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研究与新药申报

葫芦科药用植物活性化学成分研究通过成果鉴定

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摘要:近日,由昆明植物所邱明华研究员主持的“葫芦科药用植物活性化学成分研究”项目通过了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目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通过采用植物化学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活性筛选等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展开了对具有代表意义的葫芦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生物活性......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日,由昆明植物所邱明华研究员主持的“葫芦科药用植物活性化学成分研究”项目通过了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项目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通过采用植物化学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活性筛选等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展开了对具有代表意义的葫芦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的研究,并取得如下成果:



        1、发现了一系列葫芦科化学成分新资源:首次,解析了药物雪胆素的结构,并发现了中华雪胆、大籽雪胆、马铜铃雪胆、藤三七雪胆、肉花雪胆、多果雪胆、金佛山雪胆、大序雪胆、大序大花雪胆等九种高含量雪胆素的资源植物;其次,从中华雪胆中发现了具有促溶作用的雪胆皂苷HMa2和HMa3,为深度开发利用雪胆属植物提供了基础;第三,从云南西双版纳产翅子罗汉果中发现新的甜味苷-翅子罗汉果I  (siamenoside  I)  ,其甜度为蔗糖的563倍,是目前世界上最甜的葫芦烷甜味剂新资源;第四,从棒槌瓜藤茎中发现了含量高达3%以上的达玛烷三萜配糖体棒槌瓜苷A,该植物是人参皂苷类或达玛烷皂苷新资源。



        2、提出了葫芦素类化合物结构分类的新模式,将原来5个类型重新分为12个结构类型,在学术界研究葫芦素三萜及变型葫芦素结构分类的判断模式上产生了影响。



        3、在葫芦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以我国产葫芦科植物为主体,从化学系统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葫芦科化学分类学系统,全面地反映了葫芦科植物化学成分结构对Takhtajan分类系统的辅证。



        项目通过对23种葫芦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发现了112个新天然化合物,特别是雪胆植物中的雪胆双糖、雪胆酰亚胺A、十一叶雪胆素A  和B、土贝母中的土贝母甙I-III及苦瓜植物中的三降、五降葫芦素等新颖的化合物或结构类型,为天然产物数据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共发表论文近40篇,对葫芦科药用植物,特别是雪胆、罗汉果、棒槌瓜、苦瓜的开发和持续利用提供比较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对葫芦科化学成分新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学术及指导意义。项目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葫芦烷新颖结构化合物的研究发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专家同时建议进一步拓宽葫芦科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加快其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  
作者: 2008-5-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