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李光荣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尤其是继发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其防治已成为现代性医学和社会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光荣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在长期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李老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经验介绍如下。以......

点击显示 收起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尤其是继发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其防治已成为现代性医学和社会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光荣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在长期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李老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位在肝经。以气滞血瘀为基本病机
    形成输卵管阻塞的主要原因是急慢性输卵管炎症。急性输卵管炎病变以内膜炎症为主;慢性输卵管炎病理改变包括慢性间质性输卵管炎、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积水等。急慢性炎症导致输卵管管腔粘连、僵硬,或在输卵管周围形成疤痕组织而对其产生牵拉,引起输卵管扭曲或闭塞,使之丧失输送精子、卵子、受精卵的功能而引发不孕。《灵
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说明输卵管位于肝经所过之处。据此,李老认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位在肝经。肝为刚脏,主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性喜调达。患者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就诊时,炎症急性期已过,腹痛、发热、白带量多等湿热蕴结症状已消失,患者多表现为下腹部隐痛、轻微胀痛,或有牵拉痛、痛经、经行不畅、月经色黯有血块等症状,妇科检查附件区可触及片状或条索状增厚,有压痛,此乃瘀血内停之象。《不居集》云:“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已。”若肝经瘀血停滞,必致肝气不舒,气机郁滞。因此,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以气滞血瘀为基本病机。
2通管治肝,行气与活血并重
    因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位在肝经,故李老临证所选治疗输卵管不通的药物均为入肝经药。用药时尤其重视气血的关系,行气与活血并重,将行气药与活血药两两相伍,配成药对,气血同调,如柴胡伍赤芍、丹参伍夏枯草、益母草伍枳壳、苏木伍川楝子等。其中,柴胡、赤芍均味苦,性微寒。柴胡归肝、胆经,《药鉴》认为柴胡“在脏主调经生血,在经主气上行经”,故能“宣畅气血,散结调经”(《本草备要》):赤芍归肝经,《名医别录》载其能“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二者相伍,畅肝经气机,行肝经瘀血。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本草汇言》谓其“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景岳全书》言其“能养血活血,生新血,行宿血”;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入肝、胆经,善“祛肝风,行经络……行肝气,开肝郁”(《滇南本草》)。二者相伍,散肝经郁结,祛瘀而生新。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包经,主入血分。该药苦则能泄,辛则能散,善“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本草纲目》);枳壳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肺、脾、胃经,“沉也,阴也”,能“消心下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消腹内连年之积”(《药性赋》)。二者相伍,直趋下焦,破气消积,活血散结。苏木味甘、咸、微辛,性平,归心、肝、脾经,“入血行血,辛咸消散,兼有软坚润下之功,能祛一切凝滞留结之血”(《本草经疏》):川楝子味苦,性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有“荡热止痛之用”(《本经逢原》)。二者相伍,活血消滞散结使郁热不生,理气降火荡热使郁热无存。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柴胡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赤芍能显著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降低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抑制血小板聚集性,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溶解嘲。丹参具有调节免疫  、抗炎  、抗内毒素嘲、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  、抗纤维化  等作用;益母草能兴奋子宫  、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抗血液凝固  及增强免疫功能  。
3内服外治并用.重视局部治疗
    李老在用药时强调内服与外治并用,常采用中药口服与小腹局部中药外敷相结合的方法。外敷方需加热,乘热外敷下腹部,热度以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20min左右。外敷方由小茴香炒黄研碎加入口服药物的药渣组成。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脾、胃经,功效温肾散寒、和胃理气,主治少腹冷痛、痛经及中焦虚寒气滞证。现代研究表明,小茴香含有茴香醛、茴香脑等多种挥发油成分,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炒黄研碎有利于其挥发油的析出。外敷方加热局部外用能助小茴香引行气活血药力直达病所,共奏活血温经通络之功,达到松解粘连、疏通输卵管、促进输卵管功能恢复的目的。
4典型病例
    患者,女,33岁,孕O产O,2005年11月10日初诊。患者自2年前始未避孕至今一直未孕,爱人查精液常规正常。1年前在外院行诊断性刮宫术,病理示:月经期及分泌晚期子宫内膜。1个月前在外院查B超: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行输卵管造影示:双侧不通。患者15岁月经来潮,5 d/28 d.经量中等(最大量日换4~5次卫生巾)、有血块,小腹坠痛,有时需服止痛片1粒。末次月经10月22日。现手足不温,纳眠可,大便干、二三日一行,苔黄、中心厚,脉沉滑。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后位、活动差、正常大小、质中、压痛,附件右侧触及条索样增厚,左侧未扪及异常。西医诊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医辨证:气滞血瘀夹湿热。治以理气活血、清热祛湿。处方:柴胡10 g,赤芍15 g,丹参20 g,夏枯草12 g,益母草16 g,枳壳12 g,黄芩9 g,茵陈10 g,炒白术18 g,茯苓18 g,败酱草15 g,没药9 g。每日1剂,水煎服。
    2005年12月8日二诊:上方服28剂,药后无不适,本次月经于11月25日来潮,经量中等(最大量日换5次卫生巾)、有少量血块,经期腹痛未作。目前无不适,大便正常,苔薄白,脉滑。患者痛经未作,说明病情好转。据舌象所示,热邪已去。故上方去茵陈、没药,加路路通12 g以通络、升麻6 g以升津防津停为湿。继服21剂后,月经逾期未至,于2005年12月29日查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后顺利分娩一女婴。
    按:本案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夹湿热。瘀血内停,脉道不通,故见月经有血块,经行腹痛;气滞血瘀,经脉失于温煦,故手足不温;湿热伤津,肠道失润,故见大便干;苔黄、中心厚,脉沉滑乃湿热内蕴之象。故治以理气活血、清热祛湿,以赤芍、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柴胡、夏枯草、枳壳理气,促进血行;黄芩、茵陈、败酱草清热燥湿;炒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没药活血止痛。服28剂后月经来潮,痛经未作,血块减少,舌苔由黄厚转为薄白,说明湿热瘀均减轻故二诊去茵陈、没药,加路路通以活血通络,升麻以助术、苓升提脾气以防津停为湿。共服药49剂即病愈受孕。
作者: 刘新敏 ,王莹 2013-6-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