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疾病专题痔疮专题痔疮常识

痔疮的历史沿革

来源:www.tcmfeng.com
摘要:痔疮的历史沿革痔,早在夏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记载。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最早阐述了痔疮的主要成因。”从此奠定了认识痔疮的理论基础。秦汉时期,在《五十二病方》中,将痔分为四类,首先描述了痔的症状和痔的结扎术。...

点击显示 收起

痔疮的历史沿革

    痔,早在夏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记载。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最早阐述了痔疮的主要成因。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从此奠定了认识痔疮的理论基础。

    秦汉时期,在《五十二病方》中,将痔分为四类,首先描述了痔的症状和痔的结扎术。《神农本草经》中,有五痔病名,如肠痔、疽痔、疮痔、瘘痔等,首载治痔瘘药物21种。晋代《针灸甲乙经》系统阐述了针灸治疗痔疮的疗法。

    隋唐时期对痔的认识更加深入,《诸病源侯论》中,详载了五痔[ 牡痔、牝痔、脉痔、血痔、肠痔 ]的病名和证候,并增加了气痔、酒痔,分为七痔。《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又在七痔的基础上,增加了燥湿痔、外痔,分为九痔,并介绍了动物脏器治疗痔疮的方法,从而丰富了治痔疗法。《外台秘要》除将痔分为九种外,又科学地按部位将痔分为内痔和外痔,比西方医学论述内、外痔早1000多年。这些医学著作系统而科学地总结了隋唐时期和隋唐以前对痔的临证认识,为后世对痔的深入探索打下了良好基础。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首创枯痔钉疗法,对痔列为专章讨论。《魏氏家藏方》中,详载了使用枯痔法的具体方法和治疗过程。 

    明代,《秘传外科方》中将痔分为二十四种,记述了治痔的方剂和枯痔药物。《疮疡经验全书》对痔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进行了系统论述,所用方药十分丰富,并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二十五痔的分类法,同时还附图说明,这充分反映了当时对痔疮研究的深入和细致。《外科启玄》中,也分痔为二十四痔,并记有里外痔[即混合痔]病名。《外科正宗》在理论上对痔作了进一步地阐述,并介绍了枯痔散、枯痔钉等疗法,同时还介绍了砒中毒的防治方法。

    到了清代,《外科大成》《医宗金鉴》中,对痔疮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的论述更为详细而系统,并分痔为二十四种。《马氏痔瘘科七十二种》分痔七十二种,对痔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并提出了裂肛痔。

    由此可见,祖国医学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对痔的认识是非常深入的,不仅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而且具有我国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作者: 自动采集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