(D.orchids)及密花石斛(D.densiflorum)、构唇石斛(D.moschatun)、玫瑰石斛(D.crepidatum)、鼓槌石斛(D.chrysotoxum)等。近年来,石斛作为观赏植物在世界上发展迅速,已成为新兴的独立产业,其中生产及消费量巨大的是美国。印度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石斛兰切花,空运至美国。日本的秋石斛主要是由泰国供应,年产值已达5000万美元,出口产值已超过2500万美元[11]。但是,观赏石斛的栽培技术与药用石斛的差异较大,且价格远远高于大部分药用石斛,因此,依靠国外的石斛生产以满足我国的大量需求也是十分不实际的。
五、石斛的药用价值
  石斛是重要的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言:“俗方最以补虚,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逐皮肤邪热痱气,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补肾益力,壮筋骨,暖水脏,轻身延年等”。《本昌思辨录》认为:“石斛,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本经》‘强阴’二字,足赅全量。”又说:“‘逐皮肤邪热痱气’是温者寒也;疗‘脚膝疼冷痹弱’,是寒者温也,要不出《本经》除痹、补虚二端……必收除痹补虚之益……”。可见其既能治病,又能补益,温、寒兼可应用的特点。历代古籍各医书,对石斛的认识和应用有很多高见,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病,皆有应用,各式应用石斛的方剂,逾数百个。
  数十年来,不少学者对石斛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研究。1932年,铃木秀干在中药金钗石斛中首次获得石斛碱[5]。1964年,犬伏康夫等证明了石斛碱为倍半萜类生物碱并确定了结构。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学者相继于石斛属植物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碱和20多个新的有很高价值的药用成分。对19种石斛属植物的研究表明,化学成分类型有较大差异,其中只有5种石斛属植物含石斛碱类生物碱,而金钗石斛(D.nobile)是唯一含有石斛碱的中药石斛[12]。
  石斛碱为目前所知的石斛的主要药用成分,具有止痛、解热作用,可降低心率、血压,减慢呼吸,可产生中度的高血糖,具强壮作用并可解巴比妥中毒。药理试验表明,口服石斛煎剂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石斛中提取的两种菲类化合物是有抗人体肺癌、卵巢腺癌和前髓细胞白血病的作用[13];石斛能显著提高SOD(超氧化物岐化酶)水平,降低LPO(过氧化脂质)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能促进T细胞生长和淋巴细胞产生移动抑制因子,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石斛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有明显和拮抗肾上腺素的收缩肠系膜血管的作用;在治疗白内障方面,对半乳糖所致的酶活性异常变化有抑制或纠正作用,也能阻止或纠正因半乳糖性白内障所致的晶状体总脂类与总胆固醇的比例失调;石斛所含的一种酯类成分还有活血化瘀,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脑血栓形成及静脉形成,动脉硬化性闭塞等作用;近些年备受关注的石斛多糖也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活性和抗癌、防癌、抗衰老、抗辐射等多种功效[14]。石斛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慢性咽炎、消化系统疾病、眼科疾病、血栓完备塞性疾病、关节炎、癌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特别是近年用于消除癌症放疗、化疗后的副作用和恢复体能,效果十分明显。是石斛夜光丸、脉络宁注射液、通塞脉片、清睛粉、清咽宁、石斛散、鲜石斛露、芪斛揸、养阴口服液等数十种中成药及保健品的必要原料。
  石斛品种中的铁皮石斛(D. candidum )因滋补作用强,适用于老人、虚人津液不足,不宜大寒者,已成为价值上万元1公斤的珍品,以其加工的“枫斗”或“耳环石斛”,被称为“金耳环”、“金枫斗”畅销于东南亚及欧、美,因产量少而供不应求,而且假冒、伪品者多。
六、石斛资源的需求及恢复资源的相关研究
  石斛本是常用中药,据重庆大宗药材出口统计,1953-1954年重庆口岸每年出口石斛达10万斤以上,“一向供不应求”。但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起,传统的药用石斛已鲜有所见,药市和药店中出售的石斛基本上已无药典规定的品种,出口外销早已无货。在重庆,真正的金钗石斛鲜品零售价已从过去的几毛钱一斤涨到50元以上。而石斛的医疗作用不断扩展,石斛早已步入有需求而基本无正品药材供货的局面。据南京、上海医药界人士称,已有几十年未见到过解放初期享有盛誉的金钗石斛了。
  据解放初期的石斛用量推断,如有正品石斛的充足货源,加上现代对石斛应用的研究,现在对石斛饮片的用量每年当在100万公斤以上。出口也应当有相当的数量。而作为中成药的原料,单南京金陵制药集团现年用石斛鲜品即达200万公斤以上,且不计其它中成药及新药开发。目前对石斛药理的一些研究成果,可以研制成为很有价值的新药,主要就是因为资源的短缺问题而未得到开发。
  石斛的需求状况导致国内众多科研单位对石斛资源进行了较深入广泛的研究,各地列入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达数十个之多。我国自文革后建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即批准资助了4项石斛研究项目:即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对石斛资源和品种的研究,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对石斛组织培养的研究,中国亚热带森林研究所对石斛根部共生菌的研究,及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对石斛的驯化及其生理研究。这是针对一种药材立项研究最多的品种之一,足见对石斛的重视。这些研究项目对摸清石斛资源、生物学特性、进行组织培养及栽培驯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据“中文期刊数据库(1989?2000)”的检索结果,仅上个世纪90年代发表的石斛研究的论文已达200篇以上。特别是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主持并与西南农业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斛研究项目,近几年来发表的石斛生理及驯化栽培方面的论文已近30篇,在石斛的生物学特性、最佳光温需求、根系解剖、无机营养的吸收、光合产物的运转和分配、栽培基质的筛选、专用复合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斛生长的调控等方面均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3、4、5、6、15、16、17、18],较大面积的栽培实验也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挽救石斛濒危状况的栽培技术已取得了突破,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已基本成熟。
  实际上,过去上百年来人们对金钗石斛等少数石斛品种已有成功的栽培,其主要的方法是将石斛用竹钉钉在大树杆上或嵌在石缝中敷以牛粪或泥土,让其通过湿润多雨的季节长出根来,逐步成活长大,在3-5年后可形成蔸状,逐步可开始有所收获或进行分蔸繁殖。只是适宜其生长的大树干、石头等环境不易选择,生长繁殖速度较慢,其施肥管理也较难,不易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而在金钗石斛稍多的四川合江县和贵州赤水市目前就是采用这种传统的方法,在缓慢而艰难的过程中力图恢复石斛的生产。
  现有的栽培驯化研究成果,已可使石斛在地面适宜的人造环境中快速生长,并通过研制的石斛专用复合肥料(营养液),采用植物激素进行处理等技术措施,使石斛在栽培的当年即可得到栽培量2-3倍的收获,一年即可达到传统方法栽培初期3-5年的产量。
  石斛的组织培养自1960年法国人Gmorel利用石斛基尖组织培养无病毒植株的无性繁殖技术创立以来,其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化。近年来,组培的最佳条件,包括光、温、培养基配方以及如何选用外植体、选用激素等取得了长足进展。还获得了转基因石斛植株。我国石斛组织培养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84年,徐云鹏等才首次报道获得霍山石斛试管苗。此后又利用铁皮石斛、束花石斛、兜唇石斛的茎尖、叶尖或种胚获得了再生植株。到现在为止,石斛的组织培养已在浙江、安徽、上海、广州、四川、重庆、云南、江苏等得到成功,不少单位都可以规模化地得到石斛的组培苗。但是组培苗的栽培却是一个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19],而且国外经过多年试验至今也未取得突破[20]。有的栽培初期看似能够成活,但时间稍长实际能够成活的却很少,且长势较差。因此,此技术尚未能在生产实际中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七、石斛资源保护恢复、发展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较多业内人士对于保护、恢复和发展石斛资源的意义已达成了共识,它对于保护濒危的物种资源、中药资源、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医药经济、使中医药走向世界等方面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发展石斛生产,是中医药产业的急需;是一项不愁产品销路的项目;对它药效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将可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石斛也是可能导致南京金陵制药集团等制药企业在今后数年内原料断档使脉络宁等产品不能生产的重要原料。但是,石斛资源的保护、恢复、发展却又每况愈下,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其主要问题如下。
    (一)资源保护不力 
  野生石斛虽属国家保护资源,但因生于野外无人烟处,保护上困难较大。由于收取后即可卖钱,因此采收不断。
  在云南思茅及一些地区,当地村民甚至采取过深入原始森林、锯倒大树的方法收取石斛,虽然林业部门采取过一些坚决措施,大规模的采收因此而停止,但零星的深入原始森林的采收仍有发生,一些偏远山区,用马驮人背的方法,将搜寻来的石斛运到收购处。
  金钗石斛的传统栽培区,因药贩走村窜户地收购,常有竭泽而渔似的采收,加上村民间有相互偷盗而卖的情况,致使石斛的生长及发展往往赶不上采收的速度,资源越来越少。
  (二)只图利用,不谋发展
  石斛资源的每况愈下,用其作为制药原料的企业是清楚的,长期经营石斛的药材商和石斛产地的政府有关部门也清楚。但是,在野生资源尚未用尽或虽本国已用尽、外国尚未用尽的情况下,这些相关企业却不愿下决心发展生产。如南京金陵制药集团,是石斛用量最大、对资源破坏影响最大的企业。该企业原来的总裁却认为“石斛资源濒危状况叫了多年了,但现在我们还是有来源。”因此,虽派人到处考查了多次,与有关研究单位也联系了多年,却不能真正下决心从每年上亿元的“脉络宁”利润中划出较多的发展生产的资金,真正与科研单位联手合作,建立起规模化的产业基地。经营石斛的药商也不太愿意投入资金于生产。这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石斛生产见效较慢;二是生产的石斛成本高于采收野生石斛;三是过去的传统生产方式不适宜规模化生产,分散到各户的生产方式难以保证投资者能收购到产品,因为没有投资的药贩往往很容易以稍高一点的价格从分散的生产者那里收购到产品。
  (三)种源缺乏、收购价格低及偷盗严重
  四川合江县和贵州赤水市是传统的金钗石斛栽培产地,目前当地政府也号召农民发展石斛生产。但发展的速度和情况很不理想,一是由于种源缺乏,价格较高,一些人想发展而又没有条件;二是传统栽培产地偏僻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尽管石斛在大城市里价格较高,但走村窜户的个体收购者仍以低价收购,分散生产的个体农户如将少量石斛运到大城市,除去交通食宿已很不划算,而且贸然进城又不易很快找到销路;三是石斛栽培地的偷盗相当严重。石斛生长缓慢,有的农户辛劳多年,眼看将要收获,一夜间被盗,损失严重,往往容易丧失信心,不愿再下大力气发展,即便继续发展,很多年也难予恢复。
  (四)未能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 
  近些年来,有部分尚有少量种源的地方在致力于发展石斛生产,但公司或企业介入很少。如四川合江县、夹江县、贵州赤水市、安龙县等,但主要是通过政府号召,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生产。综合其现有栽培石斛大约共有100余吨,相当于金陵制药企业生产“脉络宁”1-2天的消耗量。因主要仍采用农户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种苗来源受限,技术不力,发展速度慢,发展甚至跟不上采收的速度。有少数公司在浙江的天台山、云南思茅栽培生产价格昂贵的铁皮石斛。浙江、上海并制成了“铁皮枫斗”或“铁皮枫斗晶”产品,并在媒体刊登了大量广告。但据南京金陵制药集团考查,所谓的栽培生产实际并未成功。笔者也曾在上海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同志花高价买了一盒“铁皮枫斗”,仔细检查内装的石斛干品,其中真正的铁皮石斛只有一小段,约占2%的重量,余为多种石斛属植物的混合物。云南本有发展多种石斛生产的地理区域,但目前则只有某公司种植了约3亩左右的石斛。云南的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石斛不易种植,加上省内及邻国边境尚有野生来源,生产通常不合算。
  石斛栽培技术性很强。农村分散的种植形式导致的环境各异、技术不力的问题、偷盗问题、销售价格问题、规模化及快速发展的问题都难以解决。但是,如利用国内现有先进的科研成果,集中财力物力,建立起规模化、科学化的石斛产业种植基地,以上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
  (五)有关政策及发展资金的问题
  石斛的资源保护、生产发展与采集利用是一个突出矛盾。只利用而不求发展,对于濒危药材是一种毁灭,对企业的产品也是一种自杀性的行为,对国家的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危害很大。而目前没有相应的法规或政策予以纠正,如金陵制药集团的前任总裁(现已判刑),就可能存在自己年龄已高、种植石斛是后任得益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几年内尚有边境地区非正式贸易的石斛入境及国内尚存极少量的资源,导致石斛价格很低(云南的密花石斛、金钗石斛、迭鞘石斛等鲜品的收购价还不及4元/公斤),影响了石斛生产发展的积极性。而等到石斛资源完全告磬的时候,虽然价格会猛涨,但届时的种源短缺及发展速度将导致数十年的资源严重短缺,甚至会导致一些品种的灭绝。
  石斛的濒危状况及严重短缺,使石斛出口贸易受到严格控制,这是必须的。但是,应当对确实属于栽培生产的石斛产品的出口打开绿灯,使生产者获得较高的利润,以促进生产的发展。
  根据石斛现在的状况,资金也是制约发展石斛生产的重要前提,石斛的栽培生产,成本远高于采收野生资源,且种子来源困难,需在种植中不断繁殖种源以扩大规模,待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才宜于销售。因此投资回收期也较长。目前的价格和投资回收期较长是影响投资的关键问题。
八、建议与讨论
  石斛资源的保护、恢复及发展生产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问题,也需较长期的时间方能较好地得到解决。鉴于以上提到的情况,提出如下建议共讨论。
  (一)切实加强资源保护
(二)增加野生石斛利用税收,立法建立濒危野生动植物
      药材资源专税
  此项税从使用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资源为原料的企业按用量提取。以税建立石斛或其它野生动植物药材的研究、保护与发展基金。而人工栽培、饲养生产濒危动植物药材则可以免除此项税收,以达到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
  (三)国家应资助石斛产业化种植研究并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
即在国内招标,根据其研究水平评价、研究与发展方案等,集中资金予以支助,并支持其与需用石斛的企业建立股份制公司,共同发展。目前特别需要在石斛生长的生态适宜区建立示范基地,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进行规范,集中一定的财力物力,做出科学化、规模化发展石斛生产的样板。
    (四)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石斛的资源保护
    特别是鼓励、支持石斛的生产,支持栽培石斛的出口贸易,以刺激石斛的规模化生产。

参考文献:
1.陈心启,吉占和.中国兰花全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李满飞,徐国均.商品石斛的调查及鉴定(Ⅱ).中草药,1991,22(4):173.
3.Vellupillai M, Swarup S, Chong Jingoh. Histological and Protein Chang During Early Stages of Seed Germination in the Orchid, Dendrobium Erumenatum.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1997,726:941.
4.张 明,陈仕江,万兆良等.光照强度对金钗石斛吸收氮素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2(2):108.

 

作者: 张 明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课题组 2005-4-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