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专家讲座专家提示

别被慢性炎症“伤”成耳聋

来源:www.ncyyb.com
摘要:而在这些耳聋病人中,约有20%的患者是由中耳的慢性炎症所引起。成人也要关注“分泌性”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患者。部分成人也可发病,表现为持续耳聋、耳闷堵感或轰轰样耳鸣。若出现单侧分泌性中耳炎伴头痛、回缩性鼻涕带血时,应警惕鼻咽癌压迫咽鼓管咽口的可能性。...

点击显示 收起

  在当今社会中,有许多病人被听觉障碍困扰着。而在这些耳聋病人中,约有20%的患者是由中耳的慢性炎症所引起。
成人也要关注“分泌性”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见于儿童患者。此病往往由于患儿在感冒后出现耳闷塞感、轻度耳痛等不适,未及时诊治所致。得病后,患儿表现为听力下降。年龄小的孩子不易被早期发现,往往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等现象时才被家长发现而就诊。
  腺样体肥大伴扁桃体肥大为患儿的主要致病原因,因肥大的腺样体不仅可阻塞咽鼓管咽口,还可作为细菌滋生地而致病。部分成人也可发病,表现为持续耳聋、耳闷堵感或轰轰样耳鸣。对于成人患者要查找引起咽鼓管阻塞的病因,如有无鼻炎、鼻中隔偏曲等。若出现单侧分泌性中耳炎伴头痛、回缩性鼻涕带血时,应警惕鼻咽癌压迫咽鼓管咽口的可能性。
  对上述病人可行鼓膜穿刺术或鼓膜切开术,对于反复发作者或形成脓耳者可行鼓膜置管术。当然,对因治疗(如腺样体刮除术、扁桃体摘除术、鼻中隔矫正术)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化脓性”别保守
  临床上还有一类病变更为严重的慢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表现除了耳聋外,还有持续或间歇性耳道流脓现象,体检可见鼓膜穿孔。该类病人往往因急性中耳炎发作后未及时正确治疗而遗留鼓膜穿孔,以后每次耳道进水或上呼吸道感染时便会导致急性发作。很多病人对该病未引起足够重视,认为它并无大碍,发病时滴以抗生素滴耳液即可,实际上并非如此。该病分单纯型、骨疡型及胆脂瘤型。后两种均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胆脂瘤型中耳炎最为凶险,又称为危险性中耳炎。所谓胆脂瘤并非真正肿瘤,而是由鳞状上皮、角化物及胆固醇结晶等构成的堆积物,但它有骨质破坏作用,可引起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如面瘫、迷路炎、耳后骨膜下脓肿等,严重者甚至形成耳源性脑膜炎、脑脓肿,有生命危险。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往往愿意保守治疗,而实际情况是应尽早手术以挽救听力并预防并发症。手术方式根据治疗目的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清理中耳病灶为目的;另一类以重建中耳传音结构,提高听力为主要目的。如病变程度较轻,也可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一期行听骨链重建和鼓膜修补术,达到既能根治中耳疾患,又能恢复听力的目的。
  由于中耳解剖的复杂性,慢性中耳炎往往需要耳显微手术治疗。目前的耳鼻喉科已开展中耳置管术、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耳显微手术30余年,经验非常丰富,能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地进行。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