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陈宝田运用“荆芥连翘汤”验案举隅

来源:江苏中医药
摘要:陈宝田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学术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其在《寿世保元》温清饮的基础上加荆芥、连翘、白芷、防风、薄荷、桔梗、柴胡、枳壳等药组成荆芥连翘汤,并随证加减治疗皮肤黏膜诸疾病,每获奇效。患者于1992年开始出现口腔溃疡、下肢皮肤红斑并伴压痛,于每次输液后针孔处均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查......

点击显示 收起

陈宝田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 学术功底深厚, 临床经验丰富, 其在《寿世保元》温清饮的基础上加荆芥、连翘、白芷、防风、薄荷、桔梗、柴胡、枳壳等药组成荆芥连翘汤, 并随证加减治疗皮肤黏膜诸疾病, 每获奇效。现择其验案4 则介绍如下, 以飨同道。

1 白塞氏病

例1.周某, 男, 37 岁。2001 年8 月25 日初诊。患者于1992 年开始出现口腔溃疡、下肢皮肤红斑并伴压痛, 于每次输液后针孔处均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病情反复, 时好时坏。1996 年因左眼溃疡未能得到控制, 导致失明, 于1998 年行左侧眼球摘除术, 安装义眼。多年来患者一直靠口服强的松维持, 近半个月症状加重并出现左膝关节肿痛, 遂来我院求治于陈师。查体: 双下肢皮肤有散在紫黑色瘀斑及环形红斑, 大小不一, 不高出皮肤, 按压不褪色, 有轻度压痛。左侧义眼, 口腔溃疡, 左膝关节压痛( +) ,浮髌试验( +) , 针刺反应( +) 。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西医诊断: 白塞氏病( 不完全型) ; 中医诊断: 狐惑病。治拟清热解毒泄浊、祛风散郁活血。方选荆芥连翘汤加薏苡仁。处方:

荆芥10g, 连翘15g, 黄连10g, 黄芩12g, 黄柏10g, 栀子10g, 柴胡15g, 枳壳10g, 当归10g, 生地15g, 白芍15g, 川芎10g, 防风10g, 薄荷10g, 桔梗10g, 甘草10g, 薏苡仁30g。用法: 水煎, 每日1 剂, 分2 次服。治疗15d 后, 症状好转, 于2001 年9 月13 日出院。

按: 本病当属中医学“狐惑病”范畴, 起因多端,病机复杂, 可涉及多系统、多脏器。然探本求源, 其本在于湿热毒瘀相交结, 阻滞经脉, 弥漫三焦, 充斥上下, 多脏器受戕, 而成此证。正如《诸病源候论》云:“足太阴, 脾之经也, 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 热乘心脾, 气冲于口与舌, 故令口舌生疮也。”说明本病与肝脾的关系密切。故一旦脾胃湿毒伏火上扰, 则口腔糜烂生疮。内伤七情, 情志怫郁, 肝气郁结化火则肝之经脉受阻, 气机失调, 血脉不充, 血液凝滞, 以致肝热脾湿相互为患, 循经上蒸, 则见口腔、咽部生疮, 甚则目赤如鸠眼; 循经下注, 则二阴溃烂。湿毒壅于肌肤而见下肢散在紫黑色瘀斑及环形红斑; 流注关节经络, 则关节肿痛。故方选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清热解毒祛湿, 直捣火巢; 荆芥、连翘、柴胡、防风、薄荷、桔梗、枳壳发泄怫郁, 升散脾胃郁火; 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凉血活血养血; 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 薏苡仁清热蠲痹, 除湿通络。陈师认为, 于寒凉清解方中加辛温风药不会改变方剂的药性, 而偏重发挥其发散郁火的功用。两相配伍, 清火药得风药, 泻火而无寒凉遏邪之弊; 风药合清火药, 散邪而无升焰助火之虞。

2 银屑病

例2.冯某, 男, 37 岁。2003 年8 月1 日初诊。患者因全身反复起鳞屑性红斑伴瘙痒3 年余来诊。患者于1999 年夏天起, 躯干四肢反复出现鳞屑性红斑, 瘙痒剧烈。2 个月前, 全身皮疹增多, 四肢暴露部位弥漫性潮红, 其上覆白色鳞屑, 遂求治于陈师。查体: 头部、躯干及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绿豆至钱币大小的红色丘疹、斑块, 表面覆银白色鳞屑, 刮去鳞屑可见薄膜与点状出血现象, 毛发偏稀, 指趾甲粗糙, 少光泽。舌质暗红、苔薄白腻。

西医诊断: 寻常型w w w.t cmer.com中医人收集整理

银屑病; 中医诊断: 牛皮癣( 湿热内蕴) 。予以荆芥连翘汤加制首乌、白蒺藜治疗。处方:荆芥10g, 连翘15g, 黄连10g, 黄芩12g, 黄柏10g, 栀子10g, 柴胡15g, 枳壳10g, 当归10g, 生地15g, 白芍15g, 川芎10g, 防风10g, 薄荷6g, 桔梗10g, 制首乌30g, 白蒺藜30g, 甘草10g。用法: 水煎,每日1 剂, 分2 次服。

服药半个月后, 躯干、四肢及头部皮肤散发性红色斑丘疹明显减退, 表面覆盖之银白色鳞屑减少。遂以原方加减服用以巩固治疗, 于2003 年10 月14 日症情明显改善而出院。

按: 患者素体湿热盛, 形体较胖, 又嗜食肥甘, 积于胃肠, 生成湿热, 酿生湿毒; 又兼秋日风燥, 外邪内侵, 故湿热现于皮肤, 出现鳞屑性红斑伴瘙痒。患者皮肤痒, 此为风盛; 红斑伴鳞屑样改变为热毒血热之象; 舌质暗红、苔薄白腻亦为湿热之征。治疗宜疏风、清热、利湿, 故方取荆芥连翘汤, 并加制首乌、白蒺藜以加强养阴血、去风燥之功, 终获良效。

 

[1] [2] 下一页

 

3 糖尿病足坏疽 tcmer.com中医人收集整理

例3.邓某, 男, 64 岁。2001 年11 月30 日初诊。患者于1989 年发现血糖、血压升高,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病”。1999 年曾因糖尿病足行左小趾切除术。2001 年7 月因刺破右足拇趾处水泡, 引起右足拇趾部感染破溃化脓, 破溃感染处趾骨暴露, 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而求治于陈师。查体: 体温37.8℃, 血压135/67mmHg。右足拇趾溃破断裂, 足趾暴露, 有脓血性分泌物, 气味腥臭。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舌质淡、苔薄, 脉弦细。右足X 线提示:“右足各跖骨及趾骨骨质破坏吸收, 考虑为糖尿病所致”。又查WBC 21.0G/L, RBC 3.25T/L, HGB 93g/L, PLT 412G/L;尿常规: 蛋白( +++) , 颗粒管型( +) , 白细胞1~2/HP;血糖4.2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9.9%; 尿素氮7.4mmol/L, 肌酐202μmol/L。西医诊断: ( 1) 2 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 2) 慢性肾功能不全( 氮质血症期) ; ( 3) 糖尿病足并发感染。

中医诊断:www.tcmer.com
1 消渴病( 阴阳两虚) ;
2 坏疽( 阳疽夹瘀) 。

患者及家属坚决要求内科保守治疗, 遂一方面予以胰岛素控制血糖, 另一方面予以中药荆芥连翘汤外洗患足以促愈合。www.tcmer.com

处方:

荆芥10g, 连翘20g, 黄连10g, 黄芩15g, 黄柏15g, 栀子15g, 柴胡15g, 枳壳10g, 当归12g,

生地15g, 白芍15g, 川芎10g, 防风10g, 薄荷10g, 桔梗10g, 甘草10g。www.tcmer.com

用法: 水煎后浸泡双患足, 并用剪刀分次将坏死组织清除, 然后外用血竭粉或珍珠粉撒敷创面, 外盖纱布, 每日换药1 次。用药后29d, 右足创口长出部分肉芽, 40d 后肉芽组织长势良好, 共住院2 月余。出院后仍坚持外洗, 1 个月后复诊时溃疡已完全愈合。

按: 糖尿病足坏疽可归属于中医学“脱疽”、“消渴”范畴。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 以正气不足、气阴两虚为本, 以气血瘀滞、络脉瘀阻、湿热火毒炽盛为标,病机关键为络脉瘀阻、血行不畅。因荆芥连翘汤组方切合病机, 故收效满意。

4 慢性结肠炎www.tcmer.com中医人收集整理

例4.廖某, 女, 28 岁。2004 年2 月19 日初诊。患者于2003 年10 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隐痛, 疼痛呈阵发性加重, 活动、劳累后尤甚, 伴腹泻、粘液便, 大便次数每日多达5~8 次。于当地医院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提示: ( 1) 慢性结肠炎; ( 2) 溃疡性结肠炎; ( 3) 肛周炎、混合痔。查大便潜血( +) , 血常规提示Hb 71g/L。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腹痛、腹泻暂时缓解。此后病情反复发作, 并逐渐加重, 遂来陈师处求诊。查体: 轻度贫血貌, 口腔两侧有散在溃疡点, 腹软, 脐周及左下腹轻压痛, 舌质红绛、苔剥脱, 脉细数。

西医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诊断: 泄泻( 肠道湿热) 。治拟清热化湿解毒、疏风理气活血。予以荆芥连翘汤口服与灌肠治疗。

处方:

荆芥10g, 连翘15g, 黄连10g, 黄芩12g, 黄柏10g,

栀子10g, 柴胡15g, 枳壳10g, 当归10g, 生地15g,

白芍15g, 川芎10g, 防风10g, 薄荷10g, 桔梗10g,

甘草10g。用法: ( 1) 水煎, 每日1 剂, 分2 次服。

( 2) 水煎, 使药液浓缩至100ml 纱布滤过, 并使水温控制在35℃至40℃, 每日1 次, 保留灌肠。内服加外用药治疗后5d, 腹痛、腹泻消失, 于2004 年2 月29 日出院。

按: 患者以反复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 湿邪蕴结气机受阻, 肠中气机不通则出现腹痛;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 湿邪下迫则腹泻。湿滞肠道, 气滞血瘀, 日久化热, 伤及阴血, 因而出现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症状。湿性粘滞, 湿邪为患往往缠绵难愈, 导致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因此其病机多为湿热留恋, 盘踞肠间,阻滞气机, 腐败气血, 以至土壅木郁, 土愈困则木愈郁。荆芥连翘汤能祛风、通络、除湿、清热、活血, 宣通诸府, 引导湿热, 一药多功, 颇合慢性肠炎之病机。保留灌肠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 从而改善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 修复肠黏膜缺损, 清除肠道血液中蓄积的毒邪和秽浊之物, 使血瘀消散, 水肿吸收, 溃疡愈合。www.tcmer.com中医人收集整理

作者简介: 周迎春( 1964- ) , 女, 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 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心脏病学。

上一页  [1] [2] 

作者: 周迎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东广州510515) 2009-4-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