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经典问答

什么是脑死亡?

来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摘要:问:什么是脑死亡。答:急诊室曾遇到这样一位病例,病人送来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呼吸微弱,经快速查体及脑CT检查结果证实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疝形成。很快,病人出现了不规则呼吸,呼吸停止,虽然一直在积极的抢救,但病情迅速恶化,生命体征紊乱。他的妻子不理解,半小时后病人因呼吸心跳停止宣布临床死亡。...

点击显示 收起

问:什么是脑死亡?

答:

急诊室曾遇到这样一位病例,病人送来时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呼吸微弱,经快速查体及脑CT检查结果证实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疝形成。很快,病人出现了不规则呼吸,呼吸停止,虽然一直在积极的抢救,但病情迅速恶化,生命体征紊乱。我向家属解释,病人脑功能丧失,目前已处于不可逆损伤,无法抢救成功了。他的妻子不理解,半小时后病人因呼吸心跳停止宣布临床死亡。看着家属悲痛的表情,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长期以来,死亡标准问题一直是医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以往,我们把心脏停止跳动和停止呼吸作为死亡的定义和标准,从1968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将死亡标准规定为: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即完全没有反射和肌肉活动、停止自主呼吸、动脉压骤降和脑电图平直,也就是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亡。至今,已有80多个国家承认脑死亡标准,全球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的承认了脑死亡或脑细胞完全死亡是判断人死亡的科学标准。我国于今年年由卫生部依照中国国情起草制定了脑死亡诊断标准。

那么,什么是脑死亡?它和我们传统概念上的死亡有什么不同?如何判定脑死亡?脑死亡立法有何意义呢?

脑死亡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不可逆转的状态,即死亡。传统意义上我们把心脏停止跳动,停止呼吸作为死亡的标准,而脑死亡的概念与心死亡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心肺功能的丧失、血液循环的停止,大脑细胞必然死亡;而人的呼吸、循环中枢都在脑干,脑干功能的停止,最终必然导致心搏呼吸功能的结束。脑死亡标准实际上包含了心死标准,比传统心死标准的门槛要高得多。

今年,卫生部新出台了脑死亡的判定标准,规定有以下几点:一、明确昏迷原因,包括原发性脑损伤(如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等);继发性脑损伤即缺氧性脑病(如心跳骤停、麻醉意外、溺水、窒息等),但原因不明者不能实施脑死亡判定。二、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安眠药、麻醉药、精神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低温(肛温32°C)、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体高血糖脑病)及休克。三、临床判定需具备三项: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其中脑干反射尤为重要。四、确认试验:1.脑电图呈电静息。2 .经颅多普勒超声无脑血流灌注现象。3.体感诱发电位P14以上波形消失。以上三项中至少一项阳性。五、首次判定后,观察12h复查无变化,方可最后判定为脑死亡。判定脑死亡需要专门机构、人员及技术支持,并不是每个医生都有宣布“脑死亡”的权利,必须是脑神经学科的专家。真正有资格诊断并签字确认“死亡”的,必须接受过专门训练、拥有足够医疗经验,且符合医疗道德上规范要求的专家。判定工作复杂繁琐,需要三次鉴定方能成立。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植物人。其实,医学界早有定论,认为脑死亡和植物人是两个概念。后者为脑皮质死亡,还存在脑电波活动,神经系统并没有完全破坏,有恢复意识的可能;而脑死亡为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在内的全部脑机能完全的、不可逆的停止,即全脑死亡,而不论心跳和脊髓功能是否存在。显然,脑死亡作为死亡诊断标准较“心死”更有科学性。

新的死亡标准的确立,对社会伦理道德、法律及临床工作的开展都有深刻的影响。我国的整体医疗条件有限,近年来虽然器官移植手术技术及抗排斥的研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器官来源却非常缺乏。脑死亡立法之后将推动器官移植的发展,使其有法可依。对于家属来讲,死了的人的生命从接受移植的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宣布脑死亡,未必就一定要捐献器官,这完全是自觉自愿的,不是凡是宣布脑死亡的人,尸体和器官必须要捐献给谁;对社会来讲,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让全人类受益。脑死亡概念和标准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器官移植,使接受者能得到仍然“活着”的器官供应,而且有利于合乎道德和法律的终止那些毫无必要的抢救,使家庭、医院和社会从沉重的物质和精神双重负担中解放出来。当然医生是不能执行“特殊干预权”的,他只能把脑死亡的事实告知病人家属,是否继续治疗还是由病人家属决定。至于器官移植,那更要经过病人家属的签字同意,尽管这是一件很高尚的事情。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死亡标准已是势在必行。现在临床医生的义务已不仅是救死扶伤,而且是尽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医疗已不仅是为了患者个人,更是对全民的健康负责和尽社会责任。这一切转变都是基于对生命的进一步认识,基于提高生命质量,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生命的神圣性。

作者: 佚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