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黄尧洲教授对特应性皮炎认识和治疗上的辨证观

来源:中医药信息
摘要:1对AD的认识注重整体观念和矛盾联系中医古籍《灵枢&bull。因此,黄教授认为特应性皮炎(AD)发生发展与患者生存的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临床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和理解AD与环境因素的统一性和辨证关系。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与其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并受其影响,人类也通过各种调节机制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点击显示 收起

    黄尧洲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课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兢兢业业,精勤不倦。其医术精湛,治学严谨,治病方法考究,选方用药简、廉、便、验;为人和蔼,幽默风趣;作风简朴,医德高尚,深受医患好评。
1对AD的认识注重整体观念和矛盾联系
    中医古籍《灵枢•邪客》载有:“人与天气相应也”,认为人与自然界为一整体。因此,黄教授认为特应性皮炎(AD)发生发展与患者生存的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临床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和理解AD与环境因素的统一性和辨证关系。《阴阳应象大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与其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并受其影响,人类也通过各种调节机制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与之相适应。适者健康,不适则病。20世纪以来,AD患病率逐年迅速增高,尤其是发达国家表现更是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环境变化迅速,导致了人体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失调所致   。环境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AD为遗传过敏性疾病,其病情与体内外环境变化密切相关。食人过敏、吸人过敏、皮肤接触过敏以及自身物质过敏都在说明环境因素对AD有着重要影响。临床上通过严格忌口、戴防护口罩、减少接触致敏物和应用抗过敏药物和免疫抑制药有效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但这些措施长期来看并没有确切的疗效,并未改变AD病情复发的事实和慢性病程   。这提示我们
需要重新思考所采取治疗方案的合理性,进一步审视AD与这些环境因素(尤其是环境致敏物)的辨证联系。
2辨证地认识和处理AD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人类生活依赖于其生存环境并深受其影响,AD患者也是如此。AD为过敏体质,变态反应常见,尤其是I型变态反应,对环境因素的刺激和变化比常人更为敏感。环境因素与AD构成了特殊的对立统一体,具备矛盾的基本特征,他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很显然我们不能也做不到采用消灭矛盾或完全回避矛盾来解决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寻求矛盾的平衡点,也就是协调好二者的关系的方法合理地处理问题。因此黄教授认为,对AD的合理治疗措施应该着眼于协调AD与环境因素二者关系,提高AD患者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日常致敏物质的耐受能力。所以,我们对常规要求严格忌口等耗费很大精力去回避生活中可疑致敏物的做法是否妥当表示怀疑。回避固然是解决矛盾的一种办法,但我们不能把人孤立于环境之外。很多AD患者过敏原检测是广泛过敏,且生活中很多的物质(如尘螨、奶制品等)几乎是无法回避的,单纯回避不是出路。调查显示,目前很多研究集中在回避接触过敏原,但结果令人失望,并未产生持续有效的干预策略  。那什么才是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合理方法呢?黄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识到,患者做好生活调理非常重要,在病情发作时对可疑过敏物尽可能回避,以缓解病情,但在缓解期应当逐步放开。亦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急者缓之”之意。环境和信息的刺激也是机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要让AD患者在可控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的接触日常生活中的致敏物质,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逐步做到自然脱敏,最终达到人与环境和平共处,使患者生活“正常人”化。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方法的选择和个人的经验积累,偶然发作并不可怕,通过适当的调理和辅以合理的药物治疗,一般可以控制病情。相对而言,中医药在这方面还是有明显优势的。
3重视生活调理是黄教授辨证观点在治疗上的重要
体现
  AD的发病与其生活方式和所处环境密切相关。患者做好生活调理是处理AD与环境因素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化的治疗是针对明确病因的靶向治疗,然而目前还做不到。现有的治疗方法多是对症治疗,所以AD多数情况下不能根治。AD的好转或痊愈最终依赖于其本身环境耐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依赖药物。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患者生活调理能力的增强。因此,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患者通过接受教育和指导,能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疾病,更好进行生活调理,逐步适应环境,才能达到治病之本。因此,在AD的治疗中我们应避免重药物,轻调理的做法。药物应用也应该旨在有利于其生活调理,减轻或控制其在成长中的不适,而不应该影响机体的适应行为和适应过程,所以免疫抑制类药物的使用应慎重,因其并不能阻止病程迁延、减轻或治愈致敏。生活调理也就是生活方式的调整,是AD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针对疾病本身特点和个体特性所采取的有利于疾病好转和康复的行为和措施。生活调理包括很多内容如注意清洁、改善睡眠、避免搔抓、禁忌烫洗等一般.陛的调理,在此不予赘述,仅针对饮食和环境刺激物有关的应对措施阐述如下。
3.1做好饮食上的调理,合理对待忌口问题
  在AD治疗中,患者常常被要求忌口,患者往往也谈荤色变,闻味拒食。AD属于遗传过敏性疾病,适当的忌口对病情一定的帮助,但患者经历漫长的疾病煎熬,忌口往往造成营养不良。忌口的主要对象是牛奶、肉类、鱼虾、花生、豆类等食物,几乎所有的高营养食物都名列其中。儿童期是生长旺盛时期,对营养的需求量大,不适当的忌口会对其生长发育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黄教授认为,如患者无特殊情况,饮食上不需忌口,相反,要比常人更需要营养膳食。因为好多患者本来对食物已经很挑剔,可口食物少,疾病的折磨,患者消耗量也很大,况且AD本身并非食物过敏引起的,而是体质易感而已。因此AD患者饮食要放开,但在添加可能致敏的食品时应讲究方法,以免病情突然加重,患者可以根据个体实际情况,有计划地逐步添加,在品种上从一种到数种,在份量上要从少到多;在烹饪时起初延长煎煮时间,后期缩短,逐渐过度到正常烹饪和常人饮食。尤其对于已知过敏食物更是如此。注:意起始剂量越小越安全,而最终食谱越广对患者越有利。某些食物引起病情短期发作,一般通过用中药来调整和生活调理是可以控制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患者对这些食物逐渐适应,做到自然脱敏和人体耐受生活。
3.2做好积极的体质锻炼,应对接触和气传物质的不良刺激
    AD患者一般会在春季戴口罩,或深居简出,回避花粉引起的过敏。我们在临床上也经常听到家长述说带孩子首次进公园病情加重而不敢再往的情形。这是患者或家属一般做法或代表做法。回避花粉对AD发作会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因去公园病情加重而不敢再往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未必妥当。空气中物质的成分复杂而多变,一年有四季的变化,生活有场所的变迁。空气中的尘螨、花粉、微生物、尘螨、动物皮毛以及人工污染物等各种物质微粒种类和数量都在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这也可能是AD长期不愈的重要外在原因。回避花粉还是相对比较容易,但要回避尘螨和各种理性物质几乎是不可能,回避显然不是解决矛盾的主要办法。黄教授主张:只要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正常,平时应增加户外活动,多接受空气中物质刺激,锻炼机体调节机能和免疫系统,逐步提高其耐受能力,调整免疫失衡的状态,以适应纷繁复杂的自然环境。如果病情不是很严重,请前者不要戴口罩,后者继续带孩子去公园,坚持下去,病情会逐渐减轻,孩子才会适应公园的环境。当然患者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
法,逐步暴露于环境,先适应小环境,再扩展活动范围,适应大环境。如有加重的症状,按上一节的做法处理。如果对病因明确的严重气传过敏,可以考虑做特异性免疫治疗予以协助。
3.3使用药物减轻或控制症状,协助患者更好地进行生活调理    体内外因素的刺激会诱发AD病情发作和加重,这是AD患者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也是AD的疾病特点。AD以瘙痒、皮肤干燥为主要症状,尤以瘙痒更为突出。
    《灵枢•本神》云:“心藏神”,《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黄尧洲教授认为,心脾肾与本病密切相关,尤以心最为重要。为此创立龙牡汤作为镇心安神法的代表方剂,此为黄教授治疗AD的主方  。方中重用生龙骨为君、煅牡蛎为臣,共奏重镇心安神、益阴潜阳之功;骨碎补能补先天禀赋之不足,佐助君臣。诸药合用,药少力专,宁心神、止瘙痒。该方临床上随证加减,长期应用,安全且有良效。现代医学认为,龙牡汤中所含主药生龙骨、煅牡蛎含有大量钙盐,骨碎补能够促进机体对钙吸收,三药合用能提高血钙浓度,有利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浆渗出,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同时钙质还可降低神经兴奋性和机体敏感性,提高机体的耐受能力。合理的药物治疗配合积极的生活调理可望给AD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4小结    
    AD患者皮肤敏感性高,易受环境影响,但引起病  情发作的不单是过敏,还有很多因素,外在因素如理化因素(气温、湿度、光照、空气中微粒等)的刺激,还有体内因素、心里因素等的影响。显然仅是依赖回避措 施和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疾病状况,更主要的是依赖于患者自身的生活调理,增强自身调节,适 应生活的环境。黄尧洲教授治疗AD,注重改变患者观念,突出患者生活调理,临床上收到非常好的疗效。
作者: 陶以成 姚春海 郎娜 迟慧彦 余远遥 田凤艳 赵一丁 2013-4-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