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肝着医案一则

来源:安康中医
摘要:先由胸中痞闷,气息不畅,继则咽塞,目胀,烦躁易怒,近来胸中痞闷加剧,时发肢体抽搐,剧则昏不知人,日有发作,胸部重按,则痞闷稍舒,曾经某医院检查,诊为癫痫。方药:旋覆花3O克茜草9克葱白5寸茯苓9克陈橘皮6克二诊:连服2剂,胸中痞闷,目胀,咽塞减轻,未发抽搐,原方再服2剂,诸症痊愈。本例证颇典型,其犹甚者肢......

点击显示 收起

黎xx,女,23岁。

先由胸中痞闷,气息不畅,继则咽塞,目胀,烦躁易怒,近来胸中痞闷加剧,时发肢体抽搐,剧则昏不知人,日有发作,胸部重按,则痞闷稍舒,曾经某医院检查,诊为“癫痫”。其人体质壮实,仰卧太息,两目呆视不瞬,喉间噎噎吱鸣。脉沉弦,苔白腻。辨证:肝着。治法:行气散瘀,通阳活血。方药:

旋覆花3O克茜草9克葱白5寸茯苓9克陈橘皮6克

二诊:连服2剂,胸中痞闷,目胀,咽塞减轻,未发抽搐,原方再服2剂,诸症痊愈。

(按语)肝着病名见于《金匮要略》。系指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所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云:“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由于肝郁血滞,故见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故喜人揉按其胸上,以求舒缓,由于初起病在气分,故得热饮则气机暂时通畅而胸满稍舒。但其病既成经脉凝滞,虽饮亦无益。本例证颇典型,其犹甚者肢体抽搐,昏不知人,因肝风内动所致,不可误为“癫痫”之作。其治当行气散瘀、通阳活血,方用旋覆花汤加减。唐容川云:“肝主血,肝着即是血粘着而不散也,血生于心而归于肝,今着于胸前隔膜中,故欲蹈其胸以通之也,故用葱白以通胸中之气,如胸痹而用薤白之例,用旋复花以降胸中之气,如胸满噫气而用旋复花之例也:唯新绛乃茜草所染,用以破血、正是治肝经血着之要药。”此方另加陈皮、茯苓,取其和中化痰。叶天士医案常以此方随证加归须、桃仁、泽兰、郁金之类以治胸胁板着胀痛,收效良好,可资临证参考。

作者: 佚名 2007-3-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