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3月12日 人民网-健康时报
江苏省人民医院变态学研究所调查显示:半数
哮喘缘因蟑螂
受访专家:何韶衡,江苏省人民医院
临床实验研究中心主任、变态反应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美国Broad Medical Research 基金会项目评审专家,英国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BSACI)会员。
臭名昭著的蟑螂如今又多了一条令人震惊的罪名:半数以上的哮喘患者竟是因蟑螂体内的
过敏原所致。但令哮喘病患者痛苦不堪的蟑螂很快就没那么嚣张了,因为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两种蟑螂过敏原的单克隆抗体,蟑螂过敏原疫苗不久也将问世。这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研究所最新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
负责此项研究的何韶衡教授告诉记者,据调查显示,目前华南地区约有近一半的哮喘病人对蟑螂过敏,为仅次于尘螨的第二大过敏原,这一比例在北方地区更高,因为漫长的寒冬天气,蟑螂在室内的时间更长,致病几率更高一些。
在我国常见的蟑螂有“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两种,经研究发现,美洲大蠊有7种主要过敏原,而德国小蠊则多达9个,加起来总共有16种主要过敏原。
这些过敏原是蟑螂体内的一种蛋白质物,它会随着蟑螂的排泄物、唾液、壳屑等释放出来,当对此蛋白质过敏的人接触到后,就可能诱发哮喘疾病。根据当前有效的脱敏治疗原理,何韶衡和他的团队在蟑螂体内找到关键的两种过敏原的单克隆抗体,即当患者体内具备过敏抗体后,再次接触到蟑螂体内的这种蛋白质时,便不再发生过敏反应诱发哮喘。
据何韶衡透露,蟑螂体内其他14种过敏原将在1年半内全部“拿下”,随后会进入蟑螂过敏原注射疫苗和药物的生产,很快那些因对蟑螂过敏的哮喘病人将解除病痛。
在相关药物还没上市之前,专家建议人们应尽量消除家里的蟑螂,在接触蟑螂及排泄物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有哮喘家族史的家庭,更要远离过敏原。
作者:
200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