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杨素清教授治疗荨麻疹经验体会

来源:中医药信息
摘要: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是中医外科常见皮肤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杨素清教授,是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从事中医外科的临床与教学20余年。杨素清教授在总结多年治疗本病的经验后,提出了荨麻疹的一般治疗规律:急性期多风热、风湿两型,治以疏风清热或祛风除湿。慢性荨麻疹多虚、多瘀、......

点击显示 收起

  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疹”,是中医外科常见皮肤病。以皮肤上出现红色、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消,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特征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中医学对之认识较早,“瘾疹”首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其日:“少阳有余,病皮痹隐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杨素清教授,是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从事中医外科的临床与教学20余年。杨素清教授在总结多年治疗本病的经验后,提出了荨麻疹的一般治疗规律:急性期多风热、风湿两型,治以疏风清热或祛风除湿;慢性荨麻疹多虚、多瘀、多毒,治以养血祛风、搜风解毒,但慢性期病情多错综复杂,治疗时应辨证精细,审证求因,庶能得治。
l风寒外束型
    此型多由浴出或汗出等外受风寒之邪,腠理闭塞,外风郁滞于体表而作痒;风团色白,遇风冷而加重,遇热则瘙痒减;恶寒怕冷,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疗时应疏风散寒、宣通腠理。以麻黄桂枝各半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单纯表现为太阳病的恶寒怕冷时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若患病后除太阳病的表现外,还有脉微细、困乏易睡等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若夹杂湿邪,则加用羌活、独活,或麻黄加术汤加减。注意麻黄与苍术或白术的比例问题,许公岩对积湿为病以苍术、麻黄二药为主,两药用量配伍的比例不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相等,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小发汗;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苍术四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能自化。杨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亦多用苍术四倍于麻黄,而求湿邪自化,而无燥湿、利湿、或汗之易伤阴之弊。
2风热犯表型    
    此型患者多患病时间较短,平素体质尚可,多表现为过敏体质,遇过敏物质后而发;风团色红,自觉灼热瘙痒,遇热后加重,遇冷则减;多伴有颜面部潮红、咽喉部充血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时应疏风清热,凉血止痒。
    以自拟清热凉血饮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玄参、紫草、生石膏、知母、连翘、牛蒡子、蝉蜕。方中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玄参、紫草,既能凉血又能活血透疹且无凉遏之弊;生石膏、知母能清气分之热,且生石膏又具有辛宣透达之性,引入营血分之热向外宣解;连翘、牛蒡子、蝉蜕疏散风热而止痒,“蝉蜕无气味,性微凉,能发汗,善托疹瘾外出,有以皮达皮之力,故为治疹瘾之要药。”若痒甚可选择一些药性平和的祛风止痒药物,但荆芥、防风之类偏温热的祛风止痒药物要慎用,以免风火相燔而使皮疹加重。
3肠胃湿热型
    此型患者红色风团连成片状,瘙痒剧烈;伴有胃脘不适,自感疼痛或恶心呕吐,大便泄泻而臭秽或粘腻不爽或大便秘结伴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时应疏风解表,清利湿热。
    湿重于热:多大便泄泻,小便略黄,多遵张锡纯治瘾疹之法“盖瘾疹最忌滑泻,滑泻则疹毒不能外出,故宜急止之”,重用生山药、滑石,佐以白芍、甘草、连翘、蝉蜕。湿热并重:多大便粘腻不爽,小便略黄,舌苔薄腻略黄,治以茵陈蒿汤合防风通圣散。恶心呕吐明显者加芦根、竹茹、姜半夏;腹痛明显者合芍药甘草汤加减;热重于湿多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治以防风通圣散加大清热利湿力度,如萆解、茯苓、泽泻、滑石、莲子心等。
4气血亏虚型
    多发生于老年人、气血虚弱的年轻人身上,表现为皮疹色淡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瘙痒明显人夜尤甚:周身皮肤多干燥脱屑、肌肤色白无血色;伴平素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眼睑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治疗时应补益气血,祛风止痒。
    采用当归饮子或地黄饮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药物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当归、首乌、玄参养血滋阴,牡丹皮、红花活血祛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白蒺藜,白僵蚕,二药并用动静结合,内外并走,祛风而止痒。瘙痒明显伴失眠者加炒酸枣仁、夜交藤等养阴润燥安神药物和熄风潜阳止痒药物如生龙骨、生牡蛎等。
5湿毒蕴肤型
    此类病人为慢性荨麻疹病人,遇潮湿、饮酒或情绪激动时发作,皮肤瘙痒明显,发作次数频繁,多伴发湿疹或反复搔抓后继发的神经性皮炎,皮疹面积较大,搔后即隆起呈条锁状的风团,尤以下半身明显,颜色多暗红,舌质暗红,苔薄腻,脉滑数。治疗时应搜风剔邪、清热解毒。
    采用乌蛇驱风汤(《朱仁康临床经验集》),方中乌梢蛇、蝉蜕搜风剔邪,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祛风燥湿,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解毒,金银花、连翘、甘草疏风清热解毒。伴舌苔厚腻,口干者加木瓜、枇杷叶等;伴舌苔黄腻,情绪激动时风团奏起者加龙胆草、苦参、茵陈蒿、生牡蛎、柴胡等;舌质紫暗,风团暗红明显者加威灵仙、白僵蚕、丹参等。
6肺气亏虚,营卫失和型
    此类病人多为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平素体质较弱,皮疹遇风冷而发,颜色苍白或淡红,周身可见散在风团,大小不等,融合成片。多伴乏力、身倦,动则汗出而喘,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右部为重。治疗时应益肺固卫,调和营卫。
    采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减。遇冷水皮疹明显加重者加细辛、干姜、蛇床子等;伴口干者加乌梅、五味子、白芍等酸敛营阴、酸甘化阴药物;伴汗出明显者加山茱萸、生龙骨、生牡蛎等。
7典型病例
    张某某,男,65岁,2011年9月3日初诊。患者周身散在淡红色风团,时隐时消,瘙痒剧烈1年余。患者自述1年前前列腺手术后周身开始出现散在风团,时隐时消,瘙痒剧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荨麻疹,静点维生素c和钙后缓解不明显,后自服扑尔敏等自行治疗效果不明显,近日皮疹发作频繁,皮肤稍有触碰即出现淡红色风团,自觉瘙痒明显,困倦乏力,睡眠欠佳,饮食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皮肤划痕征阳性。证属气血亏虚,血虚生风。治则:补益气血,祛风止痒。处方:熟地黄30g,当归20g,白芍15g,川芎10g,何首乌25g,夜交藤20g,白蒺藜30g,荆芥15g,防风15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患者连服15剂后诸证悉除,随访无复发。
    赵某某,男,42岁,2012年6月9日初诊。全身出现大片暗红色风团5个月。患者自述从2012年1月份开始全身起大片风团,呈暗红色,一般下午尤甚。先后间断服中药消风清热、固卫御风、健脾除湿等方均未见效。自述平素嗜酒,每日必饮半斤白酒,酒后瘙痒剧烈,饮食正常,大便粘腻不爽,小便黄,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毒蕴肤型。治则:搜风剔邪、清热解毒。方药:乌梢蛇15g,蝉蜕10g,黄芩15g,黄连5g,茵陈蒿20g,金银花15g,连翘15g,羌活10g,白芷15g,荆芥10g,防风10g,白僵蚕20g,患者先后内服20剂痊愈。
作者: 杨素清 赵芳园 刘畅 左冬冬 国旭熳 2013-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